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的孔雀舞並非原版!那雲南原生孔雀舞長什麼樣子?

說到楊麗萍,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出生於雲南的中國舞蹈藝術家。她還有一個特別響亮的稱呼

“孔雀公主”,那是因為楊麗萍在1979年的時候,主演了大型民族舞劇《孔雀公主》;1986年她又獨自創作並表演了獨舞《雀之靈》而名揚海內外。從此以後,楊麗萍就成為了孔雀公主的化身。

楊麗萍的孔雀舞並非原版!那雲南原生孔雀舞長什麼樣子?

楊麗萍的《雀之靈》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或聽朋友說過,確實非常經典。楊麗萍通過一個人的肢體舞蹈動作活靈活現的表現了孔雀的美麗與婀娜。但今天小編要說的孔雀舞確不是楊麗萍的孔雀舞,它比楊麗萍還要孔雀!它就是傣族孔雀舞。

楊麗萍的孔雀舞並非原版!那雲南原生孔雀舞長什麼樣子?

傣族孔雀舞是我國傣族民間舞蹈中最著名的傳統表演舞蹈。分佈於雲南省德宏瑞麗、潞西、西雙版納、滄源、景谷、孟達、孟定等傣族人民聚居區域。地處滇西瑞麗市的孔雀舞(傣語為"嘎洛勇")是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孔雀舞。

歷史淵源

孔雀舞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悠久的歷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傣族人民中就有許多關於孔雀舞的美麗傳說。

楊麗萍的孔雀舞並非原版!那雲南原生孔雀舞長什麼樣子?

傳說在古代,孔雀的羽毛並不像現在那麼鮮豔,也沒有漂亮的“圓眼”羽翎。人們喜歡它只是因為它溫順、馴良。

有一次,當地的小乘教節日慶祝活動舉行時,佛祖為此來到了這裡。人們聽說佛祖到來,為得到佛光的普照,虔誠的信徒們衝進寺廟,圍住佛祖。恰好這個消息也被棲息在遙遠的天柱山上的一隻雄孔雀知曉了。它也想得到佛光普照,於是它急忙飛向寺廟。但是已經太晚了,由於參拜佛祖的人群太多,雄孔雀根本無法接近佛祖,它只能急得在人群之外團團打轉。

楊麗萍的孔雀舞並非原版!那雲南原生孔雀舞長什麼樣子?

佛祖察覺了雄孔雀的虔誠之心,於是他向那隻雄孔雀投下一束佛光。但很不巧,這神聖的佛光因為雄孔雀的團團打轉而落在了它的尾巴上。瞬間,雄孔雀尾巴的羽翎立即綴上了鑲有金圈的"圓眼"紋圖案。

當佛祖離開時,他告訴雄孔雀明年的"擺帕拉"上他還會回來與之相見。

從那時起,每次在"擺帕拉"節時,佛祖都會坐在蓮花寶座上,除了接受人們的朝拜,他還會觀看天柱山的孔雀跳的孔雀舞。同時,孔雀也會向人們展示佛祖所賜羽毛的光彩。

楊麗萍的孔雀舞並非原版!那雲南原生孔雀舞長什麼樣子?

於是,當地的傣族人民在每次慶祝宗教節日或年節慶典的時候,人們為賧佛和祈福,都會模仿雄孔雀的舞步表演傳統的民間孔雀舞。

藝術風格

傣族人把孔雀視作民族精神的象徵。由於歷代民間藝術家的精心創作,形成了各具特色和流派的孔雀舞。

楊麗萍的孔雀舞並非原版!那雲南原生孔雀舞長什麼樣子?

孔雀舞優雅大方,靈活內斂,輕盈靈動。它有各種各樣的手部動作,跳躍和旋轉技能。相同的舞姿和舞步,不同的手形或動作,有不同的審美感受和意境。四肢和軀幹的所有關節要重拍向下屈伸,全身均勻顫動,形成優美的“三道彎”舞姿。尤其是架子孔雀舞,有著豐富的舞蹈詞彙,如“飛山”、“開屏”、“林中偷窺”、“林中行走”、“搖翼”、“點水”等,生動地模擬了孔雀的跳、翻、跪等動作。

楊麗萍的孔雀舞並非原版!那雲南原生孔雀舞長什麼樣子?

傳承意義

孔雀舞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結晶。舞姿優美婀娜,情感表達細膩,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它不僅在重要而熱鬧的民族節日中表演,而且經常融入集體舞“嘎光”,具有維繫民族團結的意義。它已成為傣族最具文化特色和文化認同感的舞蹈。

楊麗萍的孔雀舞並非原版!那雲南原生孔雀舞長什麼樣子?

2006年5月,傣族孔雀舞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小夥伴們,有沒有誰親自看過現場版的傣族孔雀舞呢?歡迎給小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