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淺絳彩的崛起

淺絳彩瓷在中國漫長的幾千年陶瓷歷史長河中從產生到衰落只維持了短短几十年,可謂

“曇花一現”

“淺絳彩“屬於粉彩,為粉彩的一種表現技法,是一種與傳統粉彩所具有的粉潤細膩質感不同的風格。

瓷上山水 | 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淺絳彩顏料和工藝上的缺陷是導致其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然而,雖然淺絳彩瓷只盛行了幾十年,但其融詩、書、畫、印於瓷器上的獨特藝術格調開創了瓷上文人畫的先河。

瓷上山水 | 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不僅拓寬了瓷器釉上彩繪的題材範圍,更重要的是這種清新雅緻的審美促進了瓷繪藝人擺脫傳統瓷器紋樣的束縛,追求信手抒寫的暢快和個性的表達,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繪瓷藝人的審美思想,瓷上彩繪藝術更趨自由和放松,其對之後興起的新粉彩瓷繪藝術風格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瓷上山水 | 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何謂“淺絳彩”“淺絳”一詞原本是起源於元代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術語,“淺絳山水”是元代黃公望首創的一種中國傳統繪畫中具有獨特藝術魅力和審美效果的山水畫。

瓷上山水 | 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它是在淡墨皴擦勾勒的基礎上施以淡淡的赭石、花青、藤黃、水綠等顏色,營造出一種清新,寧靜,淡泊意境的山水作品,由於其淡泊寧靜的審美意蘊,深得當時文人的喜愛與追捧。

瓷上山水 | 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淺絳彩的起源

社會局面的不穩定俗語說:“亂世出英雄”,縱觀中國古今,亂世之中的確英雄輩出,歷史的文脈世世代代印證著這句古語,而淺絳彩就是在清末亂世之中陶瓷領域異軍突起的

“英雄”

紛爭的時代不僅為其創造了條件,同時也帶來了發展契機,它以帶有文人畫審美趣味的獨特的藝術魅力迅速崛起。

瓷上山水 | 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據《江西陶瓷史》載:“光緒時期還出現了一類創新品種,水墨五彩和軟彩,色調淡雅,清新明麗。摹擬八大山人新羅山人等筆意的人物花鳥和淺絳山水等畫面,一般多寫有題句,並署有干支年款及作畫人姓名。

其餘的瓷器的繪畫風格,深受同時代的趙之謙、虛谷、任熊、任伯年等名家的影響。”

淺絳彩發展優勢

簡捷方便的繪製工藝由於淺絳彩較之粉彩在當時國內環境下有著巨大的優勢,如:清代粉彩瓷繪藝人由於分工細,文化程度不高,故多數只能專工一種題材。淺絳彩瓷繪藝人則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多數兼善山水、人物或花鳥。

瓷上山水 | 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粉彩填色之前需要用玻璃白打底,淺絳彩則不用,而是直接將淡礬紅、水綠等彩直接在瓷胎上繪製,所以粉彩有渲染的工藝過程而淺絳彩沒有。

清代官窯粉彩瓷器由宮中規定式樣,工匠依式樣工整描繪,一絲不苟,描完後填色,因此畫面很難表現出瓷繪藝人自身的個性特點。淺絳彩則從構圖安排、勾畫、敷彩、皴擦點染等都由一人獨立完成,能充分自由表達畫者的藝術風格與個性追求。

瓷上山水 | 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淺絳彩瓷正是借鑑了“淺絳山水”中這種文人畫的意蘊,它以一種濃淡相間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燒製好的白瓷胎上勾勒好紋飾後,再染以淺淡的赭石與少量水綠、淡藍、草綠等顏色,然後入窯經750攝氏度左右燒製而成。

淺絳彩崛起的突出特徵是其薄而透的色彩和淡雅悠遠的水墨韻味。淺絳彩多借鑑宋、元或同時代的文人畫式樣,將彩料直接在瓷胎上繪畫,隨意勾、點、皴、擦,染、敷設各種色料,不求形似,注重筆墨情趣,顯得放逸而自然,清新而雅緻,相比粉彩的“工”更顯得“活”

瓷上山水 | 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淺絳彩崛起的另一大特徵:

淺絳彩是在傳統粉彩基礎上的革新,除了在題材、色彩及用筆上與粉彩有區別,其在工藝上的革新並不多,主要體現在黑料的工藝變化。

瓷上山水 | 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淺絳彩顏料與粉彩顏料區別在於其黑料中加入了雪白料,使得淺絳彩顏料可以直接繪製與白瓷胎上而省去了用玻璃白打底的步驟。出窯後,淺絳彩的黑料髮色淺而淡,其他顏料諸如水綠,赭石等色亦清淡,形成清新淡雅的藝術風格。

淺絳彩為何“曇花一現”的原因

淺絳彩顏料易脫落

它從興盛到衰落一共僅維持幾十年,起初由於其獨特的文人畫審美意蘊迎合了當時社會絕大多數群體的審美要求,甚至達官富商在當時也非常青睞,這使得淺絳彩在瓷上彩繪中大放異彩,上至富商巨賈,下至平民百姓都爭相購買由此淺絳彩風行一時。

瓷上山水 | 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但人們逐漸發現,這些瓷器上的彩繪文人畫隨著時間的流逝,會因人為的觸摸、磕碰、摩擦和水洗的磨損以及自然條件的各種因素(如潮氣、雨、雪等)影響,彩料會慢慢脫落,並且在彩料未脫落的夾縫處極易藏匿灰塵等汙垢,使得畫面殘缺隕碎,髒亂不堪,極其影響藝術效果。由此,淺絳彩便逐漸退出瓷器歷史舞臺。

瓷上山水 | 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顏料自身缺陷

由於淺絳彩是在經高溫燒製好的白瓷胎上直接繪製,然後入窯復燒而成,故畫面容易磨損,其耐酸、耐鹼性也不好,隨著歲月的流逝,小的磨損逐漸增多逐漸演變成大的顏色脫落。

並且,淺絳彩與傳統粉彩瓷相比,它的光澤度亦不佳,沒有傳統粉彩瓷的“色澤晶瑩亮麗、色域寬廣豐富”的藝術特色,所以才會有後來以“珠山八友”為代表的新粉彩的崛起。

瓷上山水 | 淺絳彩:文人雅士不變的摯愛

同時,淺絳彩瓷繪藝人對其顏料性質的瞭解不夠,他們只單純追求抒寫逸趣的藝術效果和自身性靈的舒展,卻沒有意識到淺絳彩瓷是工藝性和藝術性有機結合的一個整體,他們的瓷繪首先是要依託於瓷上的胎釉。

所以,彩繪顏料與瓷器釉面的結合性是必須考慮的因素,而他們卻忽視了淺絳彩作為一種陶瓷工藝品需要長久保存這一重要因素。

淺絳彩的現狀

如今,隨著淺絳彩瓷價值的快速攀升,市場上開始出現所謂的淺絳彩作品,實際上大都是粉彩的工藝變種。

尤其是色彩,儘管飽和度有所降低,但依然難掩媚俗之色。然而,若論最正統的文人瓷畫,當非淺絳彩瓷莫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