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商置計劃赴港上市,去年營收3.17億元

據IPO早知道消息,繼新三板摘牌後,深圳市星河商用置業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於明年赴港上市。目前初步確定保薦人為建銀國際和中信建投。

星河商置成立於2004年,為1998年成立的星河控股集團的子公司,主要經營酒店旅遊、影院投資管理等業務,作為“商業地產價值鏈整合資產運營商”,商業管理規模超200萬平方米。

獨家 | 星河商置計劃赴港上市,去年營收3.17億元

該公司曾斥資150億元打造了全國首個整租社區“CCB建融家園·星河榮御”,試點商品房開發銷售與租賃經營一體化運營模式,並提供了一系列社區配套和智能化家居設備,包含醫院、學校、健身中心等成長型社區配套以及人臉識別門禁、密碼指紋門鎖和智能中央空調系統等智能設備。


而其母公司星河控股旗下現有地產、金融、產業、商置、物業五大業務板塊,覆蓋了珠三角、長三角、京津翼三大城市經濟圈,在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酒店管理、物業服務及金融投資等領域均有佈局,但星河控股本身卻並未登陸資本市場。其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黃楚龍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中排名第100,身價達300億。

2016年12月,星河商置正式登陸新三板。星河控股旗下的物業板塊-智善生活也在同一年於新三板正式掛牌。

2017年,星河商置進軍鄂爾多斯、恩施佈局。而其進軍內蒙的首個商業管理項目鄂爾多斯星河COCO City於2018年正式開業,總商業體積約12萬平方米,致力於打造集購物、休閒、娛樂、美食等為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式的都市體驗中心。

今年2月,星河商置公告稱,公司將其持有的深圳市星河趣匯創新發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權轉讓給同一實際控制人黃楚龍旗下的星河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該標的公司截至2018年底的淨資產為負400萬元,因此經協商,擬以1元出售標的公司100%的股權。此舉疑似將不良資產轉移至非上市公司,以此保留優質資產並在上市時獲得更高的估值。

獨家 | 星河商置計劃赴港上市,去年營收3.17億元

財務數據來看,星河商置在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3.17億元,與2017同期相比減少5.09%,對比2016的3億營收僅增加1700萬,業績增速較緩慢。淨利潤為7913萬元,較2017同期相比增長了75.23%。

而資產結構來看,流動資產佔比高達98%,固定資產規模較小,是典型的輕資產運營商業管理服務企業。資產負債率也較為樂觀,星河商置與旗下子公司合併資產負債率為46.01%,而其母公司星河控股的資產負債率則為52.41%。

獨家 | 星河商置計劃赴港上市,去年營收3.17億元

2018年,星河控股曾提出要轉型為“城市運營引領者”,星河商置的目標為在5年後達到管理規模350萬平方米,管理項目超60個,並大力開展長租公寓業務,未來5年運營5個大型長租公寓,物業集團則要實現5年5000萬平方以上的管理規模。

如此大幅的業務拓展增長,勢必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但作為新三板的基礎層公司,星河商置並未能參與競價交易,獲得的紅利也很少,融資規模逐年遞減。星河商置也在今年8月23日正式在新三板終止掛牌,原因為“自身發展的需要”。

因此,星河商置轉戰港股,或許是看中其作為商用置業公司,業務、盈利模式更受港股投資者青睞,輕資產為主的資產結構可以獲得更高的估值,並且港股上市的流動性也較新三板得到改善,融資成功可能性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