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什麼該爭,什麼不該爭?

很多名人名言和名著都在告誡女性,做人要寬容,不要計較眼前得失。

可是,在資源有限、機會有限的社會里,“爭”是一種必然現象。更何況,大多數職場人,都是從“殘酷到沒朋友”的應試教育系統中走出來的,競爭意識非常強。

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既維護自己的權益,又不至於急功近利,該爭取的不放棄,不該計較的不掛心呢?

在職場中什麼該爭,什麼不該爭?

1.不與領導爭對錯

雖然“直接溝通”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崇的職場文化,但方式“直接”並不意味著內容“直白”。在《杜拉拉昇職記2》裡,小區銷售經理張凱由於太過較真兒,跟上司產生了言語衝突,來找杜拉拉訴苦。身為HR經理的杜拉拉勸他:“你為什麼不正面表述自己的願望呢,誰會愛聽你像個怨婦一樣抱怨?更別說老闆了。鬧到最後,活你也幹了,老闆也讓你給得罪了。”

這話沒錯,和老闆溝通,不需要面面俱到,不需要肝膽相照,甚至不需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因為老闆不是摯友,不是恩師,“實話”很可能成為他們眼中的“傻話”。

《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就很明白這個道理。

郭靖一生有很多師父,比如江南七怪、洪七公、周伯通等,每一個師父都對他傾囊相授,教他武功也教他做人。正是因為有這麼多師父的輔佐,才成就了融合“九陰真經” “降龍十八掌”和“左右互搏”三大蓋世武功的郭靖。

能與強者同行的人,多半也有過人之處。郭靖的過人之處,不僅在於勤奮好學,更在於他深諳與上級的相處之道。郭靖經常受到師父們的訓斥,但他沒有怨言,也從不爭對錯。在整本《射鵰英雄傳》裡,竟然沒有郭靖抱怨的內容,這是一個難得的品質。在職場中,不抱怨有很多好處,既不會跟上級發生直接衝突,也不會給別人留下話柄。

可是,真正事關重要的對錯,該不該爭呢?

與領導爭辯通常有三種結果:如果你的溝通和協作能力超群,既能保住領導的面子,又能把事情向正確的方向引導,這是最好的結果。其次,領導屈尊聽了你的,工作正常開展,但由於你的不留情面,難保某些領導可能不再考慮重用你。最差的結果,是你既得罪了領導,又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進行。

職場中最忌諱的不是缺乏才華與能力,而是不知道老闆要什麼。所以無論職場“小白”還是“老司機”,首先要讀懂老闆的心思——即便你明白對錯,也最好不要公開唱反調。就像本傑明·富蘭克林說的:如果你老是抬槓、反駁,也許偶爾能獲勝,但那只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在職場中什麼該爭,什麼不該爭?

2.不與同事爭聰明

每一屆的美國大選都堪稱是一部激烈的職場大片。2012年,經過數月的激戰,終於以奧巴馬的連任和羅姆尼的失敗宣佈結束。

回顧這場大選,羅姆尼自始至終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批評奧巴馬的機會,猛力抨擊他的弊政。在發表演說的時候,他再三諷刺奧巴馬治國無方,導致美國“一直在後退”,還聲稱奧巴馬出臺的醫療政策是史上最糟糕的公共政策,並直言奧巴馬昏庸無能,難成大器。

而奧巴馬在發言時就溫柔很多,他雖然也對羅姆尼家族的活動提出了批評,但基本上對事不對人,並且不忘肯定他們家族的成就,客觀公允,技高一籌。

羅姆尼的不當言論引發了美國民眾的不滿,也為自己丟掉了不少印象分,最終無緣總統的職位。

每位職場人都應當記住,別在和同事競爭時失去理性和風度,全盤否定對方的成績,要力求公平、合理地評估對方的能力,並制定適合自己的競爭方案,才能確保穩中求勝。

在職場中什麼該爭,什麼不該爭?

3.不與下級爭功勞

英國19世紀政治家查士德·斐爾爵士對他的兒子有這樣的忠告:“如果可能的話,要比別人聰明,但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更聰明。”

一個人在職場攀升到了一定高度和位置,必然有自己的過人之處,至少比其他員工更能勝任高難度工作。很多領導者有了職權就有了氣勢,搶功推過更是家常便飯,功勞全是因為自己指揮得好,過錯全是員工不得力的原因,過分強調自己作為領導的業績,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並未獲得尊重。

如果你已經擁有自己的小團隊,或是做到了負責人的崗位,禮賢下士和推功攬過都是必修課。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有所損失,放棄了一些現實利益,但你的“貌似損失”卻換來員工的“實質驚喜”,也換來職場上最寶貴的資源——機會。這不僅有助於和公司同事或下屬形成互相信任、支持、諒解的心理環境,還有助於形成互相激勵、推動的向上力量。

在職場中什麼該爭,什麼不該爭?

4.不與同性爭才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女性的地方就有比較。女性要在職場上贏得漂亮,確實需要一點技巧。

女性多的地方,逃不開一個“比”字,比美貌、比家境、比品味。擁有特別的強項,就得在其他方面相應地示弱,才能中和。你樣樣都強,那就得懂得收斂。如果任由自己勝利者的氣場散發,高冷久了,總會有些看不慣的人抱團取暖,一人之身很難抵禦眾人攻擊。

怎樣在同性中間學會蟄伏呢?十七歲的甄嬛做得很到位。這一年,她以秀女身份入宮,因為不諳世事而任由天真活潑、愛交朋友的個性外露,與沈眉莊、安陵容結成了一派,但由於天資聰穎、氣質出眾,在皇后和華妃兩派之間頻頻被打壓。她很快學會了保護自己,把才華和舞藝全部隱藏起來。不僅如此,我們不難發現,在著裝方面,和霸道強勢的華妃不同,甄嬛一向以清淡素色為主,不張揚,但又很精緻,優雅而低調地博取了好感。

在職場上,尤其是女性,切忌用美貌和招搖博關注。要如同甄嬛一樣,滿身本事,低調發揮;又虛懷若谷,以此善結貴人,拓展人脈。

如果說職場“四不爭”讓我們廣結善緣,還有“四爭”讓我們穩固陣地。畢竟職場還是利益場,不可能事事不爭。“不爭”和“爭”並行不悖,切換自如,才能遊刃有餘。

“四爭”分別是:

第一,爭取佳績,把領導交代的每一件事做到儘量完善,不斷自我學習和鞭策。

第二,爭取信任,給夥伴充分的安全感,實力過硬,讓領導放心把事情交給你完成。

第三,爭取有效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爭取合理利益。注意,是合理範圍內的利益,而不是尋求利益最大化。薪水只是工作所得的一部分,除了薪水,這些利益裡還包括培訓學習機會、與行業專家共處的機遇、自我展示的機會,等等。職業生涯是每個人必經的成長之旅,成長永遠比成功重要得多。

在職場中什麼該爭,什麼不該爭?

畫重點

四不爭:不與領導爭對錯,不與同事爭聰明,不與下級爭功勞,不與同性爭才貌。

四爭:爭取佳績,爭取信任,爭取有效時間,爭取合理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