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不是每個陳念都有小北,但你可能是“魏萊”

01 不知道的某一刻,你也是魏萊

電影《少年的你》是一部有關校園欺凌的影片。其中胡小蝶被扔垃圾潑水拍照、座位被倒紅色液體;陳念被剪頭髮撕毀衣服、家庭流言被肆意傳播。

看電影過程中,哭得稀里嘩啦,為胡小蝶、陳念、社會上曾經或正在受到欺負的學生而傷心難過、憤怒。

這些,都是校園欺凌無疑了。

胡小蝶自殺後,魏萊一夥人被警察問話,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欺負人,絲毫沒有意識到胡小蝶的死與她們有關係,甚至毫無悔意。

不禁好奇,在某一刻,我們是否也是魏萊,而不自知?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陳念都有小北,但你可能是“魏萊”

去查了相關資料,任何同學欺負弱小的行為都是校園欺凌。MBA智庫中列舉了這十二種行為。

  1、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粗言穢語、喝罵。

  2、對受害者的重複的物理攻擊,身體或物件。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髮。

  3、干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教科書、衣裳等,損壞,或通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發生。

  5、傳播關於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閒話。

  6、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脅受害者跟隨命令。

  7、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

  8、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結黨:孤立、杯葛或排擠受害者。

  10、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

  11、畫侮辱畫。

  12、網上欺凌,即在網誌或論壇上發表具有人身攻擊成份的言論。

簡而言之,我們曾經所不以為意的起綽號、傳謠言、孤立他人都屬於校園欺凌,都會對被“捉弄”的同學完成不同程度的身體、心靈傷害。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陳念都有小北,但你可能是“魏萊”

02 什麼人會成為校園欺凌的受害者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一度為眾人引為信條。

受到欺負,向他人訴說尋求幫助,反而得來“為什麼就欺負你,不欺負別人?”的質問。

陳念被魏萊等人盯上,是因為她為死去的胡小蝶蓋上衣服,這一善意的舉動被其他議論紛紛卻無行動的“冷漠”同學們視為怪舉,甚至因此被警察叫去談話。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陳念都有小北,但你可能是“魏萊”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這幾句話出自三國時期李康所著的《運命論》,原書目的是為了探討國家治亂與士人個人出處之間的關係,卻也適合與社會交往。

被欺負不是你的錯,僅僅是因為你與其他人不同或者比其他人優秀。

如女明星張雨綺小時候就因太漂亮被罵“狐狸精”。長得漂亮是原罪嗎?五官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嗎?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陳念都有小北,但你可能是“魏萊”

MBA總結出被欺凌者的特徵:

  1、性格內向、害羞、怕事

  2、在同學間不受重視,只有很少朋友,在學校中十分孤單。

  3、缺乏與朋輩相處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學不滿和反感。

  4、有身體障礙者、有智力障礙者。

  5、沉默、表達能力不佳者

  6、性格或行為上有異於他人。

不要害怕,不要退縮,更不要忍氣吞聲。被欺凌,不是你的錯,要勇於站出來為自己發聲。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陳念都有小北,但你可能是“魏萊”

03 校園欺凌為何屢見不鮮?

邯鄲某中學一女孩被同校七八個女生多次暴打、折磨,被送進醫。

廣東開平的一位初二女生因為得罪了校園裡拜把子的七姐妹,被擄到一家賓館。七姐妹找來四個未成年少男輪姦了這個女生,對她肆意毆打、凌辱,並將施虐過程錄像,上傳網絡取樂。

除了我國,世界各國青少年都在遭遇校園欺凌,如新聞報道日本2018年校園欺凌事件逾54萬起,創下新高。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陳念都有小北,但你可能是“魏萊”

為何校園欺凌事件屢見不鮮?

家庭、學校、社會、司法部門都有責任。

1家庭:不良家庭讓孩子揹負過多心理壓力,催生心理障礙。

如魏萊爸爸因她復讀,一年沒與她講話。她媽媽過分保護她,為她的一切行為開脫。

2學校:只重視成績而忽視道德教育,且出事後急於息事寧人。

像胡小蝶自殺事件、陳念不堪欺凌報警事件之前,學校並未對學生被欺負的事件重視。沒有遇到小北前的陳念,求救老師,收到的是:“不要耽誤學習,你媽媽什麼時候回來?

3社會:不正之風影響青少年的是非觀。

存在刊載暴力、色情等書籍、報刊、視頻流傳,青少年容易受其影響。

4司法部分:法律界定不清晰、懲戒不嚴。且規定14週歲以下屬於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人。

如陳念求救警官,欺凌者得到的只是退學,警察制止不了的是放學後的打擊保護。

除欺凌者,還有協助者如小渺,本不想欺負陳念,但為保護自己免受欺負,便翻過來掌摑陳念。

中國論文網上有一篇《校園暴力旁觀者的調查研究》中提到,旁觀者對校園暴力的反應,呈現以下比例分佈:

在旁邊看的,佔19.8%;

不記得了,佔17.2%;

趕緊溜走,佔16.8%;

嚇呆了,不知所措,佔9.2%;

上去制止施暴者,和在旁邊吶喊加油的,分別佔1.8%和1.6%。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陳念都有小北,但你可能是“魏萊”

不是每個陳念都有小北,不是每個受校園欺凌的人都能收到“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的安慰。

謹:願每個人認識到校園欺凌,不要成為下一個“魏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