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琉森,又稱為盧塞恩(德語:Luzern),屬於德語區,位於琉森湖畔。是瑞士中部琉森州的首要都市,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這美麗的城市是經濟,交通,文化和媒體的重要地區。由於美麗的自然風光以及獨特的人文環境,琉森(Luzern)已成為瑞士(Switzerland)旅遊重要的城市之一。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流經琉森的羅伊斯河(Reuss將城市分為「舊城區」與「新城區」,在河上的卡佩爾橋(Kapellbrücke)以及斯普洛耶橋(Spreuerbrücke)將新、舊城區連接在一起。附近有些較著名的山峰,象是皮拉圖斯峰(Mt. Pilatus)、瑞吉峰(Mt. Rigi)...等。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從蘇黎世機場(Zurich Airport)搭上前往琉森(Luzern)的火車,透過已在臺灣購買的「Swiss Travel Pass」即可前往瑞士最美的城市-琉森(Luzern)。而這張「Swiss Travel Pass」票券在瑞士(Switzerland)非常好用,購買後大部份的交通工具不需再有額外的花費,象是公交車、火車、觀光船...等,而大部分著名的景點纜車票價也只需半價而已。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當一走出琉森車站(Luzern Station),就能夠看見很大一面的拱門(Torbogen),上面寫著歡迎來到琉森(Willkommen in Luzern)。走在路上沒想到也能遇見琉森的「觀光列車」。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當走上「Geissmattbrücke」的橋中央,左方那座是「Nölliturm塔樓」,屬於穆塞格城牆(Museggmauer)一部份。除了這座塔樓之外還有其他八座,是琉森(Luzern)過去的舊城防禦工事,目前穆塞格城牆(Museggmauer)的塔樓已是琉森(Luzern)標誌性建築之一。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穿過了「Geissmattbrücke」橋繼續走,準備前往可欣賞整個琉森(Luzern)市區的制高點。不過先得來到登上制高點的入口「Hotel Gütsch Elevator Entrance」並搭上纜車。為什麼要搭纜車上山呢?因為這是「Hotel Château Gütsch」的交通工具。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我們站在琉森(Luzern)市區也能夠明顯看見這棟飯店聳立在山上。天氣非常棒,整個琉森(Luzern)的景色盡收眼底,也能看見眼前最遠的瑞吉山(Mt. Rigi)。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欣賞完琉森(Luzern)美麗的全景後再度回到平地,時常會看到悠哉騎著自行車的路人們,特別是自行車常常都有籃子,將採購完的東西就放在菜籃中,不一樣的是菜籃放在自行車後面。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另外,也常會看到這樣的小廣場與噴水池,瑞士的水很乾淨,只要看到噴水池就可以把瓶子拿出來裝水喝嚕。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無意見發現一間招牌很特別的店面,透過Google查詢之後才發現這是藥局。在瑞士因為語言不同的關係,若要尋找藥局的話真的不容意發現。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最後,別看到黃色的車子就以為是臺灣的出租車可以隨招隨停唷!這是瑞士(Switzerland)當地郵局的公務車,剛好這時遇到郵差來信箱收件。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市政廳橋(Rathaus Steg),在陽光照耀之下,兩旁雕花鏤空的鐵欄杆把行走的橋面點綴得很美。透過另一個角度拍攝市政廳橋(Rathaus Steg),右手邊是舊市政廳(Altes Rathaus),是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物,樓上還有開窗的可愛小閣樓,有機會還蠻想住住看閣樓空間的住宿。而在拱型迴廊的一樓空間是假日市集(Sunday Market)使用的地點。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琉森(Luzern)最著名的卡貝爾橋(Kapellbrücke)又稱教堂橋,總長 204 公尺,建於公元 1333 年。原本是為了防禦目的而建,橫跨羅伊斯河(Reuss) 兩岸。在1993年遭到祝融毀壞,不過隨後立即重建將這座橋恢復原先的樣貌。在廊橋的裡面存在著大約120 幅於17 世紀時有關琉森歷史繪畫,因此可以透過這些繪畫能追溯回17 世紀琉森相關的歷史故事。目前是歐洲現存最古老的木橋,是琉森著名的地標之一也是瑞士的一大旅遊景點。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橋中間有一座 140 英尺高由石磚建成的八角形水塔(Wasserturm),此水塔原本用作監獄、拷問所、瞭望臺及金庫,每到初夏的時候,這做木橋的外側就開滿很美的天竺葵花朵。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走上卡貝爾橋(Kapellbrücke)往河岸兩旁看,右手邊是舊市政廳(Altes Rathaus),左前方那棟教堂是耶穌教會(Jesuitenkirche),建築是歷史悠久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可能今晚有大型活動,在教會前已經搭好大型舞臺。羅伊斯河(Reuss)兩岸的建築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若能在河岸邊餐廳用餐,享受河岸風光是多麼美好的生活。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夜晚來臨,再度回到卡貝爾橋(Kapellbrücke),白天的景色就這麼吸引人,想必夜晚的景色應該會更美吧!沒想到有一種越夜越美麗的感覺,夜晚河岸兩旁的燈火讓琉森(Luzern)變得很美。只能說琉森(Luzern)不管白天還是夜晚都令人著迷,果真可說是最美的城市。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漫步至琉森(Luzern)的港邊,只能遙望時間搭不上的著名景點-霍夫教堂(Hofkirche),這棟教堂建於公元8世紀(735年),建築兩側的雙塔屬於哥德式風格,是羅馬時代的建築也是目前琉森居民最重要的教堂及信仰中心。特別的是裡頭有一個相當重要也珍貴的管風琴,共有4950跟音管。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穿越卡貝爾橋(Kapellbrücke)後,左邊那座橋是「Seebrücke」,主要是聯繫羅伊斯河(Reuss)南北兩岸主要的的交通要道,右邊那棟帶有綠色的建築是琉森的郵局。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布爾巴基全景館(Bourbaki Panorama),這是一棟歐洲文化古蹟。為了保護古蹟,在1985年一些文化機構進駐這裡,眼前的新建築由蘇黎世建築師「Kreis Schaad Schaad」設計,於2000年1月落成,設有市立圖書館、電影院、畫廊、酒吧和幾家商店,裡面也提供了360度的全景,描繪了在普魯士戰爭後,戰敗的87,000名法國士兵於1871年冬天逃往瑞士邊境的歷史。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在琉森舊城區(Old Town)中,建築上很多美麗的溼壁畫,很佩服當時在這些建築上彩繪的藝術家們。舊市政廳後方是著名的穀物市場(Kornschütte),而市政廳的鐘塔也是著名的地標之一。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垂死獅子像(Löwendenkmal)是一座負傷獅子的岩石雕像,由丹麥雕塑家巴特爾.託瓦爾森(Bertel Thorvaldsen)所設計,紀念於1792年法國大革命期間保衛巴黎杜伊勒裡宮的大約1100名瑞士僱傭兵。石像上方刻有拉丁文「HELVETIORUM FIDEI AC VIRTUTI」,意即「獻給忠誠和勇敢的瑞士」,獅子右前爪的兩面盾牌上分別有象徵瑞士的十字徽章和法國王室的香根鳶尾。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順著河岸邊走到磨坊廣場(Mühlenplatz),兩旁餐廳的座位午後時分也幾乎坐無虛席。往廣場深處走去,有一間色彩非常顯眼的超市「Coop City」,這間超市的商品價位與瑞士其他超市相比會較低一些,在自由行中就是要找省錢的超市來補給。補給完今日糧食後,也要看看羅伊斯河(Reuss)附近的建築景色。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另外,葡萄酒市場(Weinmarkt),眼前的溼壁畫以及雕刻精細的噴水池也是非常吸睛的景色之一。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斯普洛耶橋(Spreuerbrücke),建於1408年,是琉森(Luzern)現存的另一座木橋,另一方面橋邊的攔水壩(Nadelwehr)是用來調節河川水位,過去更用於附近河岸旁磨坊水車的運作,而旁邊的磨坊廣場(Mühlenplatz)因而得名。

瑞士旅行記,在琉森(盧塞恩)徒步,感受歲月的沉澱、時光的安寧

漫步在這個瑞士琉森州的首府,不管是高處俯視,還是行走在新老街區欣賞建築、古蹟,都是非常美好的旅程。時光在這裡似乎停滯,歲月的沉澱,讓自己審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