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退場黃章堅守,“小而美”的手機品牌還能走多遠

知料是36氪推出的新欄目,挖掘新聞背後那些你需要知道的料,歡迎繼續關注。

“在強者恆強的時代,老老實實或許延年,但不益壽。”

今年5月15日,在錘子科技發佈TNT與堅果R1一週年之際,堅果手機Smartisan OS產品經理朱海舟在微博寫道。

10月31日晚,堅果Pro 3發佈會上,加入堅果手機團隊1年半的朱海舟成為這場發佈會的主講人之一,軟件交互及UI演示在整場發佈會中照例佔據最長篇幅,效率三件套3.0、聽障模式、無線TNT等細節功能也再次引發現場歡呼。

與以往不同的是,羅永浩由於個人原因並沒有出現在現場,過去與其一同出現在採訪環節的吳德周作為字節跳動新石實驗室總裁第一個出場。

時間往回推一週,魅族在北京發佈“16序列”的第7款機型魅族16T,主講人也早已不是魅友熟悉的白永祥、李楠和楊顏,唯一不變的或許只有隱藏在魅族社區J.Wong ID背後的創始人黃章。

前後不到10天的時間裡,曾經在不同時期作為國產手機廠商“小而美”代表的魅族與堅果先後登場,在這期間,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發佈的報告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TOP5廠商出貨量份額已經達到92%,堅果、魅族以及更多的二三線手機品牌歸屬的其他陣營出貨量同比下跌31%,單季度僅剩780萬臺。

巨頭攻伐,副品牌混戰,留給堅果、魅族繼續“小而美”的時間不多了。

事實上,從“中華酷聯”到“華米OV”,每一時期的“四大”之外,都有無數中小品牌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的過客,失敗,歧路,退場,堅守,幾乎每一家品牌都曾有過自己的高光時刻,但終究拼不過產品、營銷、渠道、品牌等綜合實力更勝一籌的巨頭。

堅果:“相比去年這時候,不算難”

堅果曾有過擴大規模的機會。

2016年10月18日,在經歷了連續兩款旗艦機失敗的市場表現後,錘子科技發佈了M1系列,在這款產品上,錘子科技放棄了T1、T2上標誌性的正面三枚實體按鍵和雙面玻璃機身,並由於機身正面引入的圓形指紋識別Home鍵“撞臉iPhone”而飽受爭議,甚至羅永浩本人在發佈會上直接將M1稱為“錘子科技工業設計上的恥辱”。

但這並不妨礙M1系列的銷售成績讓錘子科技成功活到2017年,而“天生驕傲”的T1則在拿下第62屆iF國際設計獎金獎的同時,也被瑞典失敗博物館收藏,與蘋果Newton、諾基亞N-Gage、谷歌眼鏡等產品並列。

在M1系列發佈會後的媒體採訪上,當時加入錘子科技才5個月的吳德周曾透露說服羅永浩的過程:“要麼你保留‘烏紗帽(中間圓鍵左右各一小橫鍵)’,不像iPhone但大家會罵你醜,而且不買;要麼你改掉‘烏紗帽’,雖然像iPhone被人罵,但是你能賣得動。”

對於需要現金流才能玩轉供應鏈的手機行業來說,產品賣得動比什麼都重要。在M1之後,錘子科技推出的手機產品開始延續此前作為千元機推出的堅果系列,從某種程度上說,被網友戲稱為“恥辱機”的M系列倒成了“錘子手機”的絕唱。

從錘子手機到堅果手機,錘子科技與羅永浩學會了如何在追求工業設計美感與取悅市場用戶中達到平衡,在連續幾款堅果手機中,儘管還會出現堅果Pro上機身線條過於銳利導致握持割手感這樣的小bug,但在自堅果Pro一代發佈後的一年內,錘子科技已經構築起了最基本的三條產品線:定位千元機的堅果系列、中端的堅果Pro系列與旗艦系列。

知料 | 罗永浩退场黄章坚守,“小而美”的手机品牌还能走多远

可惜的是,8輪17億元的融資總額並沒能支撐錘子科技在佈局完產品線後繼續擴大規模,IDC數據顯示,錘子科技2018年中國市場出貨量為265萬臺,同比下滑15%。進入2019年後,錘子科技一直處於是否還會繼續推出手機的傳聞中,直到羅永浩與堅果手機分家關係的確認。

羅永浩在微博上表示,“錘科還在,只是被迫不做手機了。”而堅果手機團隊則於年初加入字節跳動,繼續參與手機市場。至此,雖然羅永浩作為第一大股東與法人代表的錘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仍與堅果手機共用錘形logo與“Smartisan”的英文名,但在股權結構上已經沒有任何關係。

10月8日,朱海舟曾在微博回憶起一年前的狀況:“有人問我,難不難。相比去年這時候,不算難。同樣的冷風料峭,氣象蕭肅的季節,跟著羅老師、吳老師,拎著沉重的設備,奔走四方,謀求出路。從長春一路下來到寶安,步履不停。那時候公司已經發不出工資了,每次回京,就有同事過來問我聊得怎麼樣,有沒有希望,要不要準備簡歷。”

比起一年前,如今的堅果手機已經在字節跳動的支持下,帶著久違的堅果Pro 3重新迴歸智能手機市場,用吳德周的話來說,就是“除了羅永浩外,堅果手機團隊原班人馬都保留在新石實驗室。”發佈會臨近結束,朱海舟也透露,堅果Pro 3只是開始,明年堅果還將推出5G手機。

同樣是在發佈會的末尾,魅族副總裁華海良也曾表示,16T是魅族今年發佈的最後一款手機,明年5G見。兩個2019年手機市場的“失意者”都選擇只參與年末最後的4G大戰,只是缺少了字節跳動這樣“大金主”的支持,魅族的明年不一定過得比堅果好。

魅族:5G前夜的蟄伏

和羅永浩一樣,黃章也曾長期“擔任”手機行業工匠精神的“代言人”。諸如為了MX3邊緣手握弧度親自打磨31個手板、因MX3樣機0.07毫米的誤差耗資百萬重做模具、為MX4邊框窄0.1毫米與魅族總裁白永祥爭執、因為喜歡攝像頭放在機身背部中間而不顧與CPU位置重疊帶來更大發熱等軼事曾長期在魅友中口耳相傳。

但從2017年魅族PRO 7系列折戟開始,黃章“任性”的機會越來越少。在全面屏開始普及的2017年,魅族“逆流”而上,據魅族旗下筆戈科技報道,魅族為了PRO 7系列的“畫屏”投入了250萬美元的開模費,為了提高工藝精度使背屏和機身貼合,還投入了上千萬元人民幣跟工廠合作升級產線。

高額的前期費用投入與高估市場預期的百萬備貨讓PRO 7系列幾乎成為拖垮魅族的最後一根稻草,自PRO 7系列後,魅族進入了漫長的調整期:旗艦帽子僅戴了4個月就被取代的魅族15系列、總監蓋文張與時任CMO楊柘的“內訌風波”、中途被砍的魅藍子品牌、頻頻調整的組織架構、先後離開的白永祥、楊顏、李楠。

“內憂外患”之下,前述IDC數據顯示,魅族成為2018年國內出貨量前十中同比跌幅最大的手機廠商,跌幅達79%,年出貨量從2016年巔峰的2200萬部下滑至2018年的405萬部。與堅果手機由於資金鍊斷裂“被迫”重回“小而美”相比,魅族是在品牌、產品調整期做出的主動抉擇:收縮規模,提升品牌定位。

知料 | 罗永浩退场黄章坚守,“小而美”的手机品牌还能走多远

魅族不再像2016年那樣通過1年14款產品強攻市場,而是在同一序列下推出不同定位的產品,如魅族16Xs、16s Pro、16T等,這些產品雖然價格不同,但幾乎都採用相同的正面窄邊框與對稱全面屏設計,為了讓邊框夠窄,魅族曾多次在發佈會上強調其與三星定製屏幕的費用:16th屏幕定製費用達600萬美元,16Xs為300萬美元,16T同樣為300萬美元。

定製屏幕讓魅族在同質化嚴重的手機市場擁有獨特的品牌印記,但同樣帶來了更高的成本壓力,尤其在2019年以來性價比競爭加劇的線上手機市場,當友商們愉快地用著成熟的水滴屏、挖孔屏、升降攝像頭大規模出貨時,魅族依然固守定製屏幕,額外的定製費用疊加下滑的出貨量,帶來的是平均被拉昇的單機成本。

所幸,今年5月,魅族官方確認珠海市國資體系基金注資魅族,並表示公司“挺進IPO”事宜還在正常推進。從產品發佈節奏來看,魅族已經進入5G前的蟄伏期,靠16s Pro、16T兩款產品爭奪4G最後份額的同時,也在為明年5G SoC的成熟應用做準備。

每一家“小而美”都有一顆做大的心,但能留在牌桌上的人並不多

過去5年,在資本的助推下,魅族經歷了出貨量的大起大落,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擴大規模、在第二梯隊站穩腳跟,又在自身調整與市場環境的雙重擠壓下滑落,這幾乎成為每一家小廠商的固有軌跡,試圖突破規模的天花板,但卻因為公司內外諸多因素而失敗。

魅族有李楠操盤,孵化出“青年良品”魅藍,讓魅族得以在MX系列的生存空間被小米、榮耀擠壓的情況下憑藉魅藍手機擴大銷量;

錘子科技請來吳德周,佈局三條產品線,也為堅果手機今天仍可以繼續發展打下基礎;

樂視手機靠一手硬件免費、互聯網賺錢的模式攫取市場份額,可惜倒在了樂視網的資金危機下;

360先是與酷派合作,後因樂視插足而轉向自有品牌,由於缺乏自身特色而逐漸銷聲匿跡;

努比亞曾經最早將“拍星星”“無邊框”作為主打賣點,但在全面屏時代卻誤入正反雙屏,如今靠遊戲手機維持生計;

美圖一度成為國產手機品牌靠差異化立足的代表,最終還是選擇將品牌授權給小米,自身退出手機硬件市場。

知料 | 罗永浩退场黄章坚守,“小而美”的手机品牌还能走多远

即便是如今“小而美”並且還活得很好的典範一加手機,也曾因為貿然擴張產品線、鋪設線下門店而遭遇虧損,靠著明確的線上旗艦與海外定位,在OPPO供應鏈、研發資源的幫助下,押中屏幕刷新率的用戶需求,才有了今天的瀟灑。

“小而美”,說到底依然是因為足夠“美”才能以“小”的狀態繼續存在下去,而不是因為“小”所以“美”,手機市場一直是巨頭的遊戲。

前中興通訊副總裁羅忠生曾撰文表示,“手機市場的屬性仍然是資本密集市場,需要大資金支持作為後盾,以抗衡風險。缺乏資本支持的手機公司,基本上都已經死去,或者快死去。如果完全靠手機公司自身體系來造血,要麼在一個好的時機,可以給到公司一些時間來積累資本,要麼需要外部資源或者母公司做一些投入,品牌、研發、市場等,否則,很難有所作為。”

如今的智能手機市場已經演變為主品牌+副品牌的集團軍作戰,華為榮耀,小米Redmi,vivo iQOO,OPPO 一加、realme。與堅果、魅族們相比,這些早已形成規模的大廠有著雄厚的資金實力、相對完善的渠道佈局,可以依靠出貨量規模攤薄研發、生產成本,深入產業鏈上游與供應商進行定製開發,在存量競爭時還能派出自己的副品牌作為先鋒來搶奪原本未涉足的市場,對同一價格區間投放多款產品進行“飽和式”競爭也變得越來越常見,這是堅果、魅族、努比亞、聯想等目前國內二三線手機廠商無法做到的。

正如在2017年末的一場京東直播上,羅永浩直言,“我們野心很大,要在世界上最大的平臺,在下一個平臺來臨時成為合格的上場選手,因為觸屏、手機、平板必須做,在下一代革命時會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沒有商量餘地的,只要公司不死掉必須做下去。”

繼續蟄伏、留在牌桌上,等待下一個可以催生市場變革機會的到來,也成為二三線廠商們在國內手機市場已成血海的狀態下仍然選擇堅守的原因。10月31日,工信部宣佈國內5G商用正式啟動,足夠支撐起一場平臺變革的5G已經到來,對手機廠商來說,在無法預測未來的5G前夜,留在牌桌上只是第一步,堅果、魅族重回“小而美”狀態,同樣是為了等待下一次洗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