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二戰時期,盟軍裝備的最有知名度的坦克是來自蘇聯的T-34系列和美國的M4謝爾曼系列。M4謝爾曼系列生產了4.9萬輛,T-34系列則生產了超過8.4萬輛。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在戰後,這兩款坦克對許多國家的國防產生了深遠影響,至今仍有地區或者國家在使用這兩款坦克,這兩款坦克無疑是世界坦克舞臺的王者。二戰時期,坦克在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誕生了不少其他的支援武器,比如說自行火炮和火箭炮已經成熟使用。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與蘇聯知名坦克名字一樣的“管風琴”

說到二戰時期的自行火箭炮,也許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想到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確實,這款誕生於蘇聯的武器在每次大型戰役中都會給敵方帶來巨大的心理威懾,也因此成了德軍士兵的夢魘。但實際上二戰中參戰的自行火箭炮並不止這一款。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除去"喀秋莎"火箭炮,在西線作戰的盟軍士兵心中,最能在關鍵時刻給予敵方沉重一擊的便是T34"管風琴"多管火箭炮。這款火箭炮的工程代號恰好與蘇聯的T-34坦克同名,因此西線戰場上經常會出現"M4坦克上裝著T34"的奇觀。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戰役結束後,數以萬計的盟軍士兵遠跨重洋登上了歐羅巴大陸。各種坦克、火炮也隨之抵達遙遠的歐洲戰場,接受戰爭的洗禮。隨著一次又一次戰鬥的打響,這些裝備逐漸暴露出其不足,也立即被升級、改裝。M4謝爾曼坦克正是在戰鬥中衍生出了多個針對不同場合使用的型號。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隨著戰事的發展,盟軍的逐步推進,戰鬥從最早的海灘、山地,逐漸轉移到城市。這時,德軍似乎找到了應對盟軍大規模攻勢的方式:依託城市建築節節抗擊盟軍的進攻。參戰盟軍受到相當頑強的抵抗,傷亡慘重。已有的坦克在很多時候不得不被投入戰場,卻總會因為德軍大規模裝備的反坦克武器擊傷、擊毀。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對盟軍坦克部隊有致命威脅的德軍反坦克炮

當時德軍的反坦克武器也不弱,有致命的反坦克炮,還有坦克,反坦克炮,甚至還配有單兵反坦克火箭,有時候令盟軍防不勝防。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如果貿然動用重炮轟擊建築群,直接摧毀建築物,盟軍也能做到,但是不僅對城市建築設施造成大面積毀傷,還會殺傷大量平民,對戰後的建設也會帶來巨大的困難。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再加上這種方式本就存在容易誤傷友軍、平民等劣根性,盟軍並不喜歡採用這種方式肅清殘敵。但又需要通過步兵向前推進,才能將這些城鎮一點一點地奪回。這時,如何掩護步兵進攻又成了擺在指揮官面前的一大難題。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步兵手中的火箭筒往往需要射手冒著密集的敵人火力覆蓋環境下射擊才能擊發;迫擊炮數量太少,總會由於顧此失彼,貽誤戰機。自行火炮、坦克威力足夠大,卻總會由於射速慢而遭到詬病。正在盟軍指揮官苦苦思索的時候,一款神器從美國送到了歐洲戰場上。一種把火箭炮搬到坦克車上,機動和火力都能實現了。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60管的強大火力

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的T34多管火箭炮僅有36根炮管,分兩層排列,就像是一座巨大的管風琴被橫置在坦克炮塔頂端。因此,T34火箭炮也被盟軍親切地稱之為"管風琴"。隨後的該型將炮管增加到了60根,一次性可以裝填60枚M16火箭彈。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最重要的是,它只有炮身和支撐架。只要有起重機,就能在部隊現役的M4"謝爾曼"坦克上安裝,將坦克變身為自行火箭炮。方便改裝,戰時能夠節省很多時間和工程,加裝完畢就能投入到戰場之中。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它作為一款支援性武器,可以在半分鐘之內將60枚M16火箭彈或是36枚M8火箭彈傾瀉到3公里外的敵方陣地上。這還只是單輛"管風琴"的數據,彈藥投放量卻已經相當於4門105榴彈炮在一分鐘內的16次齊射。一旦接到命令,一分鐘之內就能把半噸火箭彈砸到3公里內的德軍頭上。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相比常規火炮,自行火箭炮有著相當明顯的優勢:多管設計可以讓乘員不必暴露,就能發射下一發火箭彈。打完就能立即撤離,戰場生存得到保障。而裝彈也不會像常規火炮那樣繁瑣遲鈍。這款火箭炮直接由坦克改裝而來,乘員防護更是能得到保障,可以伴隨步兵衝鋒陷陣,直接抵近開火。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管風琴”的不足之處

不過對於謝爾曼坦克來說,安裝這款火箭炮就相當於失去了反坦克作戰能力。由於炮塔兩側的支撐架僅起到支撐作用,真正調整俯仰角的還是安裝在炮管末端的支架,因此坦克炮的實際使用遭到很大限制。如果炮塔轉向射擊,還很有可能由於重心不穩而導致車輛側翻。雖然它擁有相當明顯的優點,但實際裝備量並不大。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而且,它的射程太近了。發射M8火箭彈時最大射程只有3840米,發射M16火箭彈時射程有所改善,為4800米。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而同期美軍連看都不看的M1 75毫米榴彈炮最大射程接近9000米,作為營級支援火炮的M2 105毫米榴彈炮最大射程達到了11800米。這就決定了"管風琴"只能伴隨步兵作戰、在較近距離作高密度的火力支援,連做營一級曲射支援火力的資格都沒有。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雖然早在1943年就已經有美軍單位小規模試裝,但直到二戰結束也僅有美軍裝甲第二師、第30步兵師和第90步兵師被證實使用過這一裝備,具體數量不詳。據悉,第30步兵師在阿登戰役、強渡萊茵河等硬仗中使用過這一武器,在短時間內發射了數十輪火箭彈,有效地壓制了敵步兵火力。也正是由於在這兩場硬戰中戰績突出,就連德軍也被打怕了,對第30步兵師表示讚許,甚至給他們起了個綽號"羅斯福的SS"。這似乎離不開"管風琴"對步兵的支援,但此後,"管風琴"就沒有其他太過輝煌的戰績了。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總而言之,"管風琴"只是由於射程較短、威力較小和武器平臺等原因不適用於營、團一級作戰支援。受限於戰時條件,美國科研人員直接選擇在現有坦克基礎上改進,卻忽略了坦克本身的用途。這就導致了受改裝的"謝爾曼"無法正常使用坦克炮,基層單位也許更需要能夠精確命中敵工事的坦克。它的確是一款優秀的近距離步兵支援武器,但最終還是在戰後被迅速地送進了博物館。

僅需簡易改裝,坦克就能變身自行火箭炮,打得德軍聞風喪膽

如今,自行火箭炮已經成為了陸軍強國的軍、師旅一級支援火炮,提倡模塊化、數字化。發射的彈種不僅是無制導火箭彈,一些更高精度的制導火箭彈甚至戰術彈道導彈,末敏彈等先進彈種也能通過火箭炮發射。火箭炮已經成為了現代大型陸軍不可或缺的一類遠距離支援火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