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駕偶遇路邊山村,難得風景如畫而民風淳樸


湖南邵陽城步縣西南部的一條公路邊上,有個在今天聽來不太有名的小村子,叫長坪村,然而歷史上,這個小村子卻是兵家必爭之地,紅軍長征時曾兩次路過這裡,村中至今保留著許多當年的歷史文物。村中的紅軍烈士墓和紀念塔,讓這個普通的小村顯得與眾不同,有了紅色的基因。

當年,毛澤東等黨中央和軍委領導人過城步期間對紅軍行進的戰略方向進行了反思,形成著名的“通道會議”的思想基礎,開闢了紅軍的一條生路,而長坪村正式這一歷史事件的見證者。

作為城步苗族自治縣下的村莊,長坪是山歌的故鄉,每年農曆的六月初六這裡都會舉辦山歌節,據說這裡的每一個村民都是山歌能手,不過我們來到這裡時,已經是秋天,村子裡靜悄悄的,雖然沒有聽到山歌,卻感受到世外桃源的意境。

遇見長坪村完全是個偶然。從南山回來的路上,路過了村邊這座漂亮的廊橋,於是把車停在路邊就順路走了進去。真是意外驚喜,小橋流水,田園古道,這些詩一樣的畫面,村子裡比比皆是,而且自然淳樸,毫無雕飾。

有媒體報道稱,長坪村“風光旖旎,古木參天,春天開百花,秋天結百果,風聲伴流水,是一處天然的生態寶地“,這裡民族文化積澱深厚,喝油茶、“打泥腳”“擠油尖”等傳統習俗流傳不衰。雖然我們匆匆而來,沒能看到那麼多的“文化“,但對這裡自然風光、茂密的植被,人與自然的和諧,卻是深有感觸。


說起來這些年到過的古村古鎮,早已不計其數,它們中的大部分都沒逃過商業利益的衝擊,旅遊開發的同時,自然淳樸隨之消失,名為古村,卻早沒了古韻,遊客看到的不過是開發商包裝出來的偽文化而已。所以,當我們見到長坪村時,大家都很激動,難得一個漂亮山村還能保留如此淳樸。

綿綿細雨中,我在溪水邊拍攝村中的風景,至少兩次被路過的村民提醒,石頭路溼滑,要小心摔倒。素不相識的關心,讓人感到很溫暖,大城市中越來越少的人情,在這個小村子裡卻自然地保留著。

在長坪村裡,沒有見到除了我們以外的其它遊客,安靜而祥和,也許因為季節的緣故,也沒有人在田地裡幹活兒,鴨子在河水中游弋,雞犬在岸邊嬉戲,遠離紅塵的桃花源不過如此吧。

長坪村一帶,是苗族和侗族的故鄉,因此村裡的建築也採用濃郁的民族風格,木製的吊腳樓或依山或臨水而建,推窗就是風景,人與自然完美和諧地相處,也許這是最讓大都市人羨慕的地方吧。

當然,長坪村還不是一個很富有的鄉村,人均收入還很低,但有綠水青山在,相信下次再去長坪村時,一定會感受到更多的美好。今年3月長坪村被評為湖南“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它的評選標準是生產美、生活美、環境美、人文美、山水美,集那麼多美於一身,明天一定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