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時代》像一個剛出廠的半成品

龍不吟,虎不嘯,小小人物可笑可笑

之所以會看電視劇《光榮時代》,首先是看好張譯這位演員,其次是看好其背景時代。

很多時候,總覺得《光榮時代》缺少點什麼,當看到張若昀主演的《諜戰深海之驚蟄》(以下簡稱《驚蟄》),《光榮時代》所有的弱點就暴露無疑。

​《驚蟄》的優點正是《光榮時代》的缺點

首先我們看主線劇情

《光榮時代》以主線人物張朝陽為主導,一面和哥哥鄭朝山飾演勢均力敵的對手戲,一面又和白玲產生“友誼”。

《光榮時代》像一個剛出廠的半成品

和鄭朝山之間的對手戲很精彩,兩人的對話一直讓人緊張,兩人間互相試探底線,有來有往,但是總感覺鄭朝山手低下的人很傻,總有豬隊友破壞行動計劃,所以在懸疑劇情方面漏洞百出,不嚴謹,這可能一開始就表明鄭朝山的人物定位有關係,讓很多讓人思考的劇情很平淡。

《光榮時代》像一個剛出廠的半成品

反觀《驚蟄》的主演,以陳山為主線,從一個小人物到臥底再到反臥底,他一直想逃,可是不得不面對現實去爭取活下去的機會。

《驚蟄》的劇情一直不平淡,總會讓陳山置於死地而後生,無論是他的隊友還是對手,沒有“蠢人”。

其次看劇情的時代背景

《光榮時代》定位在北京,劇中也只有多爺有那麼一些北京人的味道,要說其他劇中人物缺少味道也是有情可原,畢竟很多都外地人,但是劇中基本上不到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小人物,如果不是劇中時刻提醒他們處於北京,可能我們早已忘記這部劇在什麼地方發生的故事。

《光榮時代》像一個剛出廠的半成品

《驚蟄》就完全不同,這部劇的背景城市定位在了上海,無論是劇中的主角陳山還是陳山身邊的小兄弟還是他的父親,總帶著上海口音,當然也會看到上海男人那種精打細算過日子的特性,而這一些很有地域特色,讓人有種身臨其境之感。

《光榮時代》像一個剛出廠的半成品

最後看演員

兩部劇中基本上沒有特別臉熟悉的老戲骨老演員,基本都是年輕一代演員,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無論是王鷗還是闞清子,她們飾演的人物不作不鬧,和劇中時代背景很契合,不突兀不違和,在看《光榮時代》中的李添諾和潘之琳,同樣的年輕演員,他們就有那麼一些臉譜化。

《光榮時代》像一個剛出廠的半成品

李添諾在展現小人物的時候還有有點超之過急,張若昀在《驚蟄》中的出場同樣也是一個小人物,排除所有的干擾因素,只是看他們的眼神和造型,明顯李添諾還是有點偶像包袱存在。

《光榮時代》像一個剛出廠的半成品

在看女演員,當看到闞清子在《驚蟄》的表現,無需多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感受到她的嫵媚和悲傷。

《光榮時代》像一個剛出廠的半成品

實也不想拿闞清子和潘之琳對比,畢竟還有在劇中的角色定位同,但是不得不說,看完兩部劇後,潘之琳給人留下的更多的印象是俏皮的可愛,闞清子則是讓我們真真實實感受到了餘小晚的悲情,她會讓人更渴望看到她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故事。

《光榮時代》像一個剛出廠的半成品

《光榮時代》優點也不少,但恰恰他的缺點正好是《驚蟄》的優點,作為同期上映的劇,《光榮時代》還是有些遜色,像一個剛出廠的半成品,如果把劇情和演員在細細打磨,呈現的結果應該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