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輪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結束 價格上漲將逐步放緩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自10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糧食和儲備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聯合下發《關於公佈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的通知》和《關於完善小麥最低收購價有關政策的通知》後,國內小麥市場價格持續升溫。新京報記者注意到,10月30日第四輪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結束,成交76548噸,成交比例2.53%,平均成交價2329元/噸,“較前一次成交率翻倍,加上出庫成本等,預計出庫價格在1.215元/斤,拍賣熱情逐漸增加。”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韓一軍表示。

10月12日五部門聯合下發的兩份文件,明確了2020年國家繼續在小麥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2020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2元,保持2019年水平不變。限定2020年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總量為3700萬噸,分批進行。

我國實行小麥託市收購政策是從2005年開始的,實施範圍為河南、安徽、山東、河北、湖北、江蘇等六大小麥主產省,其他省份不列入國家小麥託市收購序列。

今年國慶節後,政策發佈促使主產區小麥市場價格整體呈現上漲趨勢。卓創資訊數據顯示,10月10日小麥市場價格在2300元/噸,在10月31日達到2374元/噸,上漲74元/噸。

針對這一價格變動走勢,卓創資訊小麥分析師李紅超認為,“政策公佈後消除了市場潛在利空因素,促進了市場購銷積極性。”

記者瞭解到,進入10月,受到元旦、春節的消費拉動,大型麵粉加工企業出於備料所需,採購小麥的願望明顯。“此時,大型麵粉廠家會小幅提高小麥收購價格,市場購銷活動逐步趨於活躍。小麥價格隨之上漲,又引發貿易商惜售心理,加上面粉廠家普遍提高收購價,相互作用的結果使得小麥價格一路走高。”李紅超說。

回顧今年早些時候的夏糧收購旺季,韓一軍認為,“國內小麥市場價格在6-9月份的上市高峰期總體表現比較平穩,基本上在託市收購底價範圍內小幅波動。”他分析,有兩個原因促使國慶節後小麥價格持續升溫,“第一,2020年小麥收購底價繼續保持1.12-1.16元/斤的水平不變,特別是節後重新開始拍賣的託市陳小麥銷售底價也維持1.145-1.185元/斤的水平,使得市場各方對後市小麥價格的行情沒有了‘迷惑’。第二,麵粉加工企業開工率回升、市場流通糧源減少等因素,帶動價格升溫,使得國內小麥市場一改夏收期間的躑躅行情,各地小麥價格不僅普遍出現上漲,而且漲幅相對增大。”

國家糧食交易中心10月30日最低收購價小麥交易結果顯示,成交76548噸,成交比例2.53%,平均成交價2329元/噸,“第四輪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較前一次成交率翻倍,拍賣熱情逐漸增加。”韓一軍說,“加上出庫成本等,預計出庫價格在1.215元/斤。市場主流價格逐漸與陳麥價格接軌。”

業內人士認為,小麥價格已經達到一個相對較高位置,受小麥總體供應充足的影響,價格上漲空間不會太大,漲勢將逐漸放緩。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