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尿不溼只能用一次”“不會過日子!洗洗還能用”


“婆婆,尿不溼只能用一次”“不會過日子!洗洗還能用”

兩代人在同一個屋簷下能不能和平時相處?

答案是不能!這裡的兩代人不分婆婆或者親媽,只要有年齡差距,隨著時間的增長都會爆發出這樣或那樣的摩擦。

比如我和我的同齡朋友們都會在家族群裡看到長輩們轉發的養生內容,大家根本不會點開看,就算是看了也不贊同更不相信。我們喜歡看動漫看影視點評看時裝展示或者是熱血勵志。

這就是兩代人的差距,一靜一動的對比最為明顯。每個人的三觀終究不可能完全相同,各個年齡段的人生也各有各的追求和夢境。

所以,兩代人之間無法和平相處實在是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有個奇怪的現象從未改變,那便是婆媳關係難處,母女情深義重。難道這世上果然婆媳是天敵,母女是彼此的天使嗎?

非也,幾乎相同的兩種關係模式,卻因為中間少了信任和尊重,這才導致婆媳矛盾成了家庭生活中的千古難題。

姚莉跟婆婆的關係從她生了孩子後就變得水火不容,原本這婆媳倆還相安無事,不知道是月子裡姚莉過於挑剔還是婆婆太不上心,兩個人沒有一天不爆發矛盾。

鄰居們都知道她們家坐月子像哭月子,孩子哭,產婦哭,一把年紀的婆子也哭。

姚莉的婆婆張老太是個苦命的人,嫁到張家沒多久就死了丈夫,留下一兒一女,娘仨孤苦伶仃。

那個時候的女人離婚的少,改嫁的也少,張老太是個倔強的人,年輕寡婦帶倆孩子著實難遇到合適的人,若說難嫁其實要求低點也並不難。但是張老太鐵了心自己帶孩子,其中的艱苦也只有她們娘仨懂。

張瑞翔的姐姐剛過20歲就嫁到鄰村一戶比較富裕的人家,姐姐成家後,家裡就只剩張瑞翔跟張老太相依為命。

要說這張瑞祥真是寒門出貴子,從小學習成績就比同齡人強很多,長大後更是考了好大學,找了好工作。雖說眼下經濟能力還不足以在城裡安家,但紮根市裡的事情指日可待。

用略微悲觀的話來說這樣的男人很可能會是鳳凰男跟媽寶男的合體。畢竟,他從貧苦中走來,又自小缺乏父愛。

但張瑞祥卻是個特例,他既不像社會上所說的鳳凰男,打腫臉充胖子,也不會不分青紅皂白,只是要娘說的就全對。

姚莉和張瑞祥剛認識的時候就有人勸她最好不要跟這樣的男人結婚,婚後會有處理不完的糟心事。她一點都不信,畢竟張瑞祥的表現讓她很有安全感。

“婆婆,尿不溼只能用一次”“不會過日子!洗洗還能用”

​結婚後也果然如她所料,老公是個知冷知熱的人,從來都把她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正因為此,婆婆也對她態度不差。

由於張老太早就沒了老伴,所以兒子成家後必然跟著兒子兒媳同住。對這件事姚莉滿口同意,她很佩服婆婆的魄力,一個人帶大了兩個孩子,最重要的是替她教出這麼知冷知熱的老公。

婚後小兩口每天忙著上班賺錢,張老太則一個人在他們租的兩室一廳中做做家務發發呆,一個人若長期自己待著,很快便會心生焦慮。張老太自己待得久了之後難免想東想西。

她替兒子兒媳著急,兩個孩子每天都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年輕人的作息時間她是一點都不認同,可那又有什麼辦法呢,兒子兒媳準備年底在這城裡首付一套房。

其實姚莉的孃家並不窮,並且早就給她準備了不少嫁妝,但是當初她執意要嫁給張瑞祥惹怒了父親。嫁妝被扣在了孃家。

父親說:“他如果真像你說的那麼好,就不需要你的嫁妝,你且嫁過去吃兩年苦頭吧,兩年之後你還認定這輩子跟定了他,這20萬嫁妝錢我再加10萬給你。”

為了證明自己沒有看錯人,她拼命工作,發誓要在結婚一年後憑兩個人的努力首付買房,到時候好讓父親無話可說。

關於結婚兩年後孃家會補上30萬嫁妝這件事張瑞祥和張老太那是一個字都不知道。畢竟姚莉嫁過來的時候她孃家就不怎麼高興,當時他們沒給彩禮,也沒奢望她家能給嫁妝。

“婆婆,尿不溼只能用一次”“不會過日子!洗洗還能用”

婚姻更像兩個人攜手與命運抗爭,心往一處想勁就會往一處使,唯有這樣才有可能贏。

姚莉和老公同心協力掙錢的同時,婆婆也沒閒著,她從剛開始一個人在家裡發呆,到後來等兒子媳婦上班走後就下樓到小區裡撿廢品,飲料瓶廢紙箱她都仔細地分類打捆收好。

每個月光張老太揀廢品賣的幾百塊錢憑她的節儉已經夠了日常菜錢。她瞞著兒子媳婦把他們每個月給她的生活費多餘的都存了下來。一年下來竟存下了一萬多。

張老太拿這筆錢給兒媳婦的時候,姚麗驚呆了,婆婆在這一年裡沒有任何收入竟能存下這麼多錢。雖然這個錢對他們買房子來說是杯水車薪,但長輩的心意在,這才最珍貴。

從結婚到買房中間婆媳相處一年多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摩擦,並不是她們相互之間沒有矛盾點,而是張瑞祥處處維護妻子,張老太不好說什麼,姚莉又比較能體諒婆婆的辛苦,有些事情能包容也就包容了。

可這樣和諧的日子並沒有一直持續下去,等換了房子後姚莉便懷孕了,她這一年多的生活,孃家看在眼裡,親媽到底還是心疼女兒,在得知女兒懷孕後,便把先前的20萬嫁妝補給了她,正如當初她父親所言,另外又給了10萬。

這樣一來在姚莉兩口買房後,不僅即將迎來孩子還瞬間多出了30萬,日子一下子變得寬裕起來。但張老太節儉了大半輩子根本不會根據家裡經濟情況的改變而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

她仍舊去撿廢品,買便宜的食材。這些在一年前是生活所迫,擱到眼下卻成了不懂生活。

即便如此姚莉也沒有當面明說,只是時不時地跟她說:“婆婆,咱家現在已經度過了難關,你沒必要再那麼辛苦撿廢品,身體更重要。”

張老太嘴上應著“好”,背地裡生活習慣卻從來沒有改變一丁點。兩代人的矛盾大概就是由此而起。

“婆婆,尿不溼只能用一次”“不會過日子!洗洗還能用”

​等姚莉生了之後,她本是打算請個專業的月嫂,照顧的既好又免去了婆婆的勞累。卻沒想到一聽說月嫂一個月工資好幾千,婆婆馬上不願意了,她說:“你想吃什麼用什麼跟我說,總比請個外人讓我閒著強得多。先不說外人幹活上不上心,就她一個月要那個錢可真不合適。”

好話說盡終於勸下來兒媳婦不花冤枉錢請人。月子裡,姚莉對自己身體的恢復很是在意,月子餐要求營養搭配一天四頓,頓頓都有專門的食譜。

這可難壞了她婆婆,不是食材買的不合適,就是火候掌握不住,做出來的月子餐總不是姚莉要吃的那種。剛開始張老太還有耐心,姚莉多少說話也帶著客氣,但只過了一週左右,兩個人就都失去了耐心。

一方面是孩子生了黃疸,喂水喂藥又哭鬧,折騰的三個大人都休息不好。另一方面是姚莉覺得婆婆當初非攔著自己不讓請月嫂,到跟前了又什麼都做不好。

她覺得婆婆把錢看得比她身體都重。

而張老太的委屈是自己一心為兒子兒媳著想,為了幫他們省下點錢,自己勞心費力卻處處不落好。

誰不知道僱個人幹活,自己在一旁當監工舒坦呢。現在自己親力親為做好了飯被兒媳婦挑三揀四。越想越委屈,一委屈她就黑著臉,甚至下了樓就在小區裡哭起來。

這一月裡最頭大的就數張瑞祥,妻子在坐月子,孩子尚未滿月還終日哭鬧,自己辛勞了大半輩子的老母親,每天都滿眼的委屈。孩子哭,妻子哭,老母親也哭。

終於熬過了這灰暗的一個月,姚莉出了月子對婆婆的態度一改從前,她再也沒了之前的恭敬與熱情,取而代之的是愛答不理。

畢竟原本自己已經把月子安排得妥妥當當,婆婆各種勸說,攬下伺候月子的活後不僅什麼都幹不好還添亂。

張老太更是一肚子委屈,明明自己已經盡力對媳婦好,她似乎一點都不領情還憑空生出埋怨。即便婆媳之間已經誤會頗深,但她們仍舊沒考慮過要分開住。

“婆婆,尿不溼只能用一次”“不會過日子!洗洗還能用”

​一起帶孩子的日子來臨後,兩個人各做各的事情,育兒觀不同也不溝通,暗自較勁。由於兩個人有著共同的目的“為孩子好”,所以在有些事情上雖然看不上對方的行為,卻也能睜隻眼閉隻眼。

誤會就怕積累,越積越深只會在爆發時一發不可收拾。

姚莉囤了不少尿不溼,什麼年齡用什麼碼,一天用大概用幾片她都算好了,但上班後卻發現婆婆帶孩子尿不溼非常省,於是提醒她孩子尿了要及時更換。

婆婆說一直都是尿了就換,正在她感到奇怪的時候,無意中瞥見婆婆臥室的陽臺上晾著尿不溼。這時候她才知道婆婆已經連著好幾天把用過的尿不溼洗了放陽臺上曬乾再用。

姚莉當時情緒非常不好,沒好氣地說:“婆婆,尿不溼只能用一次。”大概是她語氣重了,亦或許是婆婆對她生活習慣的不滿已經積累到一定的程度,這次張老太馬上就兇了回去:“怎麼就不能用了,那是你不會過日子!洗洗還能用,我都試過了。”

兩個人馬上吵了起來,這次帶著積壓已久的情緒,誰都沒讓著誰。姚莉說,但凡是其他什麼事我也不能這麼急,尿不溼二次使用直接威脅到孩子的健康,別說家裡不缺錢,就是再窮也不能拿孩子的健康來省錢。

吵完這一架後姚莉對婆婆帶孩子徹底無法放心,想要辭職回家自己帶孩子兩年。張瑞祥怕妻子跟母親長期單獨相處會生出更大的矛盾,仔細跟自己媽媽說了她這麼做的不妥之處後,在家裡裝了個攝像頭,這才打消了妻子要自己帶孩子的想法。

雖然日子表面上相安無事,經過這次尿不溼事件,婆媳之間徹底無法回到從前。

“婆婆,尿不溼只能用一次”“不會過日子!洗洗還能用”

唯晨的話

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說容易不容易,說難其實也並不難。關鍵點是看兩個人是否願意溝通,還有就是兩個人之間有多少的意義空間,說白了就是一方的觀點另一方能不能懂,能懂多少。

只有在懂的基礎上才能完成有效的溝通,如果兩個人既不贊同彼此的觀點,又不懂對方的解釋,那麼想要相互理解,簡直就是空談。

婆媳關係和母女關係的最大區別不是血緣,而是生活背景。在同一個環境下生活很多年的兩個人,很容易就能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麼說這麼做。而經歷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更多的是不解。

包容只是一種禮貌,一個人可以包容別人一時,卻不能包容其一世。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的婆媳關係都是初見時客客氣氣,日子久了之後卻成仇敵。

我相信沒有哪個婆婆或者兒媳打從一開始就想要與對方為敵,往往是由於對生活認知的不同導致她們各持一詞,關係日漸疏離。

婆媳之間還是需要保持距離,若實在沒有辦法只能擠在一起,那麼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在包容對方,因為這個詞它會給人一種委屈自己的假想,只需要記住“彼此尊重”即可。

今日話題:你認為兩代人的價值觀差距大嗎?期待你的留言點評。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