小學生家長該不該替孩子背書包?這個問題讓家長們左右為難

新學期開始了,在小學門口,總能看見有家長來接送孩子,不少家長很自覺地幫孩子拎著書包,孩子似乎也習以為常了,直到該進入學校校門時才接過書包背在身上。

小學生家長該不該替孩子背書包?這個問題在二三十年以前根本不是個問題,可是,現在卻成為了一個讓家長左右為難的問題。

小學生家長該不該替孩子背書包?這個問題讓家長們左右為難

在這個問題上,家長們也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有的家長認為,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家長不應該事事都替孩子承擔。“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有些苦還是該讓孩子面對的,況且背書包也算不得什麼吃苦。家長心疼孩子是人之常情,但真正為了孩子好,還是要讓孩子學會自己面對困難,早點學會獨立。畢竟,人生還很長,家長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

小學生家長該不該替孩子背書包?這個問題讓家長們左右為難

有的家長則認為,現在的書包太重了,孩子背起來太吃力,長期這樣背,對孩子的脊椎也不好。不是家長不想讓孩子吃苦,而是要在不妨礙孩子健康的基礎上再讓孩子吃苦。如果書包很輕,孩子背就背了,家長也不會太溺愛孩子的。你看初中以上的學生,基本上都是自己背書包了,家長很少替孩子背了。小學階段,家長之所以替孩子背書包,也是迫不得已。

小學生家長該不該替孩子背書包?這個問題讓家長們左右為難

那麼,現在小學生的書包超重嗎?

我們通過真實事例來回答這個問題。

小趙的兒子今年上二年級,孩子的書包比上幼兒園時重了好幾倍。裡面除了課本、練習冊、課外讀本,還有文具盒、水瓶、彩筆、油畫棒、手工課套裝等。這些東西加在一起,再加上書包本身一斤多的重量,的確不輕。小趙有次特意稱了稱兒子的書包,有4.56千克,也就是9斤重。

堂弟的女兒上五年級,各種課本、文具、資料以及跳繩等雜七雜八加起來,書包被撐得滿滿的,好像一隻快要漲破肚子的大青蛙。這些東西加起來,有十七八斤重。不要說孩子了,就是家長背在身上,走遠了也能感覺到勒得肩膀疼。

小學生家長該不該替孩子背書包?這個問題讓家長們左右為難

​根據專業人士建議,小學生揹負的書包重量,不應超過體重的百分之十。而二年級學生體重一般都在25千克到30千克,百分之十就是2.5千克到3千克,也就是5到6斤的樣子。這樣看來,小趙兒子背的書包重量顯然超重了。五年級女生的標準體重一般在35千克到40千克,堂弟女兒身高較高,體重才32千克,屬於比較瘦弱的類型,如果按照標準來看,她的書包重量應該在6到7斤的範圍,很顯然,她的書包也超重了。

從上面這些例子不難看出,現在小學生書包超重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的。(家長們可以自行測算一下,以孩子體重的百分之十為標準,看看孩子的書包是否超重。)

小學生家長該不該替孩子背書包?這個問題讓家長們左右為難

客觀地講,孩子正處在長身體的階段,書包超重,對孩子的健康會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對孩子的脊椎容易產生不可逆的傷害,有些孩子還會出現駝背、聳肩、伸頸等情況。如果書包超重嚴重,家長們替孩子分擔一下,的確情有可原。

針對這一情況,還有其它更好的辦法嗎?

小學生書包超重,還可以通過別的方法來解決。例如:

1,用拉桿書包,可以減輕孩子肩膀和脊椎的負擔。不過,這也僅限於短途,如果路途太遠或者路面不平整,也不現實。

2,或者將書包內的物品分成兩部分,書包裝一部分,提包裝一部分,背上背一些,手上提一些。

3,讓孩子根據每天的課程攜帶書本,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就不要拿了,像水瓶之類的,完全可以讓孩子去上學時先喝點水,一般情況下,渴不著。

小學生家長該不該替孩子背書包?這個問題讓家長們左右為難

在這點上,日本的小學生值得我們的孩子學習。

可憐天下父母心!

為人父母總想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總想為孩子分擔苦痛,總想讓孩子更好地成長。無論他們選擇替孩子分擔還是讓孩子獨自面對,出發點都是好的。

總而言之,想要讓父母們改變替孩子背書包的做法,還是得從書包減負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