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財報找機會:生物醫藥行業空間廣闊 千億市值仍虛位以待(附股)

生物醫藥行業內當前共有50家上市公司,其中19年後上市一家,面臨退市一家,剔除後共計48家。生物醫藥行業淨資產收益率8.56%,並不十分突出,毛利率59.1%,位居醫藥行業之首,PE(TTM)估值為55.61倍,19年以來板塊漲幅近40%。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行業內市值分佈情況。(數據截止10月14日)

讀財報找機會:生物醫藥行業空間廣闊  千億市值仍虛位以待(附股)

通過數據我們看到,生物醫藥行業公司市值分佈相對均衡,主要集中在腰部,50億到100億和100億到500億之間的均為十五家,500億以上的有5家,目前暫無千億市值以上公司,仍在虛位以待。而50億以下的當前仍有13家。後續就要看誰能率先突圍千億,而腰部的公司家數較多,想要突圍競爭也相對激烈。考慮到市值過小存在發展不成熟不確定性高,我們主要對比上邊的三個範圍,以市值劃分來對比。

先來分別對比一下毛利率與淨資產收益率情況:

讀財報找機會:生物醫藥行業空間廣闊  千億市值仍虛位以待(附股)
讀財報找機會:生物醫藥行業空間廣闊  千億市值仍虛位以待(附股)
讀財報找機會:生物醫藥行業空間廣闊  千億市值仍虛位以待(附股)

通過數據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不管在哪個市值階段,毛利率分佈落差很大,最高最低一度可以相差近60%,這說明同為生物醫藥行業,區別還是非常大的。而淨資產收益率情況來看的話,沒有出現小市值淨資產收益率高的情況,反而有市值越大,淨資產收益率越高的跡象。這可能也是行業本身空間較大,公司規模越大相對越穩定,小公司抵禦風險能力差。

而造成毛利差異的主要原因在哪?我們來看毛利率90%以上的公司,細分主營業務情況:

讀財報找機會:生物醫藥行業空間廣闊  千億市值仍虛位以待(附股)

可以看出毛利靠前的公司主要就是以做研發為主,具備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我們對比一下,高毛利公司的淨利潤與淨利潤同比增長情況。

讀財報找機會:生物醫藥行業空間廣闊  千億市值仍虛位以待(附股)

從圖中可以看到,幾家毛利率在90%的公司淨利潤絕對值都不是非常高,最大的也只有2.5億,增長率來看,除了康泰生物中報負增長外,另外幾家都維持增長,增長幅度還是比較高的。

整體來看,生物醫藥行業落差跨度較大,毛利率較高的頭部公司相對成長性較好,如果後續能夠維持下去,大概率能夠有較高的行業壁壘來形成競爭優勢。而相對比較集中的腰部跟腳部市值的公司,後續想要更進一步,就需要形成自身的獨特優勢去尋找能夠持續高毛利的產品賽道,一方面立足當前老齡化背景下的需求升級,在自身原有優勢上加強;另一方面立足創新發展,後續才能穩站高景氣的行業優勢,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畢竟千億市值之位仍然在虛位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