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

由營山縣希望初級中學校 李燕供稿。

憶往昔,我們沐風櫛雨,默默耕耘;

看今朝,我們角逐賽場,揮斥方遒;

展未來,我們重整行裝,蓄勢待發!

綏山如屏,朗水似錦。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化育西城,相約群文。2019年10月24日至25日,由南充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營山縣教研室及營山縣化育中學西城校區聯合承辦的“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暨初中語文群文閱讀讀本培訓”在營山縣化育中學西城校區學術廳隆重舉行。來自三區六縣共百餘名語文教師歡聚一堂,共探群文,求知若渴,孜孜不倦。

本次教學競賽的參賽主題為“群文閱讀”,共有各縣區選拔推薦的11位老師參賽。本次教學競賽的五位評委分別是:南充市語文教研員沈紅英老師、南充市中考中心命題組成員宋文芬老師、南充市中學語文特約教研員沈赫男老師、南充市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謝紅秋老師、營山縣化育中學副校長肖成剛老師。此外,受邀參加本次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的嘉賓還有重慶樹人教育研究院教科研中心劉祝君老師、其它各區縣教研員及部分語文教師。本次活動由化育中學語文教師王珊老師主持。經過一天半的激烈角逐,南充高中粟楊莉、營山希望中學李燕、南充市五星中學張記國、南充江東初中楊越銘四位老師榮獲一等獎,其餘7位老師獲得二等獎。11堂課,各美其美,都較集中、典型地呈現出群文閱讀求同比異的集體建構,體現群文閱讀“比、對、讀、議”的精神內核。各種課型在內容或形式上的突出特色,也以執教者自身良好的教學素養為與會教師獻上一場盛宴,贏得一致好評。

南充高中粟楊莉 《遊走在真實與溫度裡的新聞——新聞閱讀》

真實與溫度並重:大氣穩重,端莊自持,學養豐厚,功底紮實。南充高中粟楊莉老師以問題導入課堂,引領孩子感知新聞鮮活的特點,觸摸新聞真實的臉龐。“一讀文本,走近真實”感知新聞不同體裁中消息、特寫和通訊不同的報道重點;“二讀文本,感悟溫度”品味文中有溫度的詞語,理解新聞因其體裁不同,所報道內容情感強弱也不同;“真實溫度,各抒己見”則充分點燃孩子思維的火花,引導孩子要用理性的眼光去閱讀新聞,進一步昇華“偉大的真實基於偉大的情懷”。粟老師四兩撥千斤,將實用文體教學上得靈動而穩重,可謂功底紮實!

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

營山希望中學李燕 《幾許馨香寄真情》

一身詩意到極致:不疾不徐,沉穩自若,巧設構思,妙語如詩。營山希望中學李燕老師以“飛花令裡讀詩詞”激發學生興趣,引入課題——《幾許馨香寄真情》。“精讀海棠覓香徑”獨闢蹊徑,抓住“海棠花”題目,故意誘導學生猜錯散文類型,讓學生帶著猜測讀文後,再點撥、區分寫景抒情散文與敘事散文的主體不同,繼而引出託物寄情的表現手法,並與託物言志作區分。通過精讀1篇,初識託物寄情。“賞讀群芳展風采”則讓學生閱讀多篇,鞏固理解託物寄情,讀出群文的“同中有異”,引導學生了解物之所以可以寄情,在於物和情之間有著特定的關聯。“延讀‘花木’抒真情”以讀促寫,學以致用,實踐託物寄情的運用。最後以一首小詩就本組群文與授課議題圓融一體,渾然天成。

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

南充市五星中學張記國 《四季之美——運用多角度、多手法描寫景物》

師生共情讀美文:謙和恭敬,溫潤如玉,魅力嗓音,醉情美文。南充市五星中學張記國老師以其天然富有磁性的男中音詮釋了語文可以美美地讀,語文需要美美地讀,贏得了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聽讀文本《春之懷古》”展現了張老師極佳的朗誦功底,引導學生明確本段寫景對象及景物特點,並分析所運用的手法(多感官、修辭);“閱讀文本《海濱仲夏夜》”則交由學生自主完成,探知本段的描寫對象、景物特點及運用手法(動靜結合);第三個環節更加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文本來讀,並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活動由獨立探究變成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多變,趣味性強,學生參與度高。

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

南充市江東初中楊越銘 《語言描寫的運用》

細察語言識人物:一頭短髮,一件白衫,利落如斯,幹練如斯。來自南充市江東初中的楊越銘老師課如其人,乾脆利落。“聞其言,猜其人”簡潔入課,調動學生思考語言與人物身份的關聯;“閱讀文本一”,勾畫語言描寫,思考“他”對於“我”的身份,引導學生探知語言是人物身份的標籤;“閱讀文本二”,思考“他”的性格特點,探知語言是人物性格的透視鏡;由“他”前後態度的變化,透視出其心理,探知語言是人物心理的顯示器。層層推進,環環相扣,在“庖丁試牛刀”中引導孩子續寫故事,將學生的想象力釋放,“情景放送臺”在演讀過程中充分激發了孩子的興趣,課堂生成漂亮,教學機智盡顯。

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

南部縣第二中學馬權 《脈脈親情——把握文章線索》

脈脈親情線來穿:親情是人一生中最大的牽絆。南部縣第二中學馬權老師執教《脈脈親情——把握文章線索》帶領孩子們精讀《目送》,尋目送之蹤,悟目送之情,明確目送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是情節發展的脈絡;隨後,指導孩子共讀《老海棠樹》、《後母的三巴掌》,找出兩文線索,並分析整理其類型及作用;知識盤點,比較異同,讀出親情的“同中有異”,強化理解線索的作用,步步推進,步步落實。

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

南充龍門中學藍順湘 《人物光輝——在文學作品中感受人性之光》

人性之光永不滅:南充龍門中學藍順湘老師藝高膽大,選擇了《一滴水,一滴淚》、《給仇人一塊麵包》、《刑場上的婚禮》這樣一組無論在思想深度還是文學厚度都較重的文章來架構群文,輕攏慢挑,通過“述故事情節——找關鍵人物——品人性之光”幾個環節,就將本課巧妙組織起來,在反覆地品讀句子中,理解小說的人物形象,感受人性美好的光芒。

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

西充縣天寶初級中學嚴靜 《我和秋詩有個約會》

秋本無情人賦之:西充縣天寶初級中學嚴靜老師對秋詩情有獨鍾,開課秋詩填空導入,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誦讀,感知古詩詞中的秋天”朗讀4首詩詞,範讀、跟讀、自由誦讀,讀得盡興、讀得歡暢。“欣賞,品味古詩詞中的秋景、秋情”逐次分析景物特徵,描繪意境,體味情感。“秋詩拓展運用”再拓學生視野。師寄語秋思,生抒寫秋詩,昇華情感。

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

陳壽中學陳鴻靜 《天地有聲樂 韻律動人心》

聲聲入耳總關情:陳壽中學陳鴻靜老師執教《天地有聲樂,韻律動人心》時,以一小段鳥鳴聲入課,刺激學生的聽覺感官,叩開聲樂的大門:“自然之聲——例文引聲——例法悟聲——繪聲傳情——吐露心聲”。從《槭樹下的家》到《夏之絕句》、《壺口瀑布: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1篇到多篇,勾畫鎖定相關聲音,聲聲入耳,聲聲傳情,明確不同聲音,傳達不同情感。總結技法,由讀文指向寫作,課內延伸至課外。

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

閬中中學趙又蓉 《巧用誇張助力諷刺小說人物塑造》

巧用誇張塑人物:閬中中學趙又蓉老師在執教《巧用誇張助力諷刺小說人物塑造》一課時,緊扣“誇張”來作文章,巧設教學環節:兩幅誇張的漫畫導入新課,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興趣;“圈點勾畫尋誇張”,指導閱讀方法;“凝思聚神悟誇張”,明確誇張手法,規範學生語言表達;“齊心協力賞誇張”,遷移閱讀多篇,合作探究共賞誇張妙處;“百花齊放繪誇張”,活學活用,以讀促寫。教學過程推進有序,指導得法,問題聚焦,效果較好。

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

營山化育中學陳琴 《感受父愛——細微處見真情》

慈顏厲色皆是愛:父愛如山,沉默無言;父愛似海,包容無限。營山化育中學陳琴老師開課時以父愛視頻導入,引生入情境,帶著對父親的情感共讀群文;隨後,尋找文中能體現父愛的細微之處,細細品味情感,讓人忍不住為之而動容、動情、動心;接著,由文本跳出,引導孩子尋覓生活中有關自己父親的感人細節,講述父愛小故事,打通文本與生活的鏈接,昇華學生對父愛的理解。

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

蓬安西南大學實驗學校劉丹 《大變活人》

動物擬人添童趣:蓬安西南大學實驗學校劉丹親切活潑,上課伊始便拋出問題“如何將動物大變成活人”牢牢抓住學生的興奮點。隨之帶領學生共讀《動物笑談》《愛闖禍的牛倌》,找出擬人化的句子,分析擬人描寫方式,特點和人的屬性,明確動物的擬人化描寫需加人性;繼而問道“還可以怎樣變”,繼續跳讀《我是貓》,重點閱讀第四段,引導學生思考,此文運用第一人稱所寫,增添了人的屬性,但同時還保留貓的本性;接著,讀《蝙蝠的背叛》,思考,蝙蝠為什麼不能換成小白兔,進一步明確動物擬人化描寫時要使添加的人性與動物的本性相吻合。構思精巧,層層遞進,鮮活靈動,妙趣橫生。

沈赫男老師評課

十一堂展示課後,南充市中學語文特約教研員沈赫男老師代表評委組作了精彩點評。對於歷時一天半的課堂展示,沈老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她充分肯定了各參賽教師的教學風采,肯定了我們的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成果。同時,沈老師也在教師的語言功底、課堂教學的掌控、教學材料的運用、教學的課堂生成等方面對與會教師們提出了更高的期許。言之切切,一片赤誠。

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

劉祝君老師作講座

此外,為豐富本次活動內涵,會上,重慶樹人教育研究院教科研中心劉祝君老師為該校帶來了群文閱讀專題講座,她從自己的觀課感受、讀本與教學的關係、兩個課例、群文閱讀的教學要素四個方面來與大家作交流分享。在談到讀本與單篇教學的關係時,劉老師強調:課標指明方向,提出要求,讀本系統落實;讀本讓課標精神得以實現。並以七、八年級上冊兩個單元為例,提出群文閱讀教學的層次即“具象——提取——完形”。她還指出:群文閱讀議題是核心,文本是載體,共建是方法,這三者都指向達成共識這個目的。劉老師從專業的角度為我們南充市初中語文群文教學把脈分析,也為教師們指點迷津。雖然我們對群文閱讀教學研究起步較晚,但我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我們一定可以帶領孩子透過群文去看到更豐富多元的世界,最終,我們和我們的語文,都找到了家。

南充市2019年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質課展評活動

沈紅英老師作結

最後,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南充市教科所沈紅英老師對本次展評活動作了小結。她說在探索群文教學的路上要做到:1.重視構建“學為中心”的課堂,關注全體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 重視課堂教學環節的不斷完善;3.重視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未雨綢繆,為中考全省統考做準備。沈老師指出,語文教學的道路充滿艱辛,但我們的初中語文人一定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結語:

群生綵鳳雙飛翼,文有靈犀一點通。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循著時光的河流漫溯,兩岸花樹燦然,四面微風輕拂,讓我們如此眷戀的,是那朗朗書聲的課堂,是那安靜沉思的課堂,語文人用溫潤和愛讓語文教學如這秋日田野一般靜謐而深情,真實而絢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