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銀川,必吃一碗羊排小揪面,再來幾瓣大蒜

接著分享我的銀川之行。午夜到的銀川,貼心的大巴把我送到了南門廣場旁的西港航高空酒店,事先預定了酒店,沿著長城東路步行5分鐘,就到了。

到銀川,必吃一碗羊排小揪面,再來幾瓣大蒜

​乘坐這種深夜班機,把預訂酒店的位置選在機場大巴站的方法,也算是一個小小竅門吧。沒有預定,或者位置遠一些,當你午夜時分下了機場大巴車時,一堆私車或出租車圍著你時,一點安全感也沒有了。酒店的對面就是旅遊景區的乘車點,我就在這裡坐車去的賀蘭山岩畫和西部影視城。

到銀川,必吃一碗羊排小揪面,再來幾瓣大蒜

​這個旅遊乘車點的後面是一條小美食街,叫做牛街,遍佈各種清真美食。由於現在是旅遊淡季,在銀川走周邊景點的自由行,交通稍有不便。除了這裡,還可以去新月廣場和北門旅遊客運站。到景區交通還可以,但連接兩個景區之間的公共交通缺乏,讓行程變得鬆散。

到銀川,必吃一碗羊排小揪面,再來幾瓣大蒜

​南門旅遊乘車點的這條小巷子裡,靠近牛街的地方,有幾家小吃店,解決了我多次的早餐和午餐。前面說了解饞的羊雜碎,今天嚐嚐這家的羊排小揪面和羊肉臊子面。

到銀川,必吃一碗羊排小揪面,再來幾瓣大蒜

​小店乾淨整潔,店裡僅有四五張小桌子,桌子上還放著顏色鮮豔的塑料假花,算是有了點亮色。去的時候並非飯口時間,老闆娘也樂得清閒一會兒。招呼我坐下,問我吃點什麼?

到銀川,必吃一碗羊排小揪面,再來幾瓣大蒜

​研究了下小店的菜單,小店雖小,菜單很豐富。從羊雜碎、涼皮涼麵,到麻辣燙、炒飯米粉,還有簡單的炒菜米飯,其實小店最拿手的就是兩樣,羊排小揪面和羊肉臊子面,都是14元一碗,價格還可以。這兩樣已經作為小店特色,貼在店裡的玻璃門上了,我在外面就發現了。之所以羅列出品種眾多的菜單,就是想留住食客吧。

到銀川,必吃一碗羊排小揪面,再來幾瓣大蒜

​老闆娘在廚房裡“叮叮噹噹”地忙活開了。不知怎麼,在銀川喜歡上了清真餐館,走進清真餐館,店裡的人都很淡定,並沒有我們常見餐館服務員那種過分的熱情,甚至有點冷淡。我們常見的是眼裡有光,手腳麻利,機靈的服務生。在清真餐館裡則看到的是不卑不亢,神色淡然。我倒是很喜歡這份淡然,給人一種踏踏實實的感覺,不浮躁,不圓滑,不諂媚,我喜歡這種感覺。

到銀川,必吃一碗羊排小揪面,再來幾瓣大蒜

​羊排小揪面是典型的寧夏特色美食,深受寧夏人民喜愛。我一直“偷窺”著廚房裡的老闆娘,看看這羊排小揪面是如何出爐的?老闆娘用辣椒熗鍋,下土豆丁、豆腐丁,西紅柿丁和香菇丁煸炒,之後添了湯。開鍋後,熟練地地將寬麵條揪成拇指大小均勻的面片。隨著一塊塊揪出的面片躍進熱鍋,各種食材上下翻滾,小小的店裡早已香氣四溢,我在一旁呆呆地看傻了眼。

到銀川,必吃一碗羊排小揪面,再來幾瓣大蒜

​出鍋後,再將韭菜末和香菜末撒在大碗裡上桌了。好傢伙,一碗熱氣騰騰紅的、綠的、白的、黃的羊排小揪面就這樣“誕生”了。看到小桌上有大蒜,順手剝了一瓣,一口小揪面,一口大蒜。這個習慣還要從去年在蘭州黃河畔的美食集中地——大眾巷裡,有家馬爺炒麵片,也是小小的店裡,和蘭州一位衣著考究的中年美女拼了一個小桌,炒麵片上桌後,大美女抄起剝好的大蒜瓣,豪放地吃了起來,看得我目瞪口呆。美女還“慫恿”我,吃麵片就著大蒜瓣才香!我的這毛病,就從那會兒養成的。不知道銀川本地人吃小揪面時,是不是也大口吃蒜呢?

到銀川,必吃一碗羊排小揪面,再來幾瓣大蒜

​面片筋道,湯汁鮮美,特別是小揪面裡的豆腐丁很有韌性,口感絕佳。店裡並沒有其他客人,我和老闆娘聊起了天。老闆娘其實不太愛說話,她說自己是同心縣人,到銀川好幾年了,生活漸漸穩定下來,也很知足。這時,店裡進來兩個女士,老闆娘忙迎上去,幾個人一直在用家鄉話聊得起勁,老闆娘的狀態跟剛才截然不同,一副很開心輕鬆的模樣。原來,這兩人是她的老鄉,這些年來,大家出門在外,一直互相幫襯著,難得見面,格外地親。

到銀川,必吃一碗羊排小揪面,再來幾瓣大蒜

​距離我酒店較近的緣故,幾天後又過來嚐了小店裡的另一特色——羊肉臊子面,這回咱可是熟客了。臊子面紅彤彤地就上來了,吃起來酸辣可口,油而不膩,湯香面好。量可是夠實在的,鄰桌的一位女士還特意關照老闆娘,面要少一點,吃不完那麼多,別浪費了。

到銀川,必吃一碗羊排小揪面,再來幾瓣大蒜

​人民廣場七彩鳳雕塑

現在的這個季節,最適合吃碗羊排小揪面或者羊肉臊子面,保管你吃完渾身熱熱乎乎,元氣滿滿。要說銀川的麵食有毛病的話,那就是太抗餓了,早上美美吃一碗麵,中午的時候卻毫無飢餓感,也很糾結。

待續,我在塞上江南銀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