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珠穆朗瑪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雙腿也要攀向頂峰的人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又被稱為“世界第三極”,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岩石面海拔8844.43米,這是我們從小就最熟悉的數字。

而另一組數字,則是我們很少關注到的。

從有攀登珠峰紀錄以來,其實只有4833人成功登頂,總登頂次數為8306次,

這麼多年,全世界只有那麼極少數的一部分人,親眼見證過地球最高海拔的景色。

為了各種各樣的原因,人們向珠峰進發,挑戰人類自己的極限。而中國人的登峰史,還多了份家國情懷在裡面。

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他們和他們背後的夥伴的故事。

1 “因為山就在那裡”

1924年6月8日,38歲的喬治·馬洛裡(George Mallory)和搭檔安德魯·歐文(Andrew Irving),正在向上攀爬,在營地的人可以看到他們已經成為了兩個小小的黑點,在雪坡上緩慢移動。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這是馬洛裡第三次向珠峰發起衝鋒,在這之前,他已經成功攀爬過了歐洲的許多高峰,“站得更高”就是他畢生所追求的理想。

當時他們距離珠峰頂峰,僅有約244米的距離,人類從來沒有離峰頂這樣近過,山下的人激動地想,或許這就是人類創造歷史的一天了。

然而這時一片雲霧籠罩過來,遮蓋了激動人心的景象,這就是馬洛裡和歐文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個剪影。

雪山吞噬了他們的生命,也在歷史留下了一道謎題:他們到底有沒有登頂?

直到1999年,一組登山隊在海拔約8300米的位置,找到了馬洛裡的遺體。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馬洛裡已經在那裡靜靜地躺了75年,連袋子裡的隨身物品都保存完好,唯獨缺少了妻子露絲的照片。

在攀登珠峰之前,馬洛裡曾經許諾,會將妻子的照片留在世界之巔。這是否意味著,他真的曾經登頂,那張照片,正在峰頂某片積雪之下,凝望著喜馬拉雅翻騰的雲海長達一個世紀之久?

為了驗證這個可能性,登山隊復原了1924年馬洛裡的登山裝備,重走馬洛裡的登頂之旅。

最後,登山隊得出的結論是“以那時的裝備太難了”,就算馬洛裡成功登頂,那也一定是抱著必死的決心,根本沒有想要安全返回,拼命完成這項人類壯舉。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心中有浪漫幻想的人,依舊會相信他確實到達了峰頂,即使付出了生命,卻完成了一生的夢想。

但其實謎底早就不重要了,馬洛裡這個名字,和他的故事,已經深深刻印在每一個冒險者的心中。

並非為了榮譽,也不是為了炫耀,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挑戰自我的極限。

在他這一次遠征珠峰之前,《紐約時報》的記者曾問過馬洛裡,為什麼要攀登珠峰?

他的回答只有簡短的一句:

“因為山就在那裡。”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這句話,也成為了所有熱愛登山者的座右銘。

2 “珠峰第一人”的兩極人生

時間推進到了1953年,我們都知道,這一年的五月,新西蘭人埃德蒙·希拉里和他的夏爾巴引導丹增·諾爾蓋,第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巔,翻開了人類冒險史上的嶄新一頁。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不過我們要講的,是他們兩個人在這之後的故事。

希拉里在登頂後說,他和丹增曾經發誓決不告訴外界究竟是誰先登上登峰,所以當媒體一次一次質疑,到底是誰先站上了珠峰,希拉里始終保持沉默,拒絕以“珠峰第一人”自稱,只表示兩人作為一個團隊登頂。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帶著這樣的榮譽,兩個創造了歷史的人走向了近乎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和許多夏爾巴人一樣,丹增登山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征服雪山。

這座巍峨的大山,是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他太瞭解在這樣極端的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有多麼渺小,對於丹增來說,對珠峰的敬畏遠遠大於登頂的成就感。

如果可以,生活在珠峰腳下的眾多丹增的同胞們,都不會想要冒如此大的風險,去做嚮導而謀生的。

所以在登頂之後,丹增一直處於一種矛盾之中。

作為“珠峰第一人”之一,這樣的聲望讓他必須堅持登山的事業,成為英雄,受邀教導年輕人登山經驗,這是他必須要做的事。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而另一方面,深知登山風險和困難的他,卻極力禁止自己的孩子繼承他的事業,當他的兒子對他表達想要登頂的願望時,他對孩子說:

“我已經替你上去過了,你不必親自登上峰頂。”

而另一位“珠峰第一人”希拉里,在收穫了這樣的榮譽之後,卻一直沒有停下探險的步伐。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在接下來的歲月中,他還攀登完了喜馬拉雅山脈的11座山峰,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

帶領新西蘭和英國探險隊,通過陸路穿越了南極洲,成為第一個駕車抵達南極的人;

搭乘小型飛機前往北極,完成了一次小小冒險,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踏遍地球三極的人;

長江源頭、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峰、恆河源頭,都留下了他探險的足跡。

兩個人在探索過世界的頂點後,走向了人類對自然態度的兩極,敬畏、或挑戰,

而這也是全世界探險家們所面對的選擇,

正是這兩種想法不斷地衝突,才不斷推動著人類更好地認知自己、發展自己。

3 “中國人都沒上去過,怎麼能說是中國的?

時間線拉進到1959年。彼時,還年輕的中國依舊面臨著百廢待興的局面,而與周邊國家的國際關係更是問題迭出。

大家知道,登頂珠峰有兩條路徑,一條是尼泊爾境內昆布地區的南坡,而另一條,是中國西藏定日縣的北坡。

希拉里與丹增成功登頂的路線,就是由尼泊爾一側登上的南坡,而北坡由於“第二階梯”的存在—— 在通往山頂的唯一途徑上直立著一道5米左右的峭壁,以及強風氣候的原因,在1960年之前,一直被認為是“不可能成功的路線”。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在中尼領土問題的談判上,尼泊爾方多次質疑過中國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尤其是珠峰的領土主權:

“你們中國人都沒登上過的土地,怎麼能說是中國的?”

內憂外患激發了那一代人最熱血的愛國情懷。為了維護國家的榮譽和領土權益,為了實現人類從未有過的壯舉,也為了創造屬於新中國的歷史,中國登山隊在人員、技術和裝備都相當匱乏的情況下,在1960年發起了對珠峰北坡登頂的衝鋒。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電影《攀登者》的前半段,講述的就是這個故事。

沒有設備,只能從瑞士進口採購來的高山帳篷、鴨絨登山服和氧氣裝置;

沒有技術,只能奔赴蘇聯學習的現代高山攀登技巧;

沒有經驗,我們只能從運動員中挑選,組成了一支平均年齡僅有24歲的登山隊;

沒有時間,印度同時也組成了一支登山隊向珠峰發起衝擊,這是一場為國土進行的登山競賽……

高原反應、極度缺氧、體能不足,在嘗試多次衝頂後,只有四個人成功來到了“第二階梯”。他們是王富洲、劉連滿、屈銀華和貢布。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面對4米多高的巖壁,消防員出身的劉連滿想到了搭人梯的辦法。他主動蹲下當“人梯”,讓隊友踩著自己的肩膀攀登。

屈銀華先上,他實在不忍心穿著滿是釘子的高山靴踩在戰友肩上,便毅然脫下了4千克重的靴子,沒想到鴨絨襪子太滑也上不去,屈銀華又脫下鴨絨襪子,只穿一雙薄毛襪打鋼錐、攀爬……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讓屈銀華後來的兩足腳趾和雙足跟就被徹底凍壞,只能切除……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蹲下當“人梯”的劉連滿同樣不容易,這樣的高度,任何一個輕微的動作,都會給身體帶來沉重的負擔,劉連滿卻要用身體託著100多斤的隊友慢慢站直,足足堅持一個多小時……這使得他沒有體力完成最後登頂,而是在海拔8700米處休息。

1960年5月24日夜裡,只有星光,屈銀華、王富洲、貢布三個人,在寒冷、缺氧、飢餓、黑暗的山脊上麻木地行走,只剩下堅持、堅持,再堅持。

登頂的那一刻,他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到了沒有?”

“到了,再沒有地方走了,再走,就下去了。”

沒有可以用來拍攝的光線,他們果斷的從揹包拿出國旗和毛主席像,一起放在山頂,趕緊下山。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當消息傳回北京,這條喜訊很快就傳遍了中國,全國人民都在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而創造奇蹟的人沒能親眼見證這樣的慶祝,他們這時都在醫院靜靜休養。

1961年,《中尼邊界條約》正式簽署,兩國曆史上遺留的邊界問題得到解決。

4

“無腿登山勇士”夏伯渝:“我還有很多山,要去爬。”

1960年的登頂是半夜,光線條件根本無法用相機來記錄登頂時刻,當年國外也因此不承認中國人第一次由北坡登頂的紀錄。

15年後,擁有了經驗和更好準備的中國登山隊,再次從北坡突擊珠峰,這一次,不僅要全程記錄讓外國人沒話說,還要挑戰最多人登頂和第一位女性登頂的榮譽。

26歲的夏伯渝,就在這一支登山隊中。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夏伯渝首次攀登卻以失敗告終。隊伍已經行進到海拔8600米以上,可暴風雪越來越大,隊伍只能被迫下撤。

在下撤到7600米的過程中,一名藏族隊員丟失了睡袋。因為不怕冷而被送外號“火神爺”的夏伯渝,主動把睡袋讓給了藏族隊員。這導致他雙腿嚴重凍傷壞死,最終只能截肢。

禍不單行的是,當他得知自己的後半生可能都要在輪椅上度過的時候,又收到了自己父親去世的消息……

快要陷到極端負面情緒的夏伯渝遇到了一位國外的假肢專家,對他說:

“你安上假肢以後,不但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你還可以再登山!”

夏伯渝相信了。

之後的幾十年,他都在為這個目標而拼搏、而奮鬥。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因為大運動量的訓練,假肢把接口處的組織磨破,長期不癒合導致了癌變,甚至轉移到了淋巴之上……夏伯渝依舊沒有放棄實現自己的理想。

在治療和積極的心態下,夏伯渝的癌症竟然真的被控制住,而且再也沒有復發。

從2014年開始,65歲的夏伯渝,正式再度向珠峰發起了挑戰。

終於在2018年,也就是第一次攀登的43年後,以69歲的年齡和失去雙腿的身體狀態,在第五次挑戰時登頂成功。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更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中國第一位無腿登頂珠峰的勇士,在今年年初,因為這樣的壯舉,獲得了勞倫斯年度最佳體育時刻獎。

圓夢珠峰之後的夏伯渝並未止步。他說,他還要繼續完成“7+2”計劃,登上所有大洲的最高峰,征服南北極。2019年8月26日,他登頂“歐洲之巔”厄爾普魯士峰,助力他的,不再是40多年前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才能買到的國外裝備。這一次,他穿著中國自主製造的全球頂配羽絨服——波司登登峰系列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從馬洛裡,到夏伯渝,以及每一位向地球極點發起挑戰的人,他們的“登峰精神”,始終是人類挑戰自我、探索自然的體現,而中國人對珠峰的一次次挑戰,既包含著新中國自成立以來到現在的拼搏歷史,也包含著國人面對艱難險阻不斷向前的奮鬥精神。

每一項成就,每一個飛躍,甚至每一個引領行業、響徹世界的自主品牌,中國一直都在用這樣的精神,向世界頂端發起著挑戰。

努力43年的波司登,讓中國有了世界級的頂尖羽絨服

今天,羽絨服的頂尖品牌波司登,正式向全球發佈科技與工藝達到世界頂配的“登峰系列”羽絨服,凝聚波司登43年專業積澱、助力登峰勇士們挑戰更高的羽絨服。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這場發佈會,就像帶我們經歷了中國人挑戰世界最高峰的歷史。波司登與中國的登山事業,也有著不解的緣分。中國人的登峰史,也是波司登羽絨服的進化史。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在中國登山隊剛開始挑戰珠峰的年代,國內甚至沒有像樣的登山裝備生產廠家,所有的優質設備全部需要從國外進口,甚至需要領導特批。

1998年5月,中國登山隊穿著波司登提供的登山服登頂珠峰。當時的隊員次落成為了中國第一位登頂珠峰的在校大學生。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21年後,當年的大學生已經成為了中國登山隊的教練。在今年的5月份登山季,中國登山隊在波司登的助力下又一次登頂珠峰!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如今,波司登憑藉堅實的製造工藝和不斷創新的科技,助力中國登山隊21年,讓登山服再輕一點再暖一點再多保護一點,不需要再去海外,我們自己就能製造出世界級,甚至超越世界級的登山服,這就是對登山者最好的支持。

這也是為什麼次落在發佈會上忍不住說,穿著中國品牌登上珠峰,更能感覺到祖國的強大,我們中國在專業領域上的強大,感到特別自豪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登峰系列”中的每件衣服,都以一座世界著名山峰命名,它們就是波司登在積累多年後,拿出的一份世界領先的答卷。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登峰系列由489道嚴格工序製成,做工極其精緻,單單版型就經過了217次修改。最顯眼的就是心臟位置的中國地圖,胸前還有著珠峰的名字海拔高度,而打開羽絨服的內裡,還能看到世界地圖,以及1998年中國國家登山隊穿著波司登挑戰珠峰成功的照片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作為一發布就獲得“全球頂配”稱號的羽絨服,登峰系列的功能性,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1)保暖巔峰:能抵禦零下40度極寒

波司登登峰系列採用了來自世界公認的北緯43°黃金羽絨帶產出的珍稀鵝絨。

之所以這個緯度產出的鵝絨最好,是因為北緯43°的晝夜溫差大,具有上下70攝氏度的絕對溫差,冬季最低溫可以達到零下35°C,在這裡生活的鵝,產出的絨朵更加飽滿,保暖性也最好。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除了產地嚴選,波司登對取材的要求也相當嚴格,每1000只鵝,大概只能精選出4只最優的來進行取絨,每一朵羽絨都由篩選師手工挑選,僅選取胸腹間15克左右的精品鵝絨。

這樣的精挑細選,成就了極高的含絨量和蓬鬆度。

這兩項決定了羽絨服的重量和保暖的效果,根據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的標準,根據蓬鬆度把羽絨劃分了5個等級:

A級,蓬鬆度480+為羽絨服的入門級別;

2A級,蓬鬆度560+中端級別羽絨服使用此級別羽絨;

3A級,蓬鬆度640+奢侈品品牌會使用此級及以上羽絨(比如某鵝);

4A級,蓬鬆度720+多用於奢侈品中中高端系列;

5A級,蓬鬆度800+頂級品質羽絨;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而登峰系列,採用的是超過了5A級蓬鬆度超1000的鵝絨,含絨量的達到了

理論極限值95%(因為實際做不到100%含絨量),光憑這兩點,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外品牌。

光是原材料就是保暖巔峰了,波司登還在充絨工藝上進行了革新。

這種方式叫做蜂巢立體充絨工藝,模仿蜂巢結構,打破了傳統平面充絨方式,讓羽絨均勻分佈在整件衣服中,這樣羽絨服的形體更加穩定,保暖的效果也更優秀。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2)每一條細隙、每一個微孔都能抵禦寒風侵襲

有了優質的保暖核心,表面材質的選用和工藝就是考究的另一個方面了,這關係到羽絨服能否經受極端環境的考驗。

登峰系列使用的面料,是被稱為“世紀之布”的GORE-TEX,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層皮膚”。

這個面料的神奇之處,在於它有一層薄膜,這層薄膜每平方英寸就有90億個微孔,這些微孔的大小比水滴小兩萬倍,比水蒸氣分子大700倍,這些小孔,既能保證持久防水防風,也能讓汗氣輕而易舉從內部蒸發出去,真正做到既防水又透氣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那你可能會問了,在充絨時會進行絎線,針孔的部分不就還是會破壞羽絨服的整體性和防水性嗎?

登峰系列採用了一種比較特殊的防水壓膠工藝,在所有接縫處做防水壓膠處理,平整嚴密地縮住每個針孔,有效阻止雨水從線縫處滲入,達成整件衣服防水的功效,讓它成為一件下雨下雪都能穿的羽絨服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對於有大風的寒冷天氣,登峰系列在每一個可能灌風的地方都進行了

防風設計

帽子採用FITGO-TECH調節系統,只用單手就能收緊帽口,配合高立領、可伸縮防風袖口及彈力防風裙,使衣服在頸部、腕部及腰部與人體更貼合。有效防止冷風從頭、袖口、腰部鑽入,360°全方位保暖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3)把航天材料和專業級防護用到羽絨服

作為一件專為登山而生的羽絨服,除了保暖和克服極端天氣,還需要為登山者們的安全做好萬全準備。

攀登過程中,電子儀器常因失溫而導致電量流失過快,於是登峰系列採用長征五號的航天納米保溫材料氣凝膠,製成電子儀器保護袋,有效避免電子儀器受到低溫影響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在登山過程中帽子如被卡住,會對登山者構成安全威脅。登峰系列帽子採用

MAGIC CHAIN魔術鏈設計,當受力超出安全臨界值時帽子會自動脫離羽絨服,保障運動員穿著安全。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還有Recco生命探測儀3釐米13針精密縫製防跑絨等等等等先進科技……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這是一件從絨、面料、科技、工藝全面為登山者做到極致的羽絨服。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難怪夏伯渝在發佈會上,試穿這件羽絨服,感慨萬分。“以前,我就一直夢想著能穿上我們中國自己做的羽絨服,攀登高峰。這次終於實現了!我第一次感覺到,我們的產品,不論是工藝、技術研發、和體感,不僅是世界級的,甚至也已經超越了世界級。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次落也感嘆到:正是因為有波司登這樣的中國企業,我們民族品牌始終堅持的自強不息,勇於追求,每個行業才能走上世界的高峰

(4)登峰無止境,波司登挑戰無止境

1998年到2019年,登山裝備不斷創新、進化,波司登既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

波司登還參與、見證過在許多不同專業領域中,為夢想、為初心而不斷奮鬥的“登峰者”們。

2006年都靈冬奧會上,韓曉鵬身穿波司登自主研發的滑雪服,為中國贏得雪上項目男子首金。這一身兼具科技感、高性能與中國特色的波司登滑雪服,現在已被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珍藏。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1998年7月,波司登羽絨服隨中國北極科考隊出征格蘭豪威島,以溫暖抵禦極地嚴寒,見證北極科考之行。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1999年10月,波司登隨“雪龍號”南極科學考察隊遠征南極,再戰極地高寒,完成“登峰造極”的挑戰,問鼎南極之巔。

科考、探險、運動,波司登一直作為中國人探索世界的最佳夥伴,用不斷創新和專注精品的態度,陪伴著我們挑戰雪山、極地和賽場。

而優秀的品質,也是會征服全世界人民苛刻的眼光的。

1995年,波司登獲美國、俄羅斯博覽會金獎,首度把時裝理念引入羽絨服;2001年,波司登獲得法國高質量科技產品證書;2018年,波司登獲得《Outside》戶外裝備年度大獎。

如今的波司登,已經暢銷美國、法國、意大利等72個國家,贏得全球超2億人次的選擇,並且獲得專業權威人士的高度認可,甚至已經引領世界羽絨服制造技術和標準。

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即使失去双腿也要攀向顶峰的人

從經歷雙腿截肢、患癌之苦,到登頂珠峰,夏伯渝花了43年。從1976年創業之初,到如今成為世界頂級品牌,在絨、面料、設計、工藝等方面更遠超行業標準、達到當今世界頂配的波司登,也用了整整43年。

波司登的“登峰精神”,是尋求科技和工藝的不斷突破,是助力中國體育事業不斷進步的民族責任感,是創造和刷新國內和國際的行業標準與歷史,

更是為了那句“溫暖全世界”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