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體能訓練存在的主要問題

良好的體能是合格士兵的重要條件,體能訓練對新兵打好體能基礎,完成系統軍事訓練,培育勇敢頑強的戰鬥作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新兵訓練多采用比較傳統的訓練方法,導致訓練損傷頻發。基層部隊訓練損傷調查報告顯示,官兵訓練傷病率在20%左右,並呈逐年上升趨勢。而對華北某部868例次訓練傷分析顯示,新兵訓練傷佔總體訓練傷的33.3%。結合部隊實際,當前的新兵體能訓練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

新兵體能訓練存在的主要問題

訓練方法不太科學

訓練成績提高較慢

我軍在軍事訓練中大多采用從難從嚴、大運動量、高強度等訓練方法。這些方法如果運用恰當,會對體能訓練成績提高起到顯著作用。

但是,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卻普遍存在訓練方法不太科學的現象,比如:注重時間不注重質量的形式化、表面化;訓練前缺乏個人體能測評,不能採取針對性手段的“一鍋煮”;訓練過程中不循序漸進等現象。

甚至個別單位會出現只要有可利用的空閒時間就進行體能訓練的傾向。而作為組訓者的體能教練普遍存在不懂訓練機理、不會訓練方法的問題。新訓是新兵體能打基礎的關鍵時期,訓練得好體能成績會有質的飛躍,但在實踐中許多新兵體能成績提高比較緩慢,甚至有部分新兵在新訓結束下連後,多項基礎體能課目成績依然不合格。

訓練損傷居高不下

在軍隊優良傳統的激勵下,“輕傷不下火線”成為被鼓勵的對象,帶傷訓練、艱苦訓練被當作理所應當,特別是密集的大運動量、高強度訓練造成身體疲勞及損傷的現象時常發生。新訓中的訓練傷常見有關節扭傷、滑膜炎及肌肉拉擦傷、挫傷、骨折、下腰部損傷等。

心理問題比較突出

軍營環境相對封閉,軍事訓練存在著重複性和枯燥性。尤其是新兵從地方寬鬆環境突然進入緊張軍營環境,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在這過程中可能會伴隨出現一些心理問題,例如心理疲勞、焦慮心理、厭煩心理等。

心理疲勞,是指在體能訓練環境下,由於諸多因素的反覆刺激而使人產生的心理負荷積累到一定限度時,所對人造成的心理不安和疲勞感。它是主觀體驗的一種倦態,常常表現為:注意力分散、反映遲鈍、動作錯誤率上升、運動能力下降,情緒不穩定,意志減弱、厭倦訓練等,嚴重時還會出現消化不良,失眠,內分泌紊亂等軀體化症狀。

焦慮是伴隨某種不確定因素產生的模糊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緒。焦慮心理與訓練成績之間呈現“倒U型”曲線,適當的焦慮能提高訓練成績,但過度焦慮會降低訓練成績。

逆反心理是主體由於環境事物的刺激而產生的一種與常態性質相反的逆向反應的情緒體驗和行為傾向。

如部分新兵在訓練中,很少體會到成功的體驗,在連續的多個課目受挫後,失去信心和勇氣,進而對正常的訓練活動表現出不配合、逃避訓練甚至裝病、裝殘等偏激態度。

心理訓練相對缺乏

心理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著訓練成績和質量,面對部隊嚴苛的訓練環境,新兵入伍後或多或少都存心理問題。

雖然心理訓練的課目已經加入新兵入伍訓練教材,但一方面基層部隊具備心理學知識的專業人員還比較缺乏,即使部隊有心理專業人員,但有從事完整規範的心理治療與心理諮詢個案服務的仍比較欠缺;另一方面多數新訓骨幹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心理知識學習,其在思想上認識不到心理訓練的重要性,對心理訓練的重視程度不高。

這些原因導致在新兵體能訓練中缺乏相應的心理訓練,進而造成軍事體能訓練的被動,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應激反應、逃跑、自殺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