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魏萊不是最遭人恨的,她才是

01

《少年的你》中,魏萊這位女同學真的是讓人恨得牙牙癢,恨不得將她撕成碎片,可是當她因為怕被自己父親發現“玩過火”,又一年不跟自己說話,她去求陳念,結果在最後一下激怒了陳念,導致被陳念從樓梯下推了下去,當場死亡了。

《少年的你》魏萊不是最遭人恨的,她才是

沒錯,很多網友都說魏萊死的好,但是,她真的太可憐了,可憐到只有用這種極端的方式,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只有用這種欺凌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權威。

這種心理全部來自於自己的父母,在影片中,來自母親的耳濡目染更多一些。

當警方針對胡小蝶自殺的案件進行調查的時候,陳念後來對鄭警官說出了一些實情,鄭警官將魏萊那群人叫來警局一一“談心”。

在鄭警官和魏萊“談心”的時候,魏萊就很像一種患有心理疾病的姑娘,不僅對胡小蝶的死沒有一絲的害怕,更是連內疚都不曾有過,因為胡小蝶不是她媽媽口中所有“好的朋友”。

當時鄭警官聽得非常的氣憤,但是看到眼前那個不知所謂的姑娘,頓時只覺得她類似野生動物。

當魏萊的電話響起,知道是媽媽打來的電話,魏萊都要崩潰了,她偽裝的好學生,乖乖女的形象,可能馬上就要被這場問話而被打破。

可是,當畫面轉到魏萊的家裡,沒有父親在場,可想而知,父親難得回趟家,家裡有什麼事情,都是母親出面解決。家裡可能以父親為主,有權有錢有地位還有學歷,家裡的獎牌到處都是。

但是魏萊母親一開口,鄭警官就覺得不可思議,有其母必有其女,這話說的應該就是魏萊這母女兩個了。

魏萊媽媽說道:“這是不是那個女孩子的家教有問題,心理素質太差了。我們魏萊和別人不同,她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再三。”最後還說“魏萊不受委屈誰受委屈,還是我們魏萊太單純,太好欺負了。

這樣的媽媽,能教出善意的姑娘麼?

《少年的你》魏萊不是最遭人恨的,她才是

魏萊心裡的扭曲電影中沒有多說,但是可以看出,魏萊常年見不到父親,也是經常見不到母親,她不愁錢,就是見不到人,所以,魏萊總是覺得用錢可以擺平很多事,比方說胡小蝶的死,比方說陳唸的裸照視頻。

在這樣的家庭,孩子真的苦於平常家庭。

陳念雖然家境不好,媽媽欠債,丟下她一個人守著那間破破爛爛的房子,偶爾回來看一下她,但是陳念是能感覺得到媽媽的愛的,她們也經常通電話,相互鼓勵,這才是正常的母女關係,而不是長時間的不聞不問,一見面總是讓孩子學著強詞奪理,傲慢,瞧不起人的心態。

02

我一個朋友,她們是組合的家庭,男方離婚帶著孩子,女方離婚沒有孩子,兩個人在一起之後,女方由於自己沒有孩子,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和孩子相處,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沒什麼孩子緣。

《少年的你》魏萊不是最遭人恨的,她才是

在孩子的教育上,兩個人經常有爭執,每次在家一吵,孩子就哭,作為父親看到孩子哭心裡就更不是滋味,而後媽又怎會好當。

兩個人都在探索如何去當一個好父母。

當孩子稍大一些,上了小學,有一次,老師打電話來說:“你們家孩子在學校把同學從滑滑梯上推了下去,同學的手摔斷了,你們趕緊來學校處理一下。”

孩子的父親接到電話,馬上聯繫孩子的媽媽,一起到學校去。

孩子一臉冷漠的看著他推下去的同學在一旁哇哇大哭,毫無悔意,也沒有一絲害怕的神情。

等雙方父母都到了,孩子的父親首先是看自己孩子有沒有受傷,然後讓對方去醫院處理傷口,是多少錢就付多少錢。

對方看在孩子疼成那樣,趕緊先帶他們的孩子去醫院處理。

而我朋友這邊,老師對孩子父親說:“我知道你們上班很忙,但是孩子不僅僅是傷害到了別的同學,更是暴露了家庭教育問題。你們把孩子帶回去,好好看看該怎麼解決吧。”

可想而知,夫妻倆帶著孩子回家又是一番爭吵。

《少年的你》魏萊不是最遭人恨的,她才是

好像現在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出了事,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都不叫事。可是,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心理健康,這是錢能解決的事情嗎?

這也是後來,我朋友跟我訴說這個苦惱的時候,我才知道。

對於心理上的問題我沒有辦法給出專業的建議,但是我要他們夫妻兩能夠心平氣和的,能夠給孩子一個愛的環境,

看到愛,感受愛,才會分享愛

陶行知先生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孩子的成長環境尤為重要,就好比一個白松的種子,掉在了石縫裡,它只能長出一顆小樹苗,可是它在肥沃的土地上生長,就會成為參天大樹。

03

當所有人的關注點都在陳念和小北身上的時候,看到電影背後才知道,校園暴力者魏萊也是現代教育的犧牲品。

《少年的你》魏萊不是最遭人恨的,她才是

都說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出生到長大,他們對三觀是沒有了解的,他們所瞭解的,都是父母給的,都是學校、社會上切身體會到的,這能怪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嗎?他們這個年紀瞭解世界有多少?

警局的隊長說:“一個學校裡,十幾個孩子活活把一個學生打死了,事後每個孩子都說,不知道人真的會被這樣打死。”

看,這就是孩子,因為無知犯下的罪,可是他的父母、他的老師,有教過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嗎?——沒有!

因為孩子的父母可能正在外地打工,管教孩子的次數可能少之又少。而學校,課本知識已經佔據了一天的時間,哪還有多的時間去教孩子其他的呢?

說到底,還是對孩子的教育太匱乏,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少年的你》魏萊不是最遭人恨的,她才是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