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省會“一城獨大”的背後:中小城市人口加速“逃離”

中西部省會“一城獨大”的背後:中小城市人口加速“逃離”

對於內陸省份而言,發展經濟不可避免要走“先富帶動後富”之路,即先培育出一個可與東部沿海城市相競爭的城市,進而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目前,中西部省份的發展模式多是單核心發展,並且單核化水平還在不斷上升。其中擁有武漢的湖北是單核發展特徵最顯著的省份,陝西、河南等省份也提出要做大做強省會城市,並將全省資源向省會集聚。

在此背景下,這些單核省份內各城市人口分佈會持續變化,進而對省內各市住房需求基數帶來巨大影響。

今天,我將以湖北、陝西及河南三省為例,來探討此類省份人口聚集和人口流動情況,以此量化認知中小城市人口減少的嚴重性。

經濟發展:武漢、西安、鄭州在省內一枝獨秀

首先從經濟層面來看,單核發展省份的核心城市(省會城市)的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一般明顯會領先於三四線城市。

以湖北為例來看,GDP指標方面,武漢在2018年的生產總值為14847.29億元,而第二名襄陽還不到武漢的30%;並且,武漢是湖北省中人均GDP唯一超過10萬元的城市,其他城市中有9個城市的人均GDP不足武漢的一半;收入上,武漢同時遙遙領先於省內其他城市,黃岡、隨州等四市在2018年的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還未突破3萬元/人。

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巨大的差異,使得湖北流動人口向武漢集聚,武漢也因此成為湖北常住人口唯一破千萬的城市。

陝西和河南亦是如此。

陝西和河南的中心城市自2015年來一直位居全省首位,並且佔全省的比重還在逐年上升,其中陝西中心城市西安2019年上半年GDP的全省佔比更是高達35.6%,經濟首位度更高。

如此明顯的經濟發展差異使得省內流動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2018年兩市的常住人口也都突破千萬,成為省內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

由此可見,在單核發展模式下,核心城市已經具備了吸納人口的先決優勢,虹吸全省的流動人口向省會城市聚集。

人口分佈:省會城市人口首位度逐年提升

在當前人口結構分佈上,由於人口基數不同,三省區域結構分佈差異較大:

湖北和陝西的中心城市仍然一枝獨秀,武漢和西安的常住人口數量都在1000萬以上,與省內第二名的差距也接近500萬,人口首位度較高。

河南人口區域分佈較散,主要因為河南有7個常住人口在600萬以上的城市,南陽、周口、駐馬店等均是人口大市,並且中心城市鄭州常住人口數量剛在2018年突破1000萬,與第二名南陽的差距僅有12萬左右。

結合前一節內容來看,三省省會城市的經濟首位度逐年上升,說明經濟要素也在進一步向核心城市聚集,在此影響下,三省人口的單核聚集狀態愈加顯著。

從近兩年三省中心城市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重進行分析,得益於人才政策,三個城市2018年常住人口增量都在10萬以上,人口聚集度較上年均有所上升。

其中,西安的上升趨勢最明顯,2018年底陝西省26%的常住人口都聚集在西安,較上一年增加了0.8個百分點,武漢和鄭州則表現稍弱,分別上升了0.2和0.3個百分點。

省內人口不斷向中心城市聚集,導致該省一些城市的常住人口數量增長也在持續放緩,甚至有的城市常住人口數量已出現下降趨勢。

以河南為例,2018年全省18個省轄市中僅有鄭州和洛陽的常住人口增量在5萬以上,其餘城市的增量均在5萬以下,其中濮陽、南陽及周口3個城市的常住人口數量已經出現下降。

對比各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長率和全省平均水平來看,有10個城市的人口增長率是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的,除三個負增長城市外,三門峽、濟源等城市也明顯低於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增長十分緩慢。

人口遷徙:向省會加速集聚,中小城市吸引力下降

在近年來人口跨省流動不斷減少的情況下,湖北、河南及陝西等省份都承接了較多的人口迴流,其中湖北在2017年省內流動的比例已經超過5成,較2013年上升了16.5個百分點。

但由於省會城市的做大做強,迴流人口多向中心城市聚集,省內其他中小城市從中受益甚少。湖北、陝西及河南表現均是如此。

1)湖北:省內4成流動人口向武漢聚集,十堰、襄陽等城市人口吸引力持續下滑

首先,來看湖北。根據2017年流動人口調研數據統計顯示,湖北省流動人口多是在省內流動,佔比超過5成。

省外流動方面,經濟較為發達的廣東、江蘇、上海、浙江以及北京成為湖北省外出人口主要的流入地,但這些省份的比例都不高,均低於10%。

省內流動方面。數據顯示,2017年湖北流動人口中流向武漢的比例高達21%,遠超過第二名十堰市的佔比。

進一步對比2013年和2017的流動人口數據,會發現武漢市對省內人口的吸引力還在提升,至2017年,省內流動人口中有41.3%的比例都流入了武漢,這表明湖北省內流動人口高度聚集於中心城市武漢。

同時,武漢對省外城市人口的吸引力也在變強。2017年在流入武漢的外來人口中,26%來自外省,比例較2013年提升了兩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湖北省內的其他多數城市人口吸引力卻在下降,其中十堰、襄陽表現較為顯著,2017年流入的本省流動人口占比相較2013年分別下降了3.4個百分點和7.8個百分點。

不過,也有一些城市人口吸引力上升,表現較為突出的是宜昌。一方面是由於宜昌距離武漢較遠,受到的虹吸效應較弱。

另一方面,該市的人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省內僅次於武漢,在2016年更是被確立為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人口吸引力也因此倍增。

2)陝西:超6成流動人口選擇在省內流動,西安佔比最高

陝西的人口流動方式更是以省內流動為主,佔比超過6成,明顯高於湖北和河南。在對省內人口的吸引力上,中心城市西安仍舊排在第一位,2017年比例達到36%。

雖然省內人口也在進一步向西安聚集,但是西安的優勢並沒有持續擴大,比例上漲最多的是另一城市榆林。

在2013年~2017年四年間,榆林吸納省內流動人口的比例上升了14個百分點,2017年佔比僅比西安低2個百分點。

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榆林工業發達,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是西安的兩倍,因此對以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流動人口來說,榆林的吸引力不亞於西安。

除了榆林和西安外,其他城市的比例多數呈現下降趨勢,人口吸引力持續下滑,如咸陽,2017年比例較四年前下降7個百分點。

在跨省流動方面,陝西外流人口更偏向於流向周邊省份,如寧夏、內蒙古、甘肅等,佔比相對較高;由於陝西和三大城市群的距離比較遠,因此去往三大經濟區的比例相對湖北和河南來說比較低,如佔比最高的浙江,比例也僅為2%。

3)河南:流動人口主要向省外流出,南陽等多個城市人口吸引力下滑

河南省流動人口主要是跨省流動。

根據2017年全國流動人口調研數據顯示,有7成左右的河南流動人口都是選擇外流,北京、天津、上海、蘇州等經濟發達的城市是主要流入目的地,佔比相對較高。

而在省內流動方面,趨勢和湖北較為相似:

省內流動人口也在加速向中心城市聚集,2017年選擇在鄭州生活工作的河南省內流動人口的比例已經達到40%,是該省流動人口的首選城市。

不過,就整體來看,鄭州吸引的河南流動人口比例僅佔12%,明顯低於西安和武漢的21%,對人口的虹吸能力有待加強。

對比三市的經濟首位度和人口首位度的差距就不難找出原因,在經濟要素和勞力資源分散的背景下,鄭州難以整合全省資源發展,收入水平較省內其他城市就沒有明顯的優勢,加之河南靠近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群——長三角和京津冀,進一步削弱了鄭州的吸引力。

此外,副核心洛陽對流動人口的吸引力也在上升,但相比鄭州差距較遠。

其他城市的比例也多呈現下降趨勢,特別是南陽,2017年佔比僅為5%,較2013年下降了3.4個百分點,人口吸引力逐漸變弱。

未來趨勢:人口高度向核心城市聚集

通過分析湖北、陝西及河南三省的人口聚集現狀,我們可以看出,這類單核發展省份人口基本向中心城市集聚,先是周邊城市的常住人口逐漸減少,進而吸引距離較遠城市的人口,最終將會形成該省常住人口高度聚集在中心城市的格局。

這種格局對於要發展的內陸省份來說是必然的,想在劣勢之下追趕沿海地區,就必須舉全省之力來發展一個核心,當核心城市發展到一定水平後,才能帶動整體區域共同發展。

雖然多數中小城市面臨人口減少的問題,地方政府也有意於緩解矛盾,但是在中心城市經濟發展與東部省會尚有較大差距的情況下,中西部省會仍會“以人才為本”,出臺一系列人才引進政策、放寬落戶門檻、提高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加速聚集省內人口。

在這樣的背景下,多數中小城市會與中心城市的發展差距持續拉大,人口吸引力持續下滑,人口常年處於淨流出狀態,常住人口也會持續減少。典型如河南南陽、周口,2018年常住人口較上一年分別減少3萬和8萬。

就房地產市場而言,這種持續減少的人口無疑會導致購房需求增長乏力,在未來樓市的支撐需要依靠內生需求的背景下,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也會因此受到較大影響。

不過,也有一些城市表現不同,如湖北宜昌、河南洛陽和陝西榆林等。

這些城市雖然和省會城市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本省內屬於經濟強市,如榆林的工業就十分發達,洛陽的GDP在省內僅次於鄭州,宜昌的收入水平較武漢差距最小,並且洛陽和宜昌還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被定位為區域性中心城市,進一步增強對省內人口的吸引力,這對當地的房地產市場需求側也是一大利好。

而對於中心城市來說,要做大做強,就必須提升經濟首位度,首先就需要加速聚集省內人口資源,提升人口首位度。

從西安、武漢和鄭州的例子來看,人口首位度低的鄭州,經濟首位度提升明顯不如西安,對省內流動人口的吸引力也明顯偏弱。

為了加速追趕東部核心城市,武漢、西安和鄭州三市近兩年均有人才政策出臺,城市常住人口增長也在近年來都取得了不錯的表現,特別是西安,當前常住人口更是已突破千萬,經濟首位度和人口首位度均有明顯的提升,城市競爭力也有明顯的上升。

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也在人才政策的利好下迎來大量的置業需求,市場規模也一直保持在高位。

我認為,未來隨著這些核心城市不斷壯大,對人才的虹吸效應還將繼續增強,置業需求也會保持較為充足的動力增長,市場前景較為樂觀。

— END —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