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和全盛時期的成龍相比,還差在哪裡?

提起國內的功夫明星,你會想到誰?功成名就的李連杰、洪金寶、甄子丹、趙文卓等武打明星都會被人提及,而最常被人提起的莫過於成龍了。近年來,又多了一位,那就是吳京。

吳京和全盛時期的成龍相比,還差在哪裡?

近年來,吳京可謂是風頭無倆,“票房之王”的美譽鋪天蓋地,儼然已經是電影的票房保證。人們自然而然地會將吳京和成龍放在一起對比,討論的最多的是吳京能否接棒成龍。同是國內功夫巨星,他們似乎已經成為兩個動作電影時代的標籤。

其實,如果真的要較起真來,如今的吳京和全盛時期的成龍,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吳京和全盛時期的成龍相比,還差在哪裡?

吳京改變了一種電影的命運,那就是主旋律動作片。2015年以前,吳京中規中矩的摸爬滾打,參演《太極宗師》、《小李飛刀》等武俠劇,小有名氣。直到2015年的一部軍事戰爭片《戰狼》,主旋律動作片不再只是一板一眼的偉光正,觀影后讓人血脈噴張,掀起一陣愛國熱潮。此事的吳京已經是不惑之年,吳京的軍人形象,也由此根深蒂固,成為他的電影標籤。

吳京和全盛時期的成龍相比,還差在哪裡?

成龍也是決定電影命運舉足輕重的明星。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功夫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主流之一,飛簷走壁的瀟灑,拳拳到肉的打鬥,伴隨著哼哼哈兮,讓香港功夫電影成為許多影迷心中的至愛。1978年以前,香港功夫片大多是嚴肅硬派的風格,武俠電影為主,但武俠素材也就那麼多,拍的多了,再喜歡的影迷也有審美疲勞的臨界點。1978年,兩部功夫片橫空出世,一改往日的敦實肉感,多了許多詼諧油滑,讓觀眾眼前一亮,那就是時年24歲的成龍主演的電影《蛇形刁手》和《醉拳》。

吳京和全盛時期的成龍相比,還差在哪裡?

從此之後,功夫喜劇成為了功夫片大行其道的風格,也成為成龍走向電影巔峰的風格。可以說成龍和他的團隊改變了整個香港功夫電影的走向,不再是單一的武俠風格,創造了一種新的動作片風格。

同樣是改變,吳京將主旋律動作片發揚光大,而成龍則是創造了一種新的電影風格,並且將其發揚光大,成為爭相模仿的存在。

吳京和全盛時期的成龍相比,還差在哪裡?

從電影成就來說,國內電影獎項於全盛時期的成龍而言,當真是家常便飯。而吳京想要獲得更大的進步,角逐電影獎項必不可少。或許你會說,獎項並不代表電影人在業內的成績,但至少這是電影是否能夠受到業內認可的最重要指標之一。

而成龍的影響力何至於國內呢,東南亞乃至全世界,都引以為中國功夫的代表。李小龍讓世界見識到了中國功夫的魅力,而成龍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功夫的親切。

吳京和全盛時期的成龍相比,還差在哪裡?

再說票房,成龍的號召力在業內也是屈指可數。同樣是自導自演,成龍於1980年拍攝電影《師弟出馬》打破了當時的香港地區票房紀錄。進入美國好萊塢的《紅番區》,創下了當時北美外語片票房紀錄,還有拿下華人演員主演好萊塢電影票房紀錄的《尖峰時刻2》等。票房總成績更是斐然,截至2019年,其主演的電影在全球的累計票房超過250億元,7次獲得香港地區年度票房冠軍,17次獲得華語片全球票房冠軍。

吳京和全盛時期的成龍相比,還差在哪裡?

九十年代,你可以不知道李連杰,不知道洪金寶,但一定知道成龍。可謂是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知道有位功夫巨星叫成龍。

毫不誇張的說,成龍儼然是國內一個電影時代的印記。而吳京想要達到如此高度,尚需時日。但吳京對中國電影做出的貢獻是難以抹殺的,單單是投資一部《流浪地球》,從而改變中國科幻片的弱勢,就足以可見他對電影的熱愛和執著。

將兩人對比,並非一定要真真切切較出個孰優孰劣,孰高孰低。作為影迷,我們以此為談資,聊一聊心中所想罷了。至於吳京能否接棒成龍,咱們拭目以待吧。

對於這業內舉足輕重的功夫明星,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