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30公里掠過地球,起源未知,這顆小星球上的水甚至還能喝

每秒30公里掠過地球,起源未知,這顆小星球上的水甚至還能喝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最新消息,正從星際空間飛往太陽的訪客2I /鮑裡索夫彗星存在著噴灑水汽的現象。這個現象是從未發生過的,專家也是首次在太陽系中發現來自來自太陽系外的水汽,歐洲南方天文臺天文學家Olivier Hainau等人認為,這些水汽甚至還能喝,而且是冰冷冰冷的。2I /鮑裡索夫彗星大約2公里,這個小星球的來源無從考證,但我們知道,彗星基本上都含有大量的水蒸氣。但是天文學家的這一新發現,卻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研究水蒸氣是如何在恆星與恆星之間轉移的。

2I /鮑裡索夫是天文學家在8月30日發現的一顆彗星,從它進入我們的視野開始,專家對這顆彗星的追蹤就從未間斷過。從2I /鮑裡索夫彗星的軌跡可以看出,和大部分來自外太陽系的彗星不太一樣,它其實來源於宇宙的深處。

每秒30公里掠過地球,起源未知,這顆小星球上的水甚至還能喝

2I /鮑裡索夫彗星是繞著一顆遙遠而神秘的恆星形成的。它能來到我們面前,應該是因為在數十億年前,有某種事件將2I /鮑裡索夫彗星踢出了它的軌道,飛行數十億年才抵達太陽系。繼2017年發現的奧陌陌之後,2I /鮑裡索夫彗星是第二顆被科學家發現的星際物體。

日前,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太陽黑子(sunspot)鎮的阿帕奇點天文臺(APO)3.5米望遠鏡,探測到了由鮑裡索夫彗星反射出的光,隨後天文學家根據這些光的光譜發現了氧氣。眾所周知,彗星產生氧氣的途徑不止一個,但從理論上可以推斷這些氧氣很可能是由水中分解出來的。

每秒30公里掠過地球,起源未知,這顆小星球上的水甚至還能喝

科學家通過對彗星內的水蒸氣量和其已知包含的氰化物進行比較發現,水蒸氣和氰化物的比率等同於太陽系彗星內的比率。這一發現充分驗證了科學家隨著深入研究而越發成熟的想法:雖然所處的恆星系統不同,但鮑裡索夫彗星和普通的彗星並無太大差別,地球之水起源就更加撲朔迷離了。

每秒30公里掠過地球,起源未知,這顆小星球上的水甚至還能喝

今年12月初,鮑裡索夫彗星將掠過近日點,每秒30公里掠過地球附近,隨著它和太陽的距離漸漸縮小,太陽本身的熱量也將帶動這顆彗星逐漸升溫,從而導致彗星的冰核噴射出氣體和塵埃。不出意外的話,在接下來的幾周內,科學家將會從這顆彗星的身上觀測到更多的水蒸氣和其它分子從彗星脫落下來的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