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關切開放事丨老“廣交”新“前沿”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切開放事)

老“廣交” 新“前沿”

新華社廣州11月4日電 題:老“廣交” 新“前沿”

新華社記者車曉蕙、丁樂、孟盈如、王雨蕭

從1957年開始,每年4月和10月,來自全世界的許多商人都會奔赴一個共同的目的地——中國廣州。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丨老“广交”新“前沿”

這是黎巴嫩商人老奧馬·法黑爾1977年參加廣交會時收到的請帖的影印件(資料圖片)。 新華社發

從1000多名客商到20多萬採購商,從出口創匯平臺到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商品展會,從中國製造的展臺到世界製造的窗口……已舉辦了126屆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見證了中國大地對外開放的發展奇蹟。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第120屆廣交會的賀信中說:更好發揮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作用,在更高層次上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更高層次”的要求,賦能、激活老“廣交”,不斷以嶄新魅力讓故友新朋從世界各地匯聚珠江之濱。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丨老“广交”新“前沿”

在廣交會上,深圳市小洲硅膠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推出的硅膠水杯產品吸引採購商關注(2019年10月24日拍攝)。 新華社記者 丁樂 攝

“七十二變”:展示“中國製造”新魅力

“來了十幾次廣交會,每次都能看到新東西!”印度採購商拉維十分興奮。這次帶給他驚喜的,是一款可以“七十二變”的硅膠水杯。

摺疊燒水杯、可以裝沐浴液的空心沐浴刷、捲起來就能放兜裡的水瓶……這家吸引拉維的展位,在本屆廣交會上備受青睞。

“我們做了快20年工業硅膠,最近幾年才轉型做日用品開發。”展位主人、深圳市小洲硅膠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蔡名洲說,“把硅膠用在食品,甚至嬰幼產品中,要闖過不少‘門檻’,持續的研發創新是產品贏得市場的關鍵。”

目前,該公司成功開發出食品、洗浴、嬰兒等系列產品,硅膠日用品遠銷歐美、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整體出口銷量年增長60%左右。

蔡名洲表示,當前全球貿易不確定因素較大,只有不斷創新,企業才不會被市場淘汰。“我們一直致力於研發新品,比如針對歐美客戶口味的硅膠摺疊咖啡杯、用充電寶充電加熱的硅膠摺疊加熱杯等等。”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丨老“广交”新“前沿”

在廣交會上,深圳市金多多集團展位上用4D積木軟糖搭建的變形金剛(2019年11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樂 攝

在廣交會三期食品展區,一個用多彩軟糖拼接的約兩米高的變形金剛吸引了眾多客商。“我們是糖果界的‘樂高’。”深圳金多多集團常務副總經理伍薇佳說。就在本月,這款比普通糖果售價更高的4D積木軟糖,已在美國的沃爾瑪超市正式上架,此前還進入了食品標準嚴苛的日本市場。

這只是廣交會2萬多家中國參展企業的“縮影”。技術創新、設計革新、理念更新……創新帶來的“七十二變”正在顛覆傳統生產理念,讓越來越多的“新鮮貨”出現在廣交會的平臺。據介紹,第126屆廣交會產品更新率超過30%,“三自三高”產品不斷增多。

彙集16萬多種商品的廣交會,不僅是海外客商選購中國產品的平臺,也是世界各國瞭解前沿產品、把握市場動態的重要窗口。

“強內功”:拓展廣闊世界舞臺

今年上半年,格蘭仕在美國市場銷售額增長10%。

20多年前,格蘭仕帶著顛覆了微波爐近40年白色傳統的“黑金剛”第一次參加廣交會;如今,代表格蘭仕“出席”廣交會的,不再是功能型態單一的微波爐,而是能與冰箱、烤箱等家電連接的物聯網微蒸烤一體機,旨在打造智慧家居世界。

這是中國外貿企業紮根實業,從“代工”跟隨到“帶工”引領、不斷修煉提升“內功”的成長縮影。

最初,格蘭仕從日本引進生產線,生產環節僅限於總裝。隨著世界家電製造中心轉移,格蘭仕迅速成為中國微波爐市場第一品牌。然而,其微波爐核心零部件磁控管遭遇國外供應商限供甚至斷供,制約著發展。

為掌握命運,格蘭仕以十幾億元的投入研製出第一個自主品牌的磁控管。而今,企業每年出口全球的數千萬臺微波爐的磁控管,都由格蘭仕自主研發製造。廣交會前夕,格蘭仕宣佈進軍芯片製造、邊緣計算及無線電能領域,併發布了全球首款物聯網家電芯片“BF-細滘”。這意味著,格蘭仕引領國際潮流的各類家電產品,都將搭上這顆“中國芯”。

從本屆廣交會的訂單看,明年格蘭仕自主品牌出口北美地區的產品,將實現翻番增長。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丨老“广交”新“前沿”

在廣交會上,黎巴嫩商人小奧馬·法黑爾夫婦向上海五金礦產發展有限公司贈送象徵合作友誼的牌匾(10月15日攝)。 新華社發

三代外商:見證中國開放吸引力

10月15日,第126屆廣交會開幕當日,上海五金礦產發展有限公司迎來了老朋友——黎巴嫩商人小奧馬·法黑爾夫婦。

夫婦倆帶來了特殊的禮物,一塊印著中黎兩國國旗的牌匾,恭祝上海五礦成立70年。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丨老“广交”新“前沿”

這是黎巴嫩商人老奧馬·法黑爾1978年參加廣交會入住廣州白雲賓館時的收款清單的影印件(資料圖片)。 新華社發

時間退回到1957年,中國舉辦第一屆廣交會,向世界打開了一扇窗。老奧馬·法黑爾在頭幾屆廣交會上,與上海五礦公司結交,敲定了第一筆生意:15噸鐵絲,價值10萬英鎊。

半個多世紀來,從老奧馬·法黑爾,到他兒子,再到其孫子,三代人接棒來到珠江之濱的廣交會。從最初的鐵絲,到如今的螺絲、鋼絲等多種產品。中國製造的過硬實力和誠信保障,他們與上海五礦的生意衍伸更多門類,合作領域越來越廣。

廣交天下客——多年來,廣交會吸引了無數像奧馬·法黑爾這樣的“忠實粉絲”。很長時間,它成為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第一扇“窗戶”。早些年由於展位緊張,甚至有人隔牆“蹭會”、擺攤叫賣……

本屆廣交會上,記者看到,巴西採購商布魯諾·亨裡克與同事手持攝像設備,邊逛邊拍。“這裡聚集了優秀製造商和優質產品,拍下來是為把最新產品和前沿技術分享給公司和同行。”他說。

從最初的單向出口交易平臺到進出口雙向平臺,從“走出去”到“引進來”,從“迷你中國店”到“迷你地球村”……廣交會,見證了中國外貿的跨越式發展,見證了中國為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所作出的新的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