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Tiny OS 組合 NB-IoT,值得程序員一試嗎?

騰訊Tiny OS 組合 NB-IoT,值得程序員一試嗎?

作者 | 馬超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在之前《國產物聯網操作系統》等文章中筆者都曾立過Flag,要為讀者分享一下國產物聯網平臺的實際使用體驗。

而且由於近日親身聽過一場《區塊鏈數字貨幣發展前景》的講座,可是主講人卻連Libra的測試鏈都沒親身搭建過完。

因此為了保證專欄的質量,筆者在“保價雙十一”的優惠活動中,下單了騰訊Tiny OS的開發板,並選配了近日大火的NB-IoT模塊。雖然和本職工作沒多大關係,但是這種近距離的體驗讓筆者得到不少領悟。

腾讯Tiny OS 组合 NB-IoT,值得程序员一试吗?

NB-IoT初體驗

正如之前文章《有驚喜、有不足,騰訊Tiny 操作系統全面解讀》中所提到的,在操作系統層面Tiny OS還不夠成熟,但是它的開發板做工還是相當精良的,直接將操作系統燒入之前就能操作串口了,不過本文並不是一個評測文章,而且有關咱們國產IoT操作系統的開發攻略筆者還會另行發文介紹,這裡就不加贅述了。

腾讯Tiny OS 组合 NB-IoT,值得程序员一试吗?

下面直接請出本文的主角NB-IoT模塊:

腾讯Tiny OS 组合 NB-IoT,值得程序员一试吗?

印象中NB-IoT就是一個省電、環保版的射頻通訊模塊,所以在裝完驅動之後,直接通過串口發送AT指令結果動發現並不能聯網,拿起模塊仔細了一下,才發現NB-IoT是帶IMEI號的要插數據卡的。

而且我選配的型號BC35-G還只支持中卡,沒辦法為了得到第一手的體驗,筆者又到移動營業廳新開了一張共享流量卡插入模塊就立刻能上網了。

而且正如《巨頭垂涎卻不能染指,IoT數據庫風口將至》中所提到的,巨頭們的邏輯就是要掌控整個信息鏈條,Tiny OS本身和騰訊的雲服務是無縫連接的,https://console.cloud.tencent.com/iotcloud簡單註冊之後,並支付1分錢就能完成認證。

然後就可以在Lot hub看到設備發送的消息了,整個過程行雲流水,即使加上辦理手機卡的時間也能在半天內搞定,用戶體驗非常之好,通過這個側面也能騰訊對於物聯網的重視程。

腾讯Tiny OS 组合 NB-IoT,值得程序员一试吗?
腾讯Tiny OS 组合 NB-IoT,值得程序员一试吗?

NB-IoT必將佔據物聯網時代的C位

目前網上的公開資料對於NB-IoT是這樣定義的:構建於蜂窩網絡,只消耗大約180kHz的帶寬,可直接部署於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支持低功耗設備在廣域網的蜂窩數據連接,設備電池壽命可達10年,同時還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內蜂窩數據連接覆蓋。

目前在低功耗、高安全要求的場景如智能門鎖等方面應用的較為廣泛,與其它物聯網通訊接入方案對比總結如下,總結起來其優勢就是省電、價格便宜:

<table><tbody>

技術指標

2G

3G

LTE

WIFI

Zigbee

NB-IoT

是否遠距傳輸

YES

YES

YES

No

No

YES

待機電流(3V)

2.3mA

3.5mA

5.5mA

1.1mA

0.003mA

0.005mA

能量收集

不支持

不支持

不支持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模塊成本

12美金

35-50美金

40-80美金

5-8美金

6-12美金

2美金-5美金

/<tbody>/<table>

不過親身感受後,筆者認為上述特點都是NB-IoT在物聯網1.0時代的競爭優勢,不是其核心競爭力,對比其它技術棧最大NB-IoT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為物聯網終端帶上了手機,這種低成本的移動傳輸方式將開始物聯網2.0的邏輯-升起移動物聯網的時代大幕。

與信息高速公路戰略催生的互聯網革命的情形類似,物聯網概念最早在移動計算和網絡國際

會議1999年會上所提出:“傳感網是下一個世紀人類面臨的又一個發展機遇”。

互聯網的本質邏輯是將人與人互相連通,而物聯網則是將萬物全部連通,其底層的連接邏輯是完全一樣的,所以移動物聯網與必將像移動互聯網一樣,將整個產業的革命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NB-IoT與移動物聯網時代有以下幾點特別契合。

1. NB-IoT真正實現了anytime、anywhere、anything的目標:物聯網就是要實現隨時、隨地、任何物連接網絡的目標,不過之前流行的諸如Wi-Fi、藍牙等連網方式本質上無法達到anywhere的要求,而如果給設備裝上NB-IoT模塊則相當為設備帶上手機可以隨時隨地建立連接。

1.NB-IoT符合各方利益:物聯網終端普遍對數據傳輸速率要求不高,而運營商主推的5G網絡覆蓋率還不足,上幾代的通信網絡還不能直接下線退休,那麼利用2G、3G網絡為物聯網提供服務可謂是雙贏的方案。

2.NB-IoTt的單位容量與物聯網要求契合,據保守估計物聯網終端的數量將是互聯網終端的30倍,我們也看到在很多場景下物聯網終端的佈署密度需求很高,那麼這時NB-IoT窄帶消耗頻帶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它的單位空間可容納的連網設備很多,而且成本還很低。我們知道搭建一個大容量的Wi-Fi網絡是靡費金錢的,但是NB-IoT直接使用運營商的網絡只需要繳納流量費用即可,總體成本比其它方式要低的多。

3.我國自主掌握NB-IoT較為完整的專利棧:NB-IoT本質是基於運營商網絡的,華為在這個領域已經深耕多年,相比於由IBM、思科所主導的LoRa來說,我國在NB-IoT方面擁有較為完整的專利鏈條,極端情況下也不會被人卡脖子,從近幾年國家政策對於NB-IoT的專項扶持程度來看可能看出端倪。

<table><tbody>

政策

發佈部門

要點

關於全網推進移動物聯網(NB-loT)建設發展的通知

工信部

2017年6月 工信部 到2020年,NB-IoT 基站規模達到150 萬。

物聯網發展規劃(2016-2020 年)

工信部

2020年產業規模突破1.5萬億元,公眾網絡M2M連

接數突破17 億。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

國務院

2020年,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產業體系,物聯網感知設施規劃佈局

/<tbody>/<table>腾讯Tiny OS 组合 NB-IoT,值得程序员一试吗?

NB-IoT的移動物聯網時代: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目前整個IT業在總結移動聯網成功原因時都會把手機提供的位置信息與其它數據綜合產生的巨大效應列在首位。

那麼照此推論移動+互聯網所引發的裂變式革命,在規模是其30倍的移動物聯網面前恐怕只能算是小兒科。

正如前文《微信支付崩潰,卻開啟數字貨幣大門》所介紹的那樣,如果在交易鏈條中存在信息再確認或者再審核的需要,那麼往往是對於弱勢方不利的,而NB-IoT恰恰可以解決這個痛點,使交易各方可以全鏈條的追蹤與實時確認,甚至可以結合區塊鏈進行投票確認,從而避免了信息再審核的過程。

以銀行的質押放貸等業務為例,這是一種以物流信息為主的融資過程,這裡不展開詳談了,大家只需要瞭解下圖中的第7步、第10步等操作等涉及確認、解押的操作都需要現場核對,產品的流程複雜,效率很低。

但是如果能全流程監測、跟蹤貨物動向,就能自動完成類似於智能合約的效果,錢隨物動,貨到款到。

腾讯Tiny OS 组合 NB-IoT,值得程序员一试吗?

IBM的前CEO郭士納曾說計算模式每十五年革命一次,而由此算來2020年距離互聯網的開端已經恰好15年。一旦各行業都熟悉了物聯網的底層邏輯與玩法,那麼一場浩浩蕩蕩的NB-IoT+的浪潮也行將必至,未來已來,拭目以待。

腾讯Tiny OS 组合 NB-IoT,值得程序员一试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