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評餘秀華《一隻烏鴉飛過中年的黃昏》

品評餘秀華《一隻烏鴉飛過中年的黃昏》

原詩:

一隻烏鴉飛過中年的黃昏

慢下來了。雲和風都慢了下來,草木低頭的弧度

包括她腋下的閃電

美被過度利用,有了疲憊感,不動聲色

一棵樹綠出了暗淡,而沒有留意到烏鴉投下的影子

光線也慢了,在風裡搖擺

我是能夠抓住它的,且在晚餐的時候把它

吃進去

烏鴉越飛越低,最終被田野的空曠吸了進去

我發了一會兒呆

就原路返回

解析:

讀過這首詩,我們可能會掩卷沉思,作者究竟想要向我們表達什麼?圖像依舊模糊。不忙,我們回頭再來看看詩題,也許答案就在其中。

“一隻烏鴉飛過中年的黃昏”。首先確定作者是中年人,站在中年人的角度也許就能更好地理解這首詩。黃昏是衰老的氣象,中年是收穫與凋零的雙重季節。歷來文人每當此時常有諸多感慨,我想作者也不例外。

“慢下來了。雲和風都慢了下來,草木低頭的弧度/包括她腋下的閃電”。在萬能的時空,時間從不會為誰停留。但在這首詩的開頭描述中卻慢了下來,意義何在?只能有一個理由,即作者本人希望它能慢下來。

“美被過度利用,有了疲憊感,不動聲色”這一句像是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翻版,在黃昏的壯美景色中,有許多思考和探索深蘊其間,常會令多情的人神情疲憊。

“一棵樹綠出了暗淡,而沒有留意到烏鴉投下的影子/光線也慢了,在風裡搖擺/我是能夠抓住它的,且在晚餐的時候把它/吃進去”。在這幾句詩中,作者舉了一棵樹的例子和光線的例子。“樹”是靜止不動的物體,“光線”是宇宙中最快的事物;“樹”沒有留意到“烏鴉投下的影子”而“光線”則可以被抓住並吃掉。作者在這裡騰挪想象,用最快和最慢的例子來進一步表明自己希望時光停滯的願望。

“烏鴉越飛越低,最終被田野的空曠吸了進去/我發了一會兒呆/就原路返回”。至此,“烏鴉”的形象就變得愈加清楚,它極可能是作者臨近黃昏時的一段人生思索,而“田野的空曠”則代表著大自然的恆定規則不可更改。所以作者就只有“發了一會兒呆”,然後“原路返回”,她改變不了什麼。

總體評價:我們每個人在黃昏到來之時,總是有希望讓時間能過得慢一點兒的感覺,在這首詩中也是如此。詩中“烏鴉”是個極具象徵性的事物,她可能代表著作者在臨近黃昏時的一段人生感悟或思考。作者希望世間一切都慢下來,並因此而馳蕩想象,甚至幻想能把光線抓住併吞食下去,但隨著“烏鴉越飛越低”【思緒的不斷冷卻】,作者終知道自己不會改變什麼。“想象歸想象,現實歸現實。”於是在經歷了這番深重思考過程之後,又回到了原點。


鄉醫詩人華靈 2019/10/30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讀睡詩社自成立起,發起了一項重要活動:每年為詩友免費出版合著詩集,這項活動得到詩友們的大力支持和關注。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版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