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狂魔”少年立志養豬,創業4年即賺400萬,如今成河南首富

360行,行行出狀元。無論任何事情都怕認真二字,只要足夠認真,想賺錢真的跟玩似的。

很多來自農村的孩子對於養豬這個職業都不太陌生吧?因為小時候家裡會有很多爛白菜之類的東西,直接扔點挺可惜的,不如養頭豬還能賣錢。

可是養豬的人這麼多,賺錢的卻沒有幾個。2019年胡潤富豪榜近日揭曉,河南首富由“養豬狂魔”秦英林摘得桂冠。

“養豬狂魔”少年立志養豬,創業4年即賺400萬,如今成河南首富

很難想象,一個靠養豬起家的企業家竟然能成為一個省的首富,不得不說他也是個傳奇人物了。

1

少年立志養豬

秦英林,河南南陽人,生於1965年。

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南陽,雖然家庭條件十分艱苦,但是還依然堅持著把學校上完了。

在他17歲那年(1982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到處吹拂,還在上高中的秦英林意識到了這是一個發家致富的好時機,於是便積極推動他爸爸的養豬事業。

他爸爸也被秦英林洗腦了,於是便在嚴寒的冬天開始了養豬之路,前期投資為800元(這是一個工人不吃不喝26個月的工資,很多了)。

初次嘗試,秦英林的爸爸買了20頭小豬仔開始餵養,餵養的過程中,豬飼料之類的成本花了有1200元。

就在秦英林全家指望這20頭豬致富的時候,一場突出起來的豬瘟卻將他們全家的這個夢給打的稀碎。

豬瘟過後,20頭豬隻剩下一頭還活著,經濟損失接近2000元,這可是一個工人不吃不喝66個月才能攢下的錢啊。

“養豬狂魔”少年立志養豬,創業4年即賺400萬,如今成河南首富

這一次,養豬的旅程讓秦英林的心在滴血,這可是父親多年來的積蓄,結果卻被自己一個提議給折騰的一點不剩,這個傷痛讓秦英林時刻記在心上。

也在那個時候起,他發誓要考一所有養豬專業的大學,一定要把養豬這個事情搞定。

2

知識就是力量

1985年,秦英林要參加高考了,他的成績非常突出,學校也剛好有推薦名額,他的老師就想把他推薦到河南大學學習。

這個機會對於其他人來說,那都是搶都搶不來的機會。秦英林卻放棄了,因為他想考農業大學。

在高考填報的志願上,他填寫了4所農業大學,最終他被河南農業大學畜牧專業錄取。

進入大學之後,秦英林如飢似渴地紮在了學校的圖書館裡,他瘋狂的學習著所有關於養豬的知識。

曾經在趙本山的小品裡有一本書被提到後,大家都笑的合不攏嘴,那就是《母豬的產後護理》。這本書對於外人來說是個笑話,可是到了秦英林那裡就成了正兒八經的科學。

結果,不到兩年時間,秦英林就把大學四年要學的知識給學完了。

餘下的兩年,秦英林把精力放在了國內外更為前沿的科技成果上,各種刊物他都基本都看過。

在畢業前,秦英林還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了《關於粗纖維飼料在養豬中的應用》、《飼料酵母可代替魚粉養豬》等論文。試問一下,各位大學生們,有幾個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過論文呢?

3

養豬是奮鬥一生的事業

大學畢業之後,秦英林被分配到了南陽當地的一個食品廠工作,可是辦公室那種職場氛圍並不是他想要的。

1992年,Deng公南巡,這一事件再次激發起了他創業的慾望。於是他辭去了令人羨慕的“鐵飯碗”工作帶著妻子回到了老家開始了養豬事業。

既然要養,那就搞一個大的,所以前期秦英林就計劃著設計一個可以養一萬頭豬的養豬場。要搞一個這麼大規模的養豬場,沒有幾十萬的投資是拿不下來的。然而當時的現實卻是他身上只有262元。

後來他了解到他的弟弟身上有12000元準備用來結婚建新房子用,秦英林就把這筆錢被徵用了過來。最後又從別的地方借了一筆錢,總投入3.1萬元(這在當時也是很大一筆錢,相當於秦英林1992年118個月的工資,有魄力)。

畫圖紙、蓋豬窩、架電線等全都是他們夫妻兩個人搞定,結果最後還真的做成了。

僅僅前期的準備工作,秦英林就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在1993年6月,秦英林的養豬事業終於進入正規,第一批豬仔引進了22頭。

前期豬仔在自己的悉心照料下長得非常好,因此規模也在迅速擴大,秦英林也招了一批工人,學歷要求至少是相關專業的職高畢業生。

1995年的一天夜裡,他的工作人員向他反饋小豬突然死了三頭,得知消息後,秦英林連夜給死亡的小豬做了解剖分析原因,可是並沒有發現什麼。

早上天還沒亮,小豬的死亡數據已經上升到了7頭。秦英林立馬採取最高的防護措施,對豬舍進行全面消毒,病毒進行隔離。隨後便向全省各大農業院校請求幫助,可是都無疾而終。此時小豬的死亡數量已經到了25頭,看著一頭頭死亡的小豬,他想起了13年前他爸爸的遭遇。

“養豬狂魔”少年立志養豬,創業4年即賺400萬,如今成河南首富

可是他的理性告訴他一定有辦法的,他的專業能力一定可以幫他避免他父親式的悲劇。

幾天過後,他終於從河南農業大學得到好消息,哈爾濱有一批藥可以治好小豬仔們。可是哈爾濱太遠了,如果派人去買,一來一回10天時間過去了,恐怕小豬也沒有幾頭了。

於是秦英林勇敢地向省畜牧局撥通了求救電話,結果兩天之後,這種藥物就到了南陽,幫他度過一個大劫。

1996年,創業僅僅四年的秦英林已經擁有職工45人,年出欄瘦肉型豬高達11000頭,總資產高達1500萬,淨利潤也達到了了430萬元。

在創業小有成就之後,秦英林向更高的標準發起挑戰,要做中國養豬第一人。

2000年牧原股份第二分場建立,年出欄量達到80000頭。

2003年,牧原股份從加拿大引進500頭種豬,這讓當年的養豬成本下降128元/頭。

2004年秦英林和他的技術員們又發明了早期隔離斷奶技術,將22天左右斷奶的豬仔縮短到了14天左右。

2014年,奮鬥了22年的牧原股份終於登陸深交所,完成了IPO工作。

“養豬狂魔”少年立志養豬,創業4年即賺400萬,如今成河南首富

5年來,公司的市值上漲了30多倍,截止目前牧原股份的總市值為2129億元,秦英林佔股40.85%,實際上當前秦英林的身家已經高達869億,河南首富當之無愧!

也正是專業、專注、熱愛、奉獻等諸多精神造就了秦英林不一般的創富神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