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我是一個爸爸,家有4歲男孩。有小朋友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第一位的。

可是家裡幾個大人,面對一個小孩,在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上,產生分歧那是必然。

在我們家,解決這類矛盾的方法是:

溝通討論,一般來講,孩兒他媽說的算。

每當我跟人聊到這點,總會被誇讚思想先進,其實,我也是踩過坑之後做出了改變,嚐到甜頭了才篤定了這樣的想法。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以前的我:

孩子要看電視,老婆說不行,我一邊說「看一會兒咋了」,一邊拿起遙控器打開了電視。老婆氣鼓鼓地說我就會破壞她的教育,我心想偶爾慣一下孩子又怎麼了嘛?

現在的我:

孩子要看電視,老婆說不行,我也會說不行。老婆跟孩子解釋不讓看電視的原因,我心想在孩子面前就是要保持教育的統一啊。

要問我是如何變得這麼優秀的?

那還得從兒子那次闖禍講起。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01

有一次在超市買東西,兒子踮起腳想去摸貨架上的東西。

老婆說危險不要亂動就制止他,兒子不願意有點鬧,但是老婆依舊堅持,蹲下來跟兒子講道理。

姥姥心疼孩子,把兒子拉到她那邊去,「這才多大點事啊,說他幹什麼,把孩子都弄哭了,幹嘛呀?」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看著老婆一臉不悅,我打著太極哄她,「咱們去買東西,讓媽帶著孩子吧。」

說真的,這個時候我心裡還是有些不以為意的,摸就摸一下唄。

姥姥拉著孩子往前走了,嘴裡還補一句,「沒事沒事,別聽你媽的。」

我心裡咯噔一下,看了看老婆的臉色,看她板著臉,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就沒吭聲。

這時候姥姥帶著孩子在前邊貨架停住了,孩子看到賣綠豆的。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兒子好奇又要玩,姥姥沒管,還扶著孩子讓他夠著摸,結果兒子玩著玩著把圍在綠豆旁邊的袋子給弄倒了,中間的綠豆嘩啦啦地從缺口處下來撒了一地。

那場面,簡直了。

超市的人都看過來,我們都傻眼了……

後來怎麼處理的也就不提了,又尷尬又花錢的。

當時我心裡就在後悔:早知道聽老婆的話就好了。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02

這事之後,我就在思考平日裡家庭教育「不統一」存在的問題。

兒子闖的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的確看到了兒子身上的負面影響。

我們的態度不統一,孩子也明顯會看人辦事。

比如在媽媽面前表現就好些,在我和老人面前就會比較任性。

但是我們都在場的時候,他就會仗著有人幫他,也越來越不服管了。

後來,我看到了一段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中國臺灣著名教育學家洪蘭的節目採訪視頻,深覺有理。

洪蘭博士在採訪中說:

我們現在看到,因為時代不一樣,教育觀念不太一樣。最大的問題是,家裡如果有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那就是六個人養一個孩子。這六個人的教養觀念不同。
老人苦過了,所以孩子要什麼就給他吃。可是這樣會寵壞孩子對不對?我們家庭需要的是一個溝通,就是全家只能有一套教養的方式。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大多數家庭媽媽是主要的教育者角色,在討論教養方式的時候,她有這個責任,她就有這個權利,希望大家能夠遵守這個母親的決定。
我們看到很多媽媽不讓孩子在吃飯之前吃零食,可是很多老人會給孩子塞零食。塞的時候多半還講一句話:不要給你媽知道。這就是欺騙。

簡要來說就是:

全家只能討論出一套教養方式,如果母親是主要教育者,決定權就應當在母親身上。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03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大多「隔代親」,又沒有年輕父母那麼認同科學育兒,還有心裡那種「我曾帶大你們」的優越感。

於是他們有時很固執,有時很強勢,不願聽從年輕媽媽的教育理念。

之前我也想過,反正大家都是愛孩子的,怎麼教育都無所謂。

但是,這很不好。

就像我家兒子,已經呈現出負面影響,若不及時調整教育模式,後果會更嚴重。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電影《孫子從美國來》

不利於孩子身體健康。

我們說,孩子餓了自然會吃飯,完全不需要也不應該追著去喂。

而老人卻說,孩子不追著餵飯怎麼會好好吃呢,不吃到大人心裡的「飽」,那他一定還是餓著的。

我們說,紙尿褲除了燒錢之外全是好處,萬萬不能讓孩子穿著開襠褲,露出屁股隱私全無。

而老人卻說,那紅屁股都是紙尿褲捂出來的,小小孩子露個屁股又有啥關係。

我們說,孩子的用品要選有品質保證的,安全永遠是第一。

而老人卻說,那些洋品牌都是騙錢的,傻子才買,幾塊錢的東西一樣蠻好。

科學餵養與老式觀念常有碰撞,若是老人固執地按照不科學的理念教養孩子,顯然並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發展。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電影《了不起的大盜奶奶》

孩子學會了欺騙。

「你媽不讓吃零食?咱們偷偷吃!」「你媽不讓玩充氣城堡?咱去玩不告訴她!」

孩子在愉快接受提議的同時,還接受了「揹著媽媽做」「不對媽媽說實話」這種說謊行為。

仔細想想,確實,一面口中教育孩子做人要誠實,一面行為上展現給孩子對待欺騙輕描淡寫的態度。

孩子會更容易趨向哪種發展?毫無疑問是學會欺騙。因為欺騙可以帶來利益,對孩子有巨大誘惑。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不利於是非觀的建立。

在老婆教育孩子時,我當面提出不同意見,指出她說的不對,這是我曾犯過的錯誤。

這樣有很大的問題:影響孩子建立明確的是非觀。

對於年幼的孩子,心智尚不夠成熟,是非觀的建立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也就是說,需要從大人的言行中,明確地接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一個2歲的孩子,倘若對顏色還沒有概念,那麼如果媽媽告訴他蘋果是紅色,他就會相信這種顏色是紅色。

這時如果爸爸出來,告訴他媽媽說的不對,蘋果的顏色是黑色,那麼他就又會相信這種顏色是黑色。

或者孩子乾脆就很迷茫,分不清這到底是紅色還是黑色,產生混淆。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天堂電影院》


年齡大些的孩子,對於是非的分辨也是如此。

同樣是家裡至親的人,卻表達出截然相反的觀點,媽媽說「好吃的東西可以和好朋友分享」,奶奶說「全都是你一個人的,別給別人吃」,讓一個孩子憑自己的理解去分辨對錯,太難了。

在規則感和是非觀建立期,家長有明確而一致的觀念輸出,更有利於孩子認知和接受。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04

發現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那麼,如何做到家庭教育方式一致呢?

誰的爸媽誰「攻克」。

如果家裡的大人很多,那麼溝通對象必須從我們強有力的爸爸開始,再延伸到更高的層級——老人。

夫妻倆什麼話都好說,媽媽有理有據地去說服爸爸,溝通難度不大。

並且爸爸們也應該明白,媽媽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孩子的人,媽媽的建議非常值得傾聽、思考、接受。

另外,本著誰的爸媽誰去說的原則,姥姥姥爺的溝通工作由媽媽來做,爺爺奶奶的溝通工作由爸爸來做。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在我們家,當我明確意識到家庭教育要「孩兒他媽說了算」之後,就是如此和老婆分工去說服家裡老人的。

方式為:

轉發育兒文章到家庭群,灌輸育兒知識,把老婆的教育觀念說成是某某專家說的,另外,多說些別人家的事例給老人聽:專家說了啊,得從小就給孩子培養隱私意識!啊!有個小孩穿開襠褲,屁股被小蟲子咬了!

跟老人這樣溝通,比說一萬次「不能穿開襠褲」都還要管用得多。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電影《海蒂和爺爺》

強化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如果真的是無法和家裡老人達到教育觀念的統一,那就著力強化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有次同學聚會上,一個女同學帶了孩子來,孩子很鬧,於是她吃飯時一直在抱怨,她們家孩子被老人慣壞了,一點規矩都沒有。

當時我就很奇怪,女同學一邊抱怨一邊默許孩子在飯店的沙發上蹦來蹦去,碗筷敲得叮噹響,那時也沒老人在場啊。

這又怪誰呢?

她明明可以告訴孩子怎樣做會打擾到別人,怎樣做是有規矩的。

她明明可以讓孩子在一次次的正確教育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沖淡和老人在一起時的沒規矩。

採訪中洪蘭博士提到:將來孩子長大好不好,是母親的責任。

而我認為:將來孩子長大好不好,是父母的責任,大可不必也不應推責於老人。

強化父母對孩子的正向教育,就一定會看到,孩子成長為健康快樂的樣子。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05

當然,作為爸爸,我也會想:

家庭教育都「孩兒他媽說的算」,媽媽說的就一定是對的嗎?當然不是。

但不可否認的是,媽媽永遠是對孩子教育最上心的一個。

也許她的一些觀點不是絕對正確,但是我們需要給她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一起來尋求更好的解決方式。

絕不是什麼都聽媽媽的,一旦出了點啥事就全都指責媽媽:你看,都是按你說的做,結果出錯了吧。

在育兒這條路上,沒有人是一直正確,我們都有試錯和磨合的過程,即便是媽媽也一樣。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養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我們應該更尊重媽媽的意見。

這種尊重,不是甩鍋讓媽媽承擔所有責任和義務。而是聽孩子媽媽的意見,貫徹執行她的理念,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也不是出了問題就讓媽媽背鍋,有不對的地方我們一起承擔責任,有問題可以再商量,然後再統一執行。

當媽的不容易,日夜操勞,但她們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聽媽媽的話,就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後記

看到這樣的父親我真是挺開心的,越來越多有覺悟的爸爸去思考育兒問題,去理解支持老婆,這是特別好的一件事情。

養孩子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只可惜很多時候承壓的是媽媽,擔責任的也是媽媽,這其實是很不公平的。

在媽媽殫精竭慮的時候,爸爸能更多地參與進來,即便是太忙不能照顧家裡,但認可信任媽媽,也是很好的。


“老婆說了算”,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只是,別把聽孩子媽媽的話理解成了「自己可以甩手不管」,那就大錯特錯了。

聽孩子媽媽的話更多意味著理念上認可,行動上執行。

不管是現實生活還是後臺留言,生活幸福的,真的大多數都是在育兒方面爸爸聽孩子媽媽的話,積極參與育兒的家庭。

大家對這位爸爸的觀點認可嗎,有感同身受的,可以留言來一起聊聊。別忘了轉發給你的ta,轉發到更多家庭群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