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國際立法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召開

人民網廈門11月2日電(陳博)11月2日,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國際立法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召開。會議由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主辦,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廈門大學海洋法與中國東南海疆研究中心承辦,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協辦。

本次會議邀請了來自外交部條法司、自然資源部國際司、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海洋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海南大學和廈門大學等單位的4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

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簡稱BBNJ)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問題是目前國際海洋法領域最為前沿的研究議題之一。相應地,根據聯大第72/249號決議,自2018年9月開始,各國政府相繼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了三次BBNJ國際協定政府間談判,商定在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框架內製定“BBNJ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的國際協定”,並將之作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第三次執行協定。

本次會議立足於BBNJ政府間談判目前所面臨的諸多法律挑戰,力圖從法律和科學等多個視角對海洋遺傳資源 (MGRs)、劃區管理工具 (ABMTs)包括海洋保護區(MPAs)、環境影響評價 (EIAs)、能力建設、海洋技術轉讓及跨領域問題 (CBTT&CCI)議題進行系統研判,從而為我國參加2020年第四次政府間談判提供智力支持和談判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