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樂姚豔梅的水稻夢

一雙長雨靴,一頂旅遊帽,上身銀灰色夾克,下身藍色牛仔褲,微瘦的身材,略低的個頭,黑紅色的臉上常常掛著笑容。這,就是筆者見到的姚豔梅。

靜樂姚豔梅的水稻夢

靜樂姚豔梅的水稻夢

2015年畢業於瀋陽農業大學的姚豔梅,主動放棄了大城市舒適的生活,回鄉創業,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這件事,村裡的人想不通,大學生回鄉創業,尤其是一個28歲的女娃娃,這真是個新鮮事。一個農村娃,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咋就放棄了呢?放棄研究生不說,在大城市工作好好的,為啥又要回到農村呢?28歲的女娃娃,回來農村能幹啥呢?

這件事,不要說村裡人想不通,就連豔梅的父母也想不通。父親說,花錢讓你念書是讓你有個好的工作,不是讓你回村種地。母親說,回到村裡,對象也不好找。豔梅笑笑說,讓我試試吧。

散發著清香的小菜園,棲在房簷下的小燕子,空氣裡瀰漫著的泥土味和草木氣息,這都是豔梅從小就熟悉的。“從今之後,我就是五家莊村的村民了。”豔梅暗暗地想。

豔梅從小就有夢想。

她生在靜樂縣一個四處都是大山的小山村,從她懂事起,就看到父母在地裡辛勤勞作。正因為如此,豔梅從小立志要好好讀書。當時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出人頭地,找個好工作,把父母接到大城市。為了這個夢想,她沒日沒夜地下功夫讀書,一路走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門門功課優秀。高考的時候,她完全可以報考其它名牌大學,可豔梅執意選取了瀋陽農大,家境貧寒的她深知上學的機會來之不易,唯有用幾倍於常人的刻苦努力,才能對得起老師的幫助與賞識、家人的支持與培養。在瀋陽農大,通過專業的學習,她愛上了農業。她說,我的性格是農民,情感也是農民。她覺得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可以大有作為。豔梅覺得自己是農民的孩子,夢想就在田野。

靜樂姚豔梅的水稻夢

靜樂姚豔梅的水稻夢

為了這個目標,她考上了研究生。可當時,妹妹經過努力,也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學。父母既要負擔妹妹的學費,還要負擔她的學費,這對收入不高的豔梅家來說,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豔梅毅然放棄了讀研究生。

豔梅承包了120畝土地要種水稻。五家莊村位於汾河岸畔,地理條件優越,自然環境好,氣候適宜,水源豐富,完全符合水稻生長的基本條件。

從小到大,凡是豔梅認準的事,就會認真去做。但是,家人和親戚都反對:閨女啊,你要想好,整地、育苗、插秧、鋤草,這可都不是容易的事啊……還有村民的嘲諷:她爸新蓋的那五間房也不愁賠進去。不好好在外邊上班,回來種地,能掙多少錢?就你能……

豔梅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受到的打擊是很大的。直到有一天,有人對她說:你的水稻苗子都黑了,苗子黑了,肯定是死了。這下子,豔梅反而不難過了,因為大家都不懂,其實豔梅的苗子本身就是黑色的,不是死了,那是種“稻田畫”的優良種子。轉念一想,大家可能也是擔心她會賠錢。所以,豔梅覺得更應該把這件事幹好,讓大家改變對農業的看法。她對父母說:大道理,我不多講,但是,你們必須支持女兒。女兒是父母的心頭肉,雖然父母親對這個新型的產業不懂,但是,看到女兒堅定的眼神,他們的心軟了。豔梅選擇了“稻田畫”和“雜糧迷宮”。這是對傳統農業的一次挑戰。

靜樂姚豔梅的水稻夢

靜樂姚豔梅的水稻夢

之所以選擇“稻田畫”,是因為豔梅的一些朋友、同學,有的已經在種植“稻田畫”,有了很成功的示範基地,而且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易於操作。這方面,豔梅也有一些水稻種植和銷售的經驗。而且靜樂是剪紙之鄉,從這點來說,正符合豔梅的農業文創思路。

2019年初春,豔梅動員父母,把家裡的積蓄全都拿了出來,又貸了5萬元,共計投資20餘萬元,在靜樂縣五家莊村建成了“剪紙福田畫”和“玉米迷宮”種植示範基地。

“大爺,上午過來和我整地。”

“嬸子,有空來地裡幹活。”

“放心,我會給大家工資的。”

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排水……

靜樂姚豔梅的水稻夢

靜樂姚豔梅的水稻夢

讓豔梅傷心的是最開始僱人的時候給現金,也找不到人來幫她幹活。豔梅知道,大家還是不放心她。沒辦法,豔梅動員了父母和親戚們來幫她幹活,又動員了一部分鄰居,在大家夜以繼日的勞作下,水稻出苗了。人們看到了希望,有的伸出大拇指:這孩子真能幹。田間幫活的工人,一下子多了起來……

鄉親們的認可,更增加了豔梅的信心。她要把靜樂剪紙文化融入到農田中去,把傳統農業與文化旅遊有機結合起來。豔梅的這片稻田,共有四個區:五穀遊覽區、稻草人遊憩區、福田畫遊憩區、果蔬採摘區。豔梅最得意的傑作是“七彩福”稻田種植。“七彩福”這幅稻田畫的創作元素取材於靜樂剪紙,利用不同顏色的水稻品種把剪紙文化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大地上,把地域特色與農耕文明完美結合,豐富了農業生產、體驗與銷售,是文化+農業+旅遊的新探索。從空中往下看,這片農田呈現出一個“福”字。這片“七彩福”稻田就像一個工藝品,美觀、震撼。豔梅把辛苦和汗水,獻給了這片稻田,終於換來了鄉親們的一致認可。

汗水換得碩果來。由豔梅擔任法人代表的靜禾創意農業剪紙畫農場8月16日在試驗基地舉辦了開園儀式,讓人們體驗和感受了“雜糧畫”和“稻田畫”的無窮魅力。

這片“七彩福”走出了汾河灣……

因為熱愛,無怨無悔。

兩年下來,眼前的豔梅清瘦、黝黑、疲倦。再看看豔梅的傑作,“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亮晶晶的水珠兒,在碧綠的稻田上閃亮閃亮的。俏皮的蜻蜓,穿梭於一望無際的稻田。潺潺小溪,唱著歡歌;清脆的蟬鳴,奏響悅耳的旋律;可愛的彩蝶,翩翩翻飛;嗡嗡的蜂兒,醞釀甜蜜。

再過半個多月,豔梅就要秋收了。她用手掂著沉甸甸的稻穀說:“這稻穀,少說一畝產量也在六百斤左右,下一步,我該考慮銷售了……”

靜樂姚豔梅的水稻夢

靜樂姚豔梅的水稻夢

明年,姚豔梅將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初步規劃種植1000畝,主要種植水稻。同時,在稻田裡養魚、養鴨,實現鴨、魚、稻共生的生態種養良性循環。還要結合靜樂文化,發展稻草工藝品和雜糧秸稈工藝品。

其實,姚豔梅的水稻夢,才剛開了個頭……

圖:範亮後(圖為姚豔梅和她的稻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