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九峰縹緲煙雨夢

姑蔑古國懷舊情

如果說文化是歲月所釀的酒

那湯溪從古溯今的千年文明便是一罈千年佳釀沉澱出味蕾中獨特的湯溪美食

棲居於九峰山旁的湯溪百姓

用獨特的智慧創造了經典的湯溪美食文化

從餐桌文化飄香出

美食對於我們而言

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世界

這不CCTV《味道》欄目都來

找尋這些美味!!!

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近日,CCTV《味道》欄目組在湯溪尋味,找尋湯溪最地道的美食。今天我們從“湯溪十大碗”卡開啟味蕾之旅!

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據湯溪民俗文化研究會創辦的《仙舟採風》記載:“風行湯溪千百年的大席酒‘十大碗’(俗稱‘十碗頭’),是一種古老而傳統的飲食文化。誰家辦喜事,必擺大席酒,相當隆重熱鬧。吃什麼菜?有幾大碗?哪些菜先上桌?誰先動第一筷?這些都有一套禮數。”對於古時大席酒,除了湯溪當地80多歲以上老人還有一點零星記憶外,現在已無人會烹製了。

傳統的“十大碗”作為古時民間的一種婚宴菜餚,如今已演變成飯店尋常待客的“新十大碗”。


有牛腩千張、蔥花肉,還有湯溪名菜爛菘菜滾豆腐,不如先讓旅遊君領你揭開“新十大碗”的面紗吧。

湯溪古法白切雞

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雞肥流油蘸醬油

白切雞一直是湯溪人款待賓客的上品菜餚。舊時,除了食客老饕,一般也就逢年過節招待貴客的時候才會烹製。雞要選用十個月以上經閹割過的公雞。傳統的做法是:雞肉與夾心肉同煮,放少量鹽,不放任何調味料及香料,入大灶,用柴火煮至肉酥雞軟,涼後切塊。古法燒製的白切雞,講究雞肥流油。上桌時,雞肉要與土醬油一起,雞肉要蘸醬油吃才鮮美。咬一口,肉脂滲入其中,雞肉的香嫩緩緩滲入口中,真乃人間上品。這也是湯溪白切雞與眾不同的做法,古今沿襲。

白皮辣椒炒肉

鮮嫩嗆口欲罷不能

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白辣椒,主產地在古湯溪縣洋埠鎮,洋埠鎮幾乎家家戶戶都種白皮辣椒。洋埠特有的沙質土和濲水(現衢江水)的灌溉,使得種出來的辣椒有皮薄、色白、味辣的特點,大家都把這種辣椒稱為湯溪白辣椒。當地種植的白皮辣椒更是遠近聞名。嫩時鮮甜,成熟香辣,紅時作辣醬更是上等佐料。割些鮮肉,挑些嫩的老的白皮辣椒一起。肉炒出油,下辣椒,烹醬油酒炒熟出鍋。幹香的肉,鮮辣的辣椒,配酒可以喝進一大口,就著飯兩碗也能下肚。小孩子們覺得辣,也就成為大人們口中的佳餚了。

湯溪山裡醃菜

酸爽好吃停不下來

醃白菜、醃芥菜、醃豇豆……湯溪醃菜種類繁多。其中,醃豇豆與蕎頭和小白黃瓜混炒最好吃。採摘白色乳黃瓜,經炭火烘去部分水分,與老蕎頭、辣椒及小南瓜或豇豆同醃製,用菜油或茶油炒制,烹點黃酒,湯溪人稱“飯遭殃”

。酸爽可口,保證讓你好吃到停不下來。過去,家家戶戶都有幾個醃菜罈子,一年到頭總是持續不斷有醃菜上桌。早飯,從醃菜罈子裡撈出一些醃菜切了,再用濃香菜籽油煸炒。配點稀飯和粥,也可以下飯,足足能吃一整天了。湯溪先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醃菜,已經無從可考。

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湯溪水肉圓

鮮香軟糯有勁道

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常聽老人說,家裡有山粉(番薯粉)就有菜,來了客人也不怕。花一點錢買一些豆腐,再買點肉。將肉切碎拌在山粉裡,攪拌均勻,用筷子或調羹自然放入肉湯煮。等一隻只浮起來,熱騰騰得熟了,湯也變些稠了。撈起來盛盤,撒上香蔥,一桌人圍著,又當菜又當主食,

不僅鮮香軟糯,還勁道十足有彈性。過去,一大家子人口眾多,難得吃頓肉。心巧的婦女總能想著法子讓一家人都能吃到。現在雖富足了,可過去的儉節做法卻成就了現在我們餐桌上的風味美食。

湯溪牛腩千張

酥爛軟滑湯汁醇

湯溪一帶自古加工豆腐和千張就小有名氣。現在,還有很多人家過年也要親自動手做豆腐。以前,千張只有做豆腐買賣人才會,並不是每家每戶熟悉他的製作工藝。因此,千張也只有富人家才能吃得起。千張在壓制後,水分流失,吃起來有些糙,所以配以肉燉才能柔軟。但是,過去家裡都不十分富裕,買肉是大事。因此,有儉節的主婦看到牛肚幫(即牛腩)只有肉的一半價錢,便用來替代豬肉燉千張。用煮牛原湯,一同燒製。牛肉酥爛,千張軟滑,湯汁醇香,美味其中,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價錢還比豬頭經濟實惠,一下子就在民間推廣開了。久而久之,演變成了今天湯溪人餐桌上的特色菜餚美食了。

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爛菘菜滾豆腐

聞著臭但吃著香

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湯溪城外上境村有一個姑娘叫十三妹,人稱“豆腐西施”。十三妹嫁給了湖前村賣菜帥小夥胡春哥。婚後,十三妹賣豆腐,胡春哥賣菜。有一天,下大雨,胡春哥把晾乾的菜收起,順手往屋簷下一堆,又忙去了。過幾天,十三妹一翻,發現菜根熱得燙手。她就把這些菜都醃了起來,半年後,醃菜爛成菜湯了。她捨不得扔,盛了兩碗倒進鍋裡,又掰了兩塊豆腐扔進去。頃刻間,一股臭中帶香,鮮中帶辣,又辣又鮮又香的氣味瀰漫開來。隔壁鄰居胡剛吃了兩碗,病竟好了。這事一傳十,十傳百,爛菘菜滾豆腐成了湯溪一道特色菜。

湯溪蔥花肉

豬油膜裡裹蔥香

相傳早年湯溪一帶官府腐敗。官員不準民間百姓食肉,所有的豬、牛、羊、雞等家畜家禽,宰殺後都要進貢官府享用,否則就是違法糾辦。有個姓李的屠夫,為了讓母親吃一可口的豬肉,想到一個好辦法。他把豬內臟中網油、蜘蛛網油、花油等取出帶回家。加上蔥、麵粉之類的佐料,加裹進一些割豬肉時掉下的肉碎末,包成一塊塊蔥油餅,然後用豬油入鍋炸熟,送給母親食用。

沒想到,母親吃了這個蔥油餅後,十分開心,連稱好吃。為躲避官府禁令,李屠夫就稱之為蔥花餅,慢慢地成了湯溪的一道名菜。

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白皮黃瓜燉黃鱔

清香鮮美營養高

湯溪話中,有時黃紅不分,典型的當屬把皇帝稱作“紅帝”,黃鱔自然地叫做了“紅鱔”。胡瓜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至後趙王朝的皇帝石勒下令說話和做文都不準用“胡”字後,改稱了黃瓜,不知湯溪是天高皇帝遠沒收到命令,還是違抗天命,一直叫著胡瓜,按理說如收到命令的話,該叫“紅瓜”樹。後來市面上有了青色的黃瓜,湯溪人青白不管,統統叫做了胡瓜。土黃鱔用菜油煸透,下湯水與湯溪白黃瓜同煮,白黃瓜的清香與黃鱔的鮮美融於湯中,湯汁醇厚,黃瓜黃鱔軟糯,老少皆宜,營養豐富。

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毛芋梗煮青豆

鮮鹹微辣可配酒

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早些年,湯溪有戶洪姓人家,因為父母常年生病,田地賣光了,人稱洪光,只好靠打短工謀生,家中窮得叮噹響,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有一年秋收之前,洪光家中又沒有吃的了,看到父母躺在床上唉聲嘆氣,洪光心如刀割,他只好到田裡撿別人挖毛芋後,

丟棄在田裡的芋梗,拿回家後,將芋梗最下端淨白的一段洗淨,切成小段,用鹽浸泡數日後,除去芋梗的燥腥味。洪光又到田野裡撿拾別人家大豆收穫後掉在地裡的小豆粒,回家將小豆粒和毛芋梗放在一起,入鍋煮沸後食用。沒想到,這毛芋梗經鹽醃製後,燥味全無,成了一道口味極佳的美食。這下四鄰八舍都學著撿拾毛芋梗,回家燒好菜吃了。

湯溪雞蛋麵

柔韌有力湯汁味美

湯溪有戶人家,因為家窮丈母孃家看不起他,儘管女兒女婿多次邀請,但岳父岳母一次都不上門做客,這讓女兒心裡很難受。有一次,岳母思女心切,就瞞著岳父偷偷一個人來看女兒。這下把女兒樂壞了,想張羅著給母親做點好吃的。可是,她在家裡只找到半碗澱粉和雞蛋。她把雞蛋敲在碗裡,抓兩把澱粉,加水調成糊狀,然後下鍋煎成一張圓圓的薄餅。可是,就這麼一隻雞蛋餅,母親也吃不飽啊。女兒就將薄餅切成細條,像煮麵條一樣下鍋煮熟,然後加上蔥、姜、蒜和辣椒,這麼一搭配,這雞蛋麵的味道就出來了。比普通麵條更柔更韌,而且湯汁鮮美,即可當菜又可點心。母親吃得滿臉通紅,讚不絕口。從此湯溪雞蛋麵也就揚名當地,成了招待客人的主要美食。

央視都來找的美味!就藏在金華湯溪,這種“臭名遠揚,香飄萬里”東西竟是絕世美味!

餐廳推薦:
百老匯西部印象(最正宗)

地址:金華市湯溪鎮護城路288號

百老匯酒店

地址:金華市賓虹路1699號

百老匯美食城

地址:金華市迎賓大道688號

湯溪鎮寺平村銀娘農莊

地址:008縣道寺平古村村口

文章部分內容整理自微九峰
編輯:蔣夏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