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景氣指數的編制,中國宏觀經濟的"晴雨表"

經濟景氣指數的編制,中國宏觀經濟的

經濟的週期波動是通過一系列經濟變量的活動來傳遞和擴散的。任何一個經濟變量本身的波動都不足以代表宏觀經濟的整體波動,要反映宏觀經濟整體波動過程必須綜合考慮各個變量的波動,景氣指數的編制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工具。一方面,它能如實刻畫現實經濟波動的軌跡,反映當前宏觀經濟波動所處的位置;

經濟景氣指數的編制,中國宏觀經濟的

另外還能夠預測未來經濟波動的峰谷。編制景氣指數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預測經濟週期波動的轉折點,如果超前指數走出谷底,出現回升,預示著同步指數在一個時間段後也會回升,也就是總體經濟將出現復甦,而滯後指標則是對同步指數的確認,也就是再過一個時間段後,滯後指標也會出現回升。

由於宏觀經濟景氣指標體系具有強大的對宏觀經濟的描述和預測功能,人們形象地稱該指標體系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或“報警器”。

經濟景氣指數的編制,中國宏觀經濟的

它之所以能像“晴雨表”或“報警器”那樣發揮監測和預警的作用,第一是因為經濟本身在客觀上存在著週期波動;第二是因為在經濟波動過程中,經濟運行中的一些問題可以通過一些指標率先暴露或反映出來。

目前我們國家的宏觀經濟景氣指數並不盡善盡美。我們選用的很多指標,準確性、真實性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另外,我國的數據統計水平估算方法和歐美國家尚有差距,再如我們國家的很多經濟指標並不按月公佈,這些空白數據在編制的過程啦需要自行估計相應的數值來進行綜合,所以和真實情況也存在一定偏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