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47億賣子撤離蘇河灣 誰是下一任接盤者?

華僑城47億賣子撤離蘇河灣 誰是下一任接盤者?

文|榮燦 馮蘭蘭

10月22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信息,華僑城擬轉讓旗下上海華筵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上海華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各50%的股權,轉讓底價合計約47.12億。

華僑城47億賣子撤離蘇河灣 誰是下一任接盤者?

華僑城47億賣子撤離蘇河灣 誰是下一任接盤者?

上述公告提到,交易受讓方需在受讓上海華筵50%股權的同時,受讓上海華合50%股權,即必須兩公司股權同時打包出售。

據瞭解,上海華筵與上海華合為華潤華僑城聯合體為開發“蘇河灣中央公園地王” 地塊設置的項目公司,華僑城與華潤置地各佔50%股權。其中,上海華合負責天目社區C070102單元33-02街坊地塊商住辦項目;而上海華筵負責開發蘇河灣項目44-01,46-01,46-02地塊。

華僑城47億賣子撤離蘇河灣 誰是下一任接盤者?

華僑城撤離蘇河灣

回到2010年2月,華僑城以52784元/平的樓板價拿下了蘇河灣北岸東塊1街坊地塊,總價70.2億,現已成為蘇河灣塔尖住宅和寶格麗酒店。

2010年7月,華僑城又以14500元/平樓板價獲得了蘇州河北岸東塊41、42街坊地塊,總價17.91億,現已成為蘇河灣行政公館及商業設施。

2016年1月,華潤華僑城聯合體以69.32億價格競得33-02、46-02街坊及44-01、46-01街坊公共綠地地下空間開發地塊。

華僑城從2010年拿地至今已有十個年頭,對於蘇河灣開發,華僑城一直不折不扣看好,邊開發邊繼續拿地,也說明華僑城對該板塊未來的信心,也因此,華僑城蘇河灣一度成了該板塊代名詞。

華僑城進駐蘇河灣開發之前,由於該板塊離火車站近,給人的印象始終是人流多,比較嘈雜。即使地處市中心地段,但板塊始終缺乏豪宅基因。雖華僑城通過多年的項目開發深耕,仍然是一家難撐大局,蘇河灣板塊並未迅速成長為高端板塊。

華僑城2019半年報中顯示,上海華合項目已於2018年開工,預計下批竣工時間為2020年,預計總投資為45.24億元。據瞭解,華僑城二期首批上市的為住宅部分,但目前該項目仍遲遲沒有入市開盤的具體消息。

上海中原分析師盧文曦指出,蘇河灣並不是傳統的豪宅區,未來價格空間有限,目前出售未必不是一種好的選擇。曾經蘇河灣最大的“地主”華僑城,從3年前開始引入合作伙伴華潤進行聯合開發,如今又將最後兩個項目股權打包出讓。

華僑城47億賣子撤離蘇河灣 誰是下一任接盤者?

事實上,華僑城一邊出售項目一邊積極拿地。華僑城在早前就透露過,為加快項目落地實現,將通過股權轉讓、在建工程轉讓等多種方式實現項目快速週轉。

同時,華僑城回應過媒體,股權轉讓事項是公司圍繞加快週轉的具體舉措,是正常經營行為,有利於華僑城進一步聚焦主業,保證企業有更多的精力和資源集中到文旅產品的開發建設中。

華僑城出讓上海蘇河灣項目,一方面是因為項目工期較長,而在限價的大環境下也難以帶來原本預期的高回報;另一方面,也與華僑城的文旅戰略轉型息息相關。

據華僑城官網顯示,華僑城在上海有三大業務,浦江華僑城、上海歡樂谷、上海華僑城置地(華僑城蘇河灣)。如果股權轉讓順利,華僑城將撤出蘇河灣項目的後續開發,華僑城在上海的高光時刻也就沒有延續。

誰是未來接盤者?

誰是未來接盤者,除了華僑城關心,也與合作方華潤置地息息相關。作為項目合作方華潤置地,擁有兩個項目公司另外50%股權,是擁有優先購買權。盧文曦認為,華潤在上海以剛需中端為主,而上海豪宅市場目前去化慢,華潤已經佔有一半權益,再繼續增持可能性比較小。

“接這個盤的話肯定是要有點能力,如果華潤不接的話,接盤方需要龍頭房企才有實力收購,否則的話扛不下來。” 而且項目要求將建有200米高的標誌性辦公建築、至少163套住宅以及統一運營的各類商業等,對於未來開發能力要求頗高。

界面樓市曾致電華僑城上海和華潤置地上海相關人士,都以不清楚情況為由未予置評。

上海市中心地段豪宅開發,不乏有佼佼者。而今年上海市中心土地市場收併購戰場上,融創和綠地是大的贏家。

2019年1月,融創以人民幣125.53億元獲得泛海上海董家渡項目和北京泛海國際項目1號地塊的100%權益。該收購完成後,融創在上海迅速將融創外灘壹號院項目推向市場。

2019年7月,融創通過67.04億收購新湖中寶持有旗下公司股權,一口氣獲得位於長三角的20個地塊項目。其中,融創穫得上海市虹口區青雲路167弄住宅地塊,規劃佔地面積2.36萬方,該地塊樓面價約68690元/平米。

2019年2月,綠地控股121億收購中民投董家渡項目50%股權,在中民投資金緊張的時候,綠地及時出手將上海總價地王項目收購,目前項目更名綠地外灘金融中心,未來要為上海打造“文化+金融”新地標。

未來,誰將進入蘇河灣成為新的開發者,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