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關注頭條號:AS國際建築與空間,私信回覆“分析圖”,即可免費獲得2000張分析圖資料。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每一個匠心獨具的造型和設計都猶如跳動的音符,令人陶醉,引人遐思。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每一個城市都有各自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城市標誌性建築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特色,是一座城市的名片。記住了一棟建築,便認識了一座城市,有些時候只要看到建築就知道這是哪座城市了。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香港是一座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與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並稱為“亞洲四小龍”,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城市整體概況

香港作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建築十分密集,大量摩天大樓分佈維多利亞港兩岸,高度逾100米的建築超過3000座。不僅是高樓大廈的密集,重複排列的住宅區和居民樓是香港城市的特點。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由於這人均極少的佔地面積,不得不把每座樓宇都建得又高又密集,才得以讓這麼多人有容身之處。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漫步於香港城市叢林之中,通過地圖搜尋一個個密集的建築區,置身於此找尋規律和結構,發現和探索重複構成的線條與美感,慢慢體會和記錄香港的另一個視角。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包容開放的社會吸引各種創意。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香港那些地標性建築的獨特魅力。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香港中銀大廈

中環是香港最忙碌和繁華的地段之一,夜晚時分,華燈初上,站在維港北岸往中環看去,高樓鱗次櫛比,燈光璀璨奪目,一片繁榮的景象。

而在這不計其數的高樓之中,造型最為獨特,也是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親自操刀的香港中銀大廈。與四周四四方方的高大建築相比,它那稜角分明、整面大玻璃的設計,獨樹一幟地矗立在這鋼鐵森林中。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中銀大廈自1982年底開始規劃設計,至1990年3月19日銀行喬遷開始營業,歷時七年有餘,大廈基地面積約8400平方米,是一塊四周被高架道路“綁縛”著的侷促土地。中銀大廈的設計理念源於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中銀大廈的建造很奇特,總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地上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

建成時曾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也是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廈。結構採用4角12層高的巨形鋼柱支撐,室內無一根柱子。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不過在很多人眼中,中銀大廈更像一把三面刀,每一面刀刃都有自己的刀鋒所向,威嚴屹立,霸氣四射。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匯豐銀行大廈

中銀大廈的一面正對著匯豐銀行大廈,當今的香港匯豐銀行大廈,是匯豐大廈的第四代建築。夾在皇后大道中和德輔道中之間,鄰近皇后像廣場、渣打銀行大廈,亦接近港鐵中環站。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由著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設計,由構思到落成歷時6年。整座建築有46層樓面及4層地庫,總高180米,用鋼30,000公噸及鋁4,500公噸建成。耗資達52億港幣,當它在1985年落成的時候,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建築。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大樓最出名的特色在於,把所有的樓體支撐結構外露,而內部沒有支撐。遠遠看去大樓像是未完工還搭著腳架一樣。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中環廣場

中環廣場位於香港島的灣仔區,地址是灣仔港灣道18號,於1992年建成,建成時是亞洲最高的建築。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中環廣場總高度為373.90米,總樓層數為78層,是香港第3高樓,樓層平面呈三角形,但為免過分影響鄰居的觀景及風水,三個角被設計成稍鈍,故平面實際上是個六角型。中環廣場屬於加固混凝土架構建築。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簡稱香港會展中心,位於香港灣仔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是香港區海邊最新建築群中的代表者之一。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新落成的新翼,設計如同一隻向天空展翅飛翔的巨鳥,全現代化的外形、由鋁金屬與玻璃兩種物料結合,預告了21世紀的建築新趨勢。是舊會議展覽中心的延伸,成為觀光客留影拍照的新地點。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除了作大型會議及展覽用途之外,這裡還有兩間五星級酒店、辦公大樓和豪華公寓各一幢。而它的新翼則由填海擴建而成,內附大禮堂及大展廳數個,分佈於三層建築之中,是世界最大的展覽館之一。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位於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新界大嶼山赤鱲角,於1998年7月6日啟用,耗資1500億港元興建,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工程及建築項目之一。

機場佔地面積為1255公頃,機場設有182個停機位,有南、北兩條跑道,跑道長度3800m。為4F級國際民用國際機場。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香港國際機場曾在十二年內被英國航空評級機構Skytrax八度評為全球最佳機場。自香港國際機場在1998年7月啟用以來,先後超過60次獲選為全球最佳機場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香港半島酒店

香港半島酒店於 1928 年開業,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酒店,素有“遠東貴婦”之美名,如今依舊是全球奢侈酒店的典範。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當時的建築物只有七層,呈H型,由1922年酒店動工興建,至1926年竣工期間。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1994年酒店進行擴建工程,在北面加建一幢30層的新翼,頂樓設有直升機場,方便重要貴賓直接使用直升機往來香港國際機場,或暢遊香港上空。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其經典華貴的氣質無以倫比,高雅脫俗的姿態永恆不變,融合了東西方待客之道的精髓。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力寶中心

力寶中心是中環區重要地標,也是美國現代派建築師Paul Rudolph的創意之作。在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中,經常能發現力寶中心的身影,它和中銀大廈一樣是很多人兒時對香港的印象。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大樓表面凹凸不平,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樓表面凹凸不平的異形構造,估計也是讓強迫症最想手動“按”回去的部分。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看似凌亂又有規律,像俄羅斯方塊一樣,雖然看起來有些與眾不同,但它的奇特之處卻蘊含了設計師心中的建築美學:平臺和兩幢八角形大廈組成標準雙子塔式結構,極具對稱美感。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國際金融中心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標,位於香港島中環金融街8號,面向維多利亞港,於2003年建成。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總高度為412.00米,總樓層數為88層,是香港第二高樓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由著名美籍建築師CésarPelli及香港建築師嚴迅奇合作設計而成,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建築採用無柱式樓層設計,其外表由共重9000噸的1.1萬塊玻璃幕牆組成,大廈四周景緻可一覽無遺。現為恆基兆業集團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部所在地。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香港環球貿易廣場

香港環球貿易廣場,高484米,是全港最高建築,由KPF設計。與對岸的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組成巍峨的“維港門廊”,構成獨特的海港景觀,成為香港的新地標,並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商業、貿易及金融中心的地位。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彩虹邨

彩虹邨,為香港最早期興建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

彩虹邨的前身是九龍十三鄉之一的沙地園。由老牌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從1962至1964年分期落成入夥,是早期以綜合發展模式設計的公共屋邨之一。邨內集學校、商店、郵局、街市、食肆、停車場等設施,成為一個小型的社區。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彩虹邨以十棟高低不同的L及T型大廈組合而成,體量簡潔方正,建築語言明快清晰,立面處理豐富而有序, 充分表達現代建築主義後期中, 以實用但多變為主的概念。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彩虹邨因為七彩顏色成了“網紅”打卡點,因為獨特造型也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但住在這裡的人卻無時無刻想要“逃走”,這裡狹窄陰暗、擁擠潮溼,房子甚至沒有能曬乾衣服的陽臺。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香港理工大學 賽馬會創新樓

賽馬會創新樓是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及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的總部,位於理大校園東北角一片狹窄而不規則的地塊上,由扎哈·哈迪德事務所設計。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大樓實用面積15,000平方米,高15層,不規則的外牆是其主要特色之一。創新樓外形極富流線且不規整,大樓北面伸高傾斜之處,甚至伸出了校外,宛如宇宙飛船的登機口,充滿科幻與現代感。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項目採用了獨特的建築物幾何設計,為保持創新樓的弧形三維幕牆,採用了獨特的三維金屬外皮,而在幕牆外皮之後,是多重層板及多條窄長通道。從不同角度看,創新樓形態各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大樓,由口碑建築師 Daniel Libeskind 設計,建於2011年。大樓外觀看上去是一個更復雜多變的幾何搭構而建,大部分傾斜的外牆都與內部中心鏈接在一起,有 50% 以上的結構建設是用模組話結構設計來方便日後的維修和改建,非常穩固。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中心內有音樂舞臺、多功能多媒體教室、錄音室、展覽空間、演講廳、商店餐廳咖啡館甚至花園,是一個功能完善且先進的媒體藝術教學大樓。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獨特的水晶石般的設計形成了一系列無論從形式、光線還是材料上都豐富非凡的空間,從而整體上,為學術和創意研究打造了一個互動的環境。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是香港第一座由法國建築師設計的大型建築,成立於2007年。建築位於香港島東北部西貢區的調景嶺片區,毗鄰將軍澳。設計呈現“天空之城”的理念,各個功能元素在解構、穿插、重組之後,共同為城市貢獻了一座外表乾淨利落的建築。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該建築設計的概念來自一張飄浮於空中的白紙,以空中平臺和4幢大型玻璃塔樓組成,建造費高達12億港元。

建築的基座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客廳”,加深了建築與城市的聯繫。市民可以充分利用內部和外部的綠色空間,舉辦各種各樣的聚會和交流活動,同時欣賞市郊的美麗景色。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校舍設有全長25.75米號稱“天梯”全港離地面最高的室外中空扶手電梯,天梯分兩段,每段由兩條扶手電梯組成,第一段由地面至一樓,而第二段由一樓至七樓,學生可以乘天梯直往校舍中央廣場後,再前往各教學大樓。

塔樓(教育“支架”)是學院建築結構的核心和教學的“支柱”,塔樓採用玻璃外立面,讓人感覺平臺彷彿漂浮於半空中。塔樓周邊顯露的白色鋼質格架是校園園區的獨特特色。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這些破土而出的建築,記錄著香港的崛起與發展,隱藏著香港人的哀愁與喜樂,這就是香港建築的特有情感。

你對香港的建築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來評論區和大家一起分享!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END-

對建築留學作品集有任何想了解或疑問可聯繫顧問老師: vx:17343150270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這麼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香港的這些建築設計真的很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