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我對房產投資的幾個觀點

「人生感悟」我對房產投資的幾個觀點

1,南京以西廣州以北城市的房產,絕對不碰。

筆者買房,首選區域是珠三角,長三角地區。

京津地區,筆者沒有去工作與生活過,不甚瞭解,又是北方地區,氣候什麼的不適應,所以沒啥興趣。

而其它地區比如東北地區,西北地區,西南地區,中部地區的房產, 受限於經濟發展水平,偏僻的地理位置,這些地方的房地產升值速度相對較慢。在上一波房地產史詩般的暴漲中,板塊輪動,這些地區的省會城市幾乎是最後一波輪到的。而在暴漲之後的價格回調中,這些地區的城市回調速度最快,力度最大。。。

珠三角地區和長三角地區的一線城市的房產,無疑是頂級核心資產,如果資金寬裕,有購房資格,當然是首選一線城市。如果資金有限,可以考慮2個地區的強二線城市,比如佛山,東莞,南京,蘇州,無錫,杭州等。這些城市由於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活躍的民營經濟,海量的外企等經濟層面的強勢支持,加上不斷湧入的外地人口,其房產價格的上漲有比較夯實的支撐。投資與這些經濟發展發達的城市房產,無疑是比較安全的。

「人生感悟」我對房產投資的幾個觀點

2,一線城市郊區房產投資價值高於二線城市市中心。

筆者對於一線城市情有獨鍾,有一定的偏執與心結。筆者認為,只要是一線城市的房產,都是頂級核心優質資產。

筆者縱觀過去近20年房地產發展的歷史,一線城市房子升值速度遠超二線城市,即使是一線城市的郊區的房價上漲速度,都要比二線城市市中心快得多,幅度大得多。北京郊區房價,超過4萬的很多;上海遠郊比如金山奉賢臨港的房價也在2萬以上,超過很多二線城市市中心房價;深圳郊區的房價更不用說。

「人生感悟」我對房產投資的幾個觀點

3,三線及以下城市房產絕對不碰。

如今中國的房地產,出現嚴重的兩級分化趨勢。一線城市房價均價5萬甚至6,二線城市房價均價2萬左右。一線與二線,城市房價差距實在太大太大。一些明星或者網紅二線城市比如中西部城市成都,武漢,西安與合肥等,其市中心的房價,也不過就是一線城市極其偏遠的郊區的房價。而三線乃至四線城市,房產均價1萬以內,無論是上漲速度還是幅度,都是不值得一提的。

人口與資源往大城市聚集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三四線城市的精英階層在流失,人口在流失,會越來越蕭條越來越衰敗。所以筆者絕對不會去三四五線等小城市投資房產,這是底線。

近期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提出後,三線城市湖州成為投資熱點,微信朋友圈裡房地產中介的湖州房產銷售廣告鋪天蓋地,微信群裡去湖州投資房產成為熱門討論話題。筆者不為所動,筆者以為,即使是有長三角一體化的規劃的噱頭,湖州畢竟是一個經濟很落後的三線小城市,不值得跟風去那裡購房投資。現在湖州買房子未來或許能升值,但是房價漲上去之後未來有無接盤俠,有多少接盤俠還真不好說。一句話,筆者不看好湖州房地產,不管別人怎麼看湖州房地產。

「人生感悟」我對房產投資的幾個觀點

4,商業地產絕對不碰。

君不見各個城市,不管是大小城市,不管是不是一線城市或者省會城市,也不管是否是黃金地段,幾乎所有的大型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都沒啥人氣了。很多購物中心的商鋪常年沒有營業,甚至是整層整層沒有營業。筆者有見過很多城市的CBD裡的大型購物中心,整棟樓沒有商業,都空在那裡,荒廢在那裡,實在是太悽慘太蕭條了。

電子商務的興起,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購物習慣和購物方式,也徹底顛覆了商業地產投資的前景。投資商鋪,之前都說是'一鋪養三代',很多人投資商鋪,通過商鋪物業價格的上漲以及租金,賺了不少。電子商務網上購物興起之後,線下實體商業影響很大,以商鋪為代表的商業地產不再是香餑餑,而是成為某種意義上的有毒資產,'三代養一鋪'。租不出去或者租金很低,資產價格不再上漲,轉讓也難無人接手。有鑑於此,筆者認為,商業地產已經是毒資產,絕對不碰。

「人生感悟」我對房產投資的幾個觀點

2019-09-26 寫於蘇州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