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收官,稻穀價格繼續上漲

自10月22日起,安徽省率先在省內符合條件的地區啟動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市場主體普遍預期其他主產區也將陸續啟動,受此支撐,國內稻穀價格總體保持穩中上漲趨勢。進入10月末,中晚稻已經進入大量上市階段,託市收購仍將主導中晚稻收購市場,是後期市場價格的風向標。

中晚稻陸續進入收穫上市期

10月末,我國中晚稻陸續進入收穫上市期,其中東北稻區收穫上市進度要快於南方稻區。據農業氣象監測顯示,截止到上週末,我國東北地區大部一季稻收穫完畢,江淮東部、江南東部等地處於乳熟至成熟收穫期,江淮西部、江漢大部收穫完畢。前期東北地區氣候條件偏好,天氣晴好,氣溫偏高,利於稻穀收穫晾曬,預計10月末11月初,東北部分地區開始大幅降溫,雨雪天氣交加,不利於稻穀晾曬;江南大部分地區陰雨天氣持續,不利於晚稻收穫晾曬。

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信息顯示,今年我國糧食生產連續第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的水平。截至10月25日,全國秋糧收穫已完成85%,北方收穫基本掃尾,南方雙季晚稻收穫過兩成半。糧食除了豐收,還有三個顯著特點,涉及稻穀方面的特點如下:一是種植結構持續調優,非優勢區水稻面積繼續調減;二是生產方式持續調綠。繼續實施輪作休耕試點3000萬畝,繼續調優農業投入品結構,有機肥施用量增加,化肥、農藥使用量有望繼續減少;三是發展質量持續提高,優質稻穀面積大幅增加,其中江西、湖南和湖北地區大力發展優質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託市啟動 中晚稻收購進度加快

據統計,截止到10月20日,主產區中晚秈稻累計收購784.2萬噸,同比減少68.3萬噸,減幅8.01%。其中:安徽收購163.5萬噸,同比減少46.8萬噸;湖北收購290.9萬噸,同比減少13.4萬噸;湖南收購125.7萬噸,同比增加24.9萬噸。22日中晚稻最低收購價政策率先在安徽省啟動,啟動時間比去年晚了6天,預計後期受政策帶動影響,中晚稻收購進度會進一步加快,且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將陸續在其他主產省啟動。託市收購仍將是今年中晚稻市場的收購主力。

政策支撐 中晚稻價格繼續上漲

10月末,中晚稻上市節奏進一步加快,市場參與主體較多,大米加工企業、貿易商、各級儲備糧庫等積極入市收購。受最低收購價政策支撐預期增強,中晚稻市場價格繼續保持上漲趨勢。由於終端大米消費持穩,米價整體趨穩,價格波動幅度有限。分省情況如下:

安徽:目前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啟動,省內稻穀價格逐步向託市價靠攏。據監測,截至29日,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六安地區2520元/噸、馬鞍山地區2520元/噸。受去庫存政策影響,陳糧市場價格較低,2015年產中晚秈稻市場價格在2100元/噸左右,較上週基本持平。新季粳稻上市量較小,巢湖地區2540元/噸,銅陵地區2600元/噸。陳粳稻價格持續偏弱。巢湖2018年產粳稻價格2500元/噸,2014年產粳稻價格2000元/噸,均較上週持平,市場流通量小,有價無市情況凸顯。

湖南:本週省內中晚秈稻大量上市,價格繼續保持穩中上漲趨勢,優質優價特徵比較明顯。據監測,截至29日,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長沙地區2400元/噸,較上週漲40元/噸;衡陽地區2520元/噸,較上週持平;懷化地區2600元/噸,較上週漲50元/噸。大米消費平穩,價格持穩,長沙地區普通晚秈米批發價3550元/噸,較上週持平。省內不同區域稻穀品質不同,價格差異較大,部分地區價格還在託市價下方。預計後期隨著新季中晚秈稻上市量增多,託市收購或將擇機啟動,填平價格窪地。

江西:本週省內稻米價格總體保持平穩。受採購出庫糧食品質影響,早稻和早秈米價格小幅上漲。加工企業緊跟市場變化,快進快出,以加工訂單銷售為主。中晚秈稻繼續增量上市,部分地區價格已高於託市價運行。據監測,截至29日,南昌地區陳早稻出庫價2030元/噸,較上週漲30元/噸;早秈米批發價3350元/噸,較上週漲50元/噸。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贛州地區2580~2640元/噸,較上週漲40~60元/噸;吉安地區2480元/噸,九江地區2500元/噸,均較上週持平。不同區域中晚秈稻價格差異較大,預計後期隨著中晚稻上市量增加,價格低窪地區託市收購啟動概率較大。

廣西:本週正值自治區中晚秈稻訂單收購期間,市場糧源價格較高,轄區各直屬企業根據情況,已經開始收購明年輪換預備糧源。據監測,截止到29日,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柳州地區2780元/噸、北海地區2660元/噸,南寧地區2780元/噸,梧州地區2640元/噸,均較上週持平。大米消費平穩,進口大米價格繼續持穩。越南米廣西邊貿口岸價3110元/噸,較上週持平。

遼寧:本週省內新季粳稻大面積收割上市,預計到11月上旬粳稻收穫能全部結束。新季粳稻上市量繼續增加,價格繼續高位運行。大米加工企業收購原糧價格上漲,但整體幅度不大。據監測,截至29日,新季粳稻收購價盤錦地區2840元/噸、鞍山地區2800元/噸、鐵嶺2820元/噸、丹東地區2700元/噸、撫順地區3000元/噸。預計後期隨著新季粳稻上市量進一步增加,省內粳稻價格將保持高位趨穩運行。

黑龍江:本週省內新季粳稻收穫基本結束,新季粳稻集中大量上市。市場主體購銷活躍,大米加工企業和貿易商囤積庫存,採購積極性較前期提高,部分直屬庫開始啟動輪換收購工作。據監測,截至29日,省內新季長粒粳稻市場收購價約3040~3180元/噸,較上週基本持平;圓粒粳稻收購價約2540~2640元/噸,價格區間逐漸收窄。隨著新季粳稻上市量增加,供給相對寬鬆,終端需求增長有限,導致米企採購多按質論價,優質優價行情凸顯。

早稻需求偏弱 拍賣行情走低

隨著市場購銷切換到中晚稻市場,早稻市場需求進一步走弱,企業採購糧源主要通過國儲拍賣渠道。供給端相對比較寬鬆,需求受限,導致拍賣行情走低。從25日開始,2016~2018年產早稻再次納入拍賣序列,但由於企業參與拍賣熱情不高,導致拍賣結果並不理想。25日共計投放2013~2018年產早稻61.22萬噸,實際成交4.88萬噸,成交率7.97%,成交均價1993元/噸。本次成交主要集中在2014~2016年產早稻上,2013、2017~2018年產早稻均全部流拍。

下週11月8日計劃繼續投放2013~2018年產早稻60.7萬噸,其中2013年產0.7萬噸、2014年產5萬噸、2015年產24萬噸、2016年產14萬噸、2017年產9萬噸、2018年產8萬噸。2015~2016年產早稻投放量佔比高達62.60%,是後期早稻去庫存的主力。

進入11月份,隨著南方中晚稻陸續收穫上市,中晚稻市場購銷節奏將進一步加快,從目前的市場走勢看,託市收購仍將是後期市場的主導,後期需重點關注主產省最低收購價政策啟動時間及相應的收購進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