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哥嫂相繼去世後,挺著大肚子的“小娘”汪玉榮——含辛茹苦撫養三個侄兒女長大成人

香城都市報報訊(記者 葛利利 通訊員 餘婭敏)她只有兩個親生兒子,卻成為拉扯五個孩子長大的母親。她叫汪玉榮,45歲,咸安區大幕鄉馬安頭村一個普通的農婦。丈夫的大哥大嫂相繼去世後,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兒女,她毅然將三個孩子接到身邊,和自己兩個兒子一起照顧撫養,還幫助侄兒侄女成家立業。

18年前,哥嫂相繼去世後,挺著大肚子的“小娘”汪玉榮——含辛茹苦撫養三個侄兒女長大成人

如今,三個孩子雖然管汪玉榮叫“小娘”,卻能感受到親媽般溫暖。甚至汪玉榮大侄子所住的婚房,都是“小娘”幫忙蓋起來的。

● 她成了三個孤兒“親媽”

汪玉榮出生於湖南石門縣。1992年,18歲的汪玉榮輟學到深圳打工,認識了大幕鄉小夥石文開。隨後,汪玉榮嫁給了石文開。兩人婚後生活清貧,但公婆和哥嫂心地善良,夫妻兩人和睦,日子過得簡單溫馨。

1997年,丈夫石文開大嫂突發重病離世。2001年,石文開大哥也被診斷出癌症,去世後,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孩子。汪玉榮的公婆和兄嫂一家一起生活,接連遭遇變故,讓兩個老人整日鬱鬱寡歡。

這時有人向公婆提議,將大哥家最小的女兒送給別人養。汪玉榮聽說後,急了眼:“我們自己家的孩子,怎麼能給別人養?沒人養,我來養!”說這話時,汪玉榮的肚子裡還懷著小兒子。

看著大著肚子的汪玉榮,公婆有些猶豫。然而沒等公婆表態,汪玉榮主動和丈夫商量:“把侄兒侄女接過來,我們從此一家人好好過日子。”

就這樣,在汪玉榮生下小兒子的那年,汪玉榮夫婦當起了三個侄子侄女的“爸爸、媽媽”,扛起了贍養老人、供養5個孩子的重擔。

● 她待侄子侄女如親生

走進大幕鄉馬安頭村6組汪玉榮家,雖然是陳舊普通的小平房,但她收拾得乾淨整潔。

為供養孩子和公婆,丈夫沒日沒夜的外出操勞。“每天四處打零工、背木材掙錢。”汪玉榮說,丈夫身材瘦小,但還是咬牙堅持著。為緩減壓力,汪玉榮把一歲的小兒子送到湖南孃家養了兩三年,直到四歲才接回咸寧上學。

在汪玉榮親生兒子眼中,父母對堂兄姐更好,因為父母對他們管教很嚴,卻從不對堂兄姐們發脾氣。

孩子們年紀還小時,碰到打鬧的情況,儘管自己親生的兩個孩子年紀小些,但是汪玉榮從不責備大點的侄子侄女,總是責備自家兩個孩子;

孩子們讀書後,只要侄兒侄女需要添置的東西,汪玉榮都會毫不猶豫地買上;

冬天,汪玉榮去洗衣服時,經常把手搓出凍瘡,儘管如此,她也沒捨得讓大點的侄兒侄女幫自己洗一下……

大侄女還記得,在“小娘”家生活幾年後,她和弟弟妹妹曾被接到姑姑家撫養過。當時,她還覺得有些意外:“小娘”不要他們了嗎?

後來才得知,那段時間,“小娘”為節省錢去鄉鎮集市碾米,87斤的她獨自搬100多斤重物時,由於用力過猛,導致肺部血管炸裂,突然吐血昏迷,被送往醫院搶救,在重症監護室住了三個月。康復後的汪玉榮立馬趕到姑姐家,將孩子們重新領回了家。

● 孤兒反哺孝敬“小娘”

“侄子、侄女沒爹沒媽,我這麼做,只為了彌補孩子們失去的母愛。”汪玉榮認為,雖然他們在經濟上過得緊張,但再苦都值得。在汪玉榮的操持下,這些年,家裡的錢,一分當成兩分用。每月的生活開支、侄女侄子上學、成家的費用,都是一點一滴擠出來的……

大侄子在距離汪玉榮陳舊的老房子不遠處有一處嶄新的兩層樓新房。這是汪玉榮捨不得吃、捨不得穿,舉全家之力幫助他蓋起來的。

“做房子時,我和丈夫每晚要操持到12點。”汪玉榮說,請不起小工,她和丈夫就當小工,就連門口的花草樹木,都是丈夫一棵棵種起來的。

汪玉榮說,這麼多年,唯一讓她感到愧疚的是,對不起自己遠在湖南的父母。為了不讓遠在湖南的孃家親人們擔心,也怕孃家父母反對,她十多年來沒有回過一次孃家,也沒有將家裡的實際情況告訴孃家人。直到後來幫助大侄女和大侄子成家立業後,她才敢回孃家,說說婆家的情況。

“你這麼大的事,怎麼不和家裡說一聲,讓我們來幫你啊!”汪玉榮的母親聽說她的事情後,很是心疼,主動要求孃家的兒女們都去幫幫汪玉榮。

翻開汪玉榮的手機,相冊裡存著侄兒、侄女和外孫女、外孫的照片。“看我幾個孩子,長得漂漂亮亮的。”汪玉榮自豪地說,幾個孩子很讓人省心,也許是因為知道家庭條件不好,孩子們都早早出去打工了。如今各自成家,有了事業,每逢她和丈夫的生日、過年過節,孩子們都會主動回到家中,買各種禮物,給錢她花。

“你瞧,我們衣服都不用自己買了,都是兩個侄女買的。”汪玉榮高興地說,侄女們給他們買手機、買衣服、買吃的,來孝敬他們。她沒女兒,但卻享到了女兒福。侄子侄媳婦離得近,逢年過節總是大包小包地提來。

汪玉榮說,看著孩子們懂得感恩,她心滿意足。

更多咸寧本地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香城都市報(或公眾號搜索:xcdsbgfw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