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擱淺》評價褒貶不一,前期宣傳故作神祕惹的禍?

《死亡擱淺》這款作品是小島秀夫離開科樂美后的首個作品。憑藉他的名號也能讓大家覺得,這款遊戲的品質毋庸置疑。

《死亡擱淺》評價褒貶不一,前期宣傳故作神秘惹的禍?

但IGN毫不留情地給該作打出了6.8的低分,著實讓大家吃了一驚!與此同時,還是有不少媒體對該作的評價是非常好的。說明這款遊戲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低分和高分的結果,可能只是評測人的角度和興趣點不同造成的。

面對如此矛盾的評測結果,很多玩家想說點什麼,卻說不出來。因為他們也不知道《死亡擱淺》究竟是什麼。這就出現了比較有趣的一幕,上面鬧得歡,下面卻冷冷清清。再加上最近暴雪2019嘉年華的開幕。讓這款遊戲有一種瞬間被邊緣化的感覺。這幾天我上線,盡是看關於暴雪的新聞,猛然發現,《死亡擱淺》呢?

《死亡擱淺》評價褒貶不一,前期宣傳故作神秘惹的禍?

其實,如果說《死亡擱淺》的宣傳不夠造成這種結果,還情有可原。但之前該遊戲的宣傳力度並不小。現在之所以雷聲大雨點小,問題還是出在宣傳的內容上。

《死亡擱淺》的宣傳太賣關子了,還包括各種飢餓營銷。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角那張惆悵的臉,然後背景是一片朦朧的荒野。他們一直在重複這種風格的宣傳。看一遍兩遍還可以,看了很多次心裡一下就煩了:玩猜謎?不好意思,沒時間。

《死亡擱淺》評價褒貶不一,前期宣傳故作神秘惹的禍?

另外,遊戲的宣傳側重點也有問題。之前我看的關於此遊戲最多的內容,就是周邊的消息。感覺遊戲本體反而成為陪襯。我是一個傳統玩家,我只想知道,這款遊戲好不好玩。非常厭惡那些對遊戲體驗毫無幫助的花裡胡哨的東西。

介於遊戲製作人的名氣,甚至有些媒體把宣傳這款遊戲,變成了小島秀夫個人秀。閱讀這款遊戲的介紹,變成了看小島的個人傳記。看完了我也沒看出個所以然,《死亡擱淺》是個什麼東西?

你們看暴雪宣傳他們的新作是怎樣的手法?直入主題,從來不藏著掖著!玩家想知道的,都能在第一時間清楚獲悉。畢竟,購買一款遊戲的前提就是了解這款遊戲個大概。《死亡擱淺》的宣傳,連大概都不能提供,對於有的人來說,別說買了,關注都很困難。

但遊戲放出的試玩視頻,讓我覺得,這款遊戲應該是一款慢熱的遊戲。我覺得IGN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更新評分。但現在對於有些普通玩家來說,要想產生深入瞭解這款遊戲的慾望,首先得忘掉男主角那標誌性的,惆悵而憂鬱的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