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忌寒起 詹克團落,上演現實版“逼宮”大戲

2019年10月29日11:59,比特大陸內部的一封郵件,將比特大陸,詹克團,吳忌寒一起送上了幣圈頭條。詹克團一切職務被解除,甚至禁止進入比特大陸辦公室半步,吳忌寒重新掌管比特大陸大權,並立即召開員工大會,情緒激動的表示:我必須回來拯救這家公司。

次日,在外出差回京的詹克團已經無法進入公司,他隨後準備尋找律師進行”反擊”。很顯然,這是一場江湖之爭。時間上很是巧合,比特大陸建立於2013年10月28日,也就是說,這場鬥爭的爆發點是發生在公司6週年後的第一天。撕破臉的兩個幣圈礦霸,6年前卻是很甜蜜的一對。

街頭偶遇 吳詹聯手

吳忌寒起 詹克團落,上演現實版“逼宮”大戲

2012年8月份左右,我們礦圈天才烤貓製造ASIC礦機時,發起了一個在線眾籌的項目,當時少數幾個購買股票的人中,就有了吳忌寒的身影。在那個時候,這位北大畢業生已經是業內公認的比特幣佈道者了,他就是第一個把比特幣白皮書翻譯成中文來為大家普及知識的那個人。早在2011年時他就與神預測大神長鋏等人一同創立了巴比特資訊網站,

2009年,吳忌寒從北京大學畢業後,進入投資行業,成為了一名投資經理。2011年5月找要好的朋友募資了10萬元買了比特幣。過了兩年,他把買的幣全部清盤了,算下來回報率也有就幾十倍。除此之外,作為烤貓礦機的早期投資人,他在烤貓項目裡的投資回報達到了上千萬元。兩次成功的投資讓吳忌寒小賺了一筆,至少一段時間內他都不需要考慮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烤貓礦機的這次成功,也讓對研發礦機開始情有獨鍾。

2013年4月,他辭掉了投行工作,準備去國外唸書深造。 彼時,詹克團正在運營一家名為“DivaIP”的公司,經營機頂盒業務。一次街頭漫步,詹克團進入到他的視野裡,吳忌寒在街頭偶然結識了主動推銷業務的芯片專家詹克團,他把關於比特幣的資料用郵件發給詹克團。詹克團花了幾個小時研讀了內容之後,同樣意識到比特幣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與此同時,俄羅斯的一家礦機芯片研發團隊成功研發除了一種功耗極挖礦芯片,再加上當時的投資的烤貓公司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吳忌寒突然意識到自己有必要介入礦機芯片產業。於是二人一拍即合,共同成立了比特大陸。

行業預冷 稱霸礦業

吳忌寒起 詹克團落,上演現實版“逼宮”大戲

吳忌寒找對了合作伙伴,這個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詹克團,只用了半年時間,從一個外行轉為資深並研發出了ASIC芯片,迅速2013年11月將這款名為“Antminer S1”的礦機推向市場,比特大陸也正式宣佈開業。但是,比特大陸剛開業,2014年行業就進入熊市,緊接著門頭溝欺詐事件爆發,比特幣開始崩盤,價格一度跌至低谷,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願意去挖掘一個價格不斷下降的數字貨幣。相對應的,比特大陸礦機銷量也跟著大幅下降,除了等待幣價反彈似乎也沒有其他辦法。到2014年底,一系列令人震驚的事件使比特大陸陷入困境,遇到了最艱難的時刻。

到了最艱難的時刻,吳忌寒怎能眼睜睜看著比特大陸倒閉。和聯合創始人詹克團一番商量之後,他們開始研究比特大陸第五代低功耗礦機Antminer S5。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出產的S5礦機最終扭轉了比特大陸的命運。隨著比特幣的價格上漲,礦工們又回到了挖礦行業,Antimer S5成為了他們首選的挖礦工具。不出意外S5大賣,比特大陸被從懸崖邊上拉了回來也正是因為比特大陸推出的S5螞蟻礦機,給比特大陸帶來實質性轉折,奠定了它在挖礦市場上的霸主地位。

在這場早期的國內外挖礦算力爭霸中,烤貓與南瓜張共同擊敗了蝴蝶實驗室,但最後的大贏家卻是比特大陸。比特大陸的礦機市佔率最高時將近8成,佔據絕對壟斷地位。除此之外,比特大陸也參與挖礦,瘋狂時期直接掌握著30%左右的比特全網算力。

遭遇礦難 上市未果

吳忌寒起 詹克團落,上演現實版“逼宮”大戲

在2017年中國十大芯片設計公司榜單上,比特大陸以143億元年銷售額躍居第二大芯片設計公司。詹克團對外透露,比特大陸 2017 年營收約 27 億美元,已經成為僅次於海思的大陸裡第二大 IC 設計公司,並且已成為臺積電中國第 2 大客戶。

到了 2018 年,比特大陸上市的傳聞也越來越多。不出所料,9 月 26日,比特大陸正式啟動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計劃。但是,一方面由於比特大陸的業務收入,太過於依賴礦機業,(2015 年-- 2017 年,礦機收入佔比一直在75%以上),這樣的重度依賴性很不符合上市公司的標準要求。另一方面,比特幣則在 2018 年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年初 16000 美元跌到年末的 4100 美元)。據說,由此引發 “礦難”使得比特大陸當年第三季度虧損達了 5 億美元。

短時間內,比特大陸上市不利的消息接連傳出。港交所副主席李小加也曾表示,無論是礦機業務還是人工智能業務,包括比特大陸在內的三家加密貨幣礦機廠家均不能滿足“上市適應性”。最終的結果是,比特大陸上市失敗。

路線不同 各退一步

吳忌寒起 詹克團落,上演現實版“逼宮”大戲

很長一段時間裡,比特大陸公司實行雙 CEO 制度,吳忌寒主要管銷售,運營等業務,詹克團則管芯片的研發。兩人各帶各的人馬,互不干涉。然而,在 2018 年上市失敗後,比特大陸一面遭遇外部的BCH分叉之爭使其發展前景堪憂,另一方面內部權力鬥爭也越來越厲害。

吳忌寒前身是投資經理,偏好輕資產,而詹克團是技術出身,力推 AI 芯片,因此兩位人之間在所難免會有分歧。吳忌寒希望公司繼續開發新礦機,把比特大陸打造一家知名的區塊鏈公司。而詹克團作為技術人員,對AI技術十分看重,希望將公司做成一家世界前列的芯片製造企業。兩人都想把比特大陸引導向自己希望方向,由此而來的權力鬥爭,時間一長,兩位 CEO 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

兩個聯合創始人鬧矛盾,受苦的始終還是普通員工。但是公司得發展啊,這樣鬥爭下去,公司必定走向衰退,兩人也深刻明白其中之理。為避免衝突升級,導致內耗過大,兩人各讓一步,從臺前退居到幕後。2018年11 月 7 日,比特大陸曾進行過一次工商變更。工商資料顯示,彼時包括吳忌寒在內的 4名人士退出董事會,吳忌寒身份由“董事”變更為公司“監事”,而詹克團從“董事長”變更為“執行董事”,王海超為比特大陸CE0。

吳忌寒起 詹克團落

吳忌寒起 詹克團落,上演現實版“逼宮”大戲

由於分歧強烈,吳忌寒2019年上半年已經不再參與比特大陸的經營管理,而是和幾個核心技術人員創立了一家新的區塊鏈公司,比特幣主要業務也完全由詹克團全權掌管。王海超雖然成為CEO,但仍然在很多事情上實際上做不了主。詹克團並沒有真正放權,時不時的插手公司具體管理經營。前高管透露,詹克團個性強勢,喜歡“一言堂”,總是迫使手下執行,執行不下去就會被認為能力不夠。因為與投資人有對賭協議,比特大陸2019年又已經開始準備上市,並且由詹克團主導。

2019年快完了,我們等到的不是比特大陸再次上市的消息,而是一場“反殺”的鬥爭故事。吳忌寒能夠成功上位,無疑是得到了其他股東的支持,詹克團雖然是最大股東,但他並不控股。一方面他在執掌公司半年了,業務和管理並無增進。另一方面,大家認為由吳忌寒所領導的業務路線方向是符合近期國家對區塊鏈的戰略目標。從比特大陸公司法人代表變更到接觸詹克團職務,僅僅幾天而已,一切似乎來得突然,快的我們還沒有緩過神來。

至此,吳忌寒重起,詹克團已經落。

對此你怎麼看了?關注評論我們 你我關係又進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