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扶貧“棗莊·豐都樣本”⑵消費扶貧,從“輸血”到“造血”

扶貧攻堅戰既是攻堅戰又是持久戰。為了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讓他們走上持續致富的幸福之路,讓扶貧事業持續穩定,棗莊和豐都兩地在“消費扶貧”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實現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取得了可喜效果。


東西扶貧“棗莊·豐都樣本”⑵消費扶貧,從“輸血”到“造血”


(湛普鎮黨委書記周廷忠向記者介紹花椒基地建設情況)

兩地創新“市場+基地”消費扶貧模式,加強農產品扶貧消費協作。在棗莊扶貧掛職幹部的積極協調下,滕州市與豐都縣簽訂了《豐都縣花椒銷售幫扶協作框架協議》,在滕州幹雜海貨市場與豐都花椒基地“優勢結合”上做文章。2019年以來,滕州客商到豐都採購花椒22.09萬公斤,消費扶貧已達1240萬元。

2019年7月,棗莊市市長石愛作到豐都考察對接扶貧工作,專程到花椒種植基地調研花椒產業,強調要積極探索,認真做好消費扶貧,切實助推花椒種植戶脫貧致富。

豐都縣最大的花椒種植基地在湛普鎮,該鎮有農業人口2134戶7138人,其中建卡貧困戶261戶838人。目前,全縣共種植花椒10000多畝,覆蓋農戶1620戶,其中建卡貧困戶216戶。該鎮黨委書記周廷忠高興地告訴記者,全鎮今年花椒產量達到7000多噸,通過實施東西協作扶貧,建立棗莊豐都扶貧協作花椒採購基地,拓寬銷售渠道,減少中間環節,提高了農戶收益。全鎮花椒產值預計可達5000多萬元,人均增值7000多元。


東西扶貧“棗莊·豐都樣本”⑵消費扶貧,從“輸血”到“造血”


( 張吉勝的笑容很有感染力,臉上充滿自信)

記者在花椒基地採訪時,恰遇一位下地幹活的農戶跟周書記打招呼。周書記說,這人叫張吉勝,是建卡貧困戶,老婆和兒子都精神不正常,全靠他一人勞動養家。以前,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不想活了”,整天愁眉苦臉不見笑模樣。現在好了,種植花椒鼓起了腰包,越來越有幹勁了。

記者與張吉勝攀談,雖然他的家鄉話聽不太懂,但他表述的大體意思能聽明白,他說以前日子沒法過,現在好了,種花椒能掙錢了,他現在琢磨著怎樣把孩子的病治好,那樣生活就更有奔頭了。說這話時,張吉勝臉上始終掛著笑容,眼裡透出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豐都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縣,豐富的旅遊資源是天然的消費扶貧資源。去年,縣領導帶隊赴棗莊市推介豐都旅遊,成功啟動“2018棗莊—豐都旅遊年”,簽訂了《旅遊專列合作協議》,山東省籍居民到豐都縣景區旅遊的,憑本人有效證件可享受景區門票優惠政策,名山、南天湖等國有旅遊景區首道門票對山東籍遊客免費。10月25日,棗莊——豐都首班旅遊專列開通,首批遊客656人在以優惠價格享受到高質量旅遊資源和服務的時候,也成了消費扶貧的愛心使者。


東西扶貧“棗莊·豐都樣本”⑵消費扶貧,從“輸血”到“造血”


(花椒基地宣傳欄上“東西協作增動力”、“喜獲豐收添幸福”兩行字,讓人倍感鼓舞)

消費扶貧模式讓豐都貧困戶掙到了錢鼓起了腰包,也讓客商奉獻愛心的同時賺到了錢,讓消費者奉獻愛心的同時買到了滿意的商品,享受到了稱心的服務,政府更是樂觀其成。多方受益,皆大歡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波濤)

東西扶貧“棗莊·豐都樣本”⑵消費扶貧,從“輸血”到“造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