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大塘鎮:“三變”改革有成效“股東”喜分大紅包

多彩貴州網訊(田舉 王若燕 )平塘縣大塘鎮大膽探索推行“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模式,極大地增強了農村集體經濟實力,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讓群眾“坐享”“改革”帶來的紅利。

“七組陳明亮,分紅資金827.58元......”

近日,在大塘鎮雲上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項目分紅現場,來自西關村、新營村、裡中村等12個村的145戶貧困戶正在等候領取12萬元的分紅資金。

剛領到分紅資金的勝安村掌奤組貧困戶羅德松邊數錢邊說:“心情高興得很,感謝黨和政府給我們的大力支持,回家以後想辦法多找點錢,儘快脫貧,奔上小康生活”。

平塘大塘镇:“三变”改革有成效“股东”喜分大红包

西關村、裡中村集體經濟積累長毛兔養殖基地租賃項目分紅現場

該項目是大塘鎮將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發展資金)200萬元,量化為貧困戶持有的股金,投放到貴州信克棉業有限公司形成股權,貧困戶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實現“一次性”投入“持續性”增收。

“在當前脫貧攻堅關鍵時刻,本公司秉承發展優勢產業,建成地方龍頭企業,回報社會和鄉鄰的宗旨,積極發揮作用,參與脫貧攻堅,奉獻信克紡織人的力量。今天公司組織第一次分紅,今後三年將繼續開展分紅活動。債權投資在公司,我們會努力經營,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充分保證大家的分紅效益。”貴州信克棉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勝克信心滿滿的保證道。

同樣,依託村集體土地和扶持項目資金,西關村、裡中村全額申請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260萬元共同建設了養殖基地,並將基地按照協議入股於貴州雲毫兔業科技有限公司。企業以“村委會+企業+貧困戶”的模式與兩個村的貧困戶和村委會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今年,西關村、裡中村130戶貧困戶每戶分紅資金700元。

“黨的政策相當好,我們沒有吃國家照顧,沒有穿國家照顧,沒想到我們享這麼大的福,我們想慢慢的爭取,不給國家添麻煩,我們要自己解決我們的生活。”西關村一組貧困戶雷志珍笑著說。

“現在有項目覆蓋帶動,增加收入,通過這個項目分紅,給我增加脫貧的信心,我自己也要自力更生,發展謀出路,我家現在已具備脫貧的條件,現在我就向村裡申請,允許我家今年脫貧。”大塘鎮西關村一組貧困戶楊麗向記者說道。

這只是大塘鎮探索“三變”改革的一個縮影,為讓農村沉睡的資源活起來、各類分散的資金聚起來、農民增收的渠道多起來,從而進一步激活市場、激活主體、激活要素,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讓農民直接成為產業的參與者和受益人。

“我們大塘鎮實現了每村都有一個項目支撐,通過村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貧困戶等方式建立利益聯結方式,讓貧困戶真正的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現在我們全鎮已經實施的39個項目已實現分紅227萬元,還將擬分紅127萬元。希望通過‘三變’方式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大塘鎮副鎮長羅朝光有信心的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