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把脈點評“無廢城市”建設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专家把脉点评“无废城市”建设

北極星固廢網訊:生態環境部最近召開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系列評審會議,“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部際協調小組成員、諮詢專家委員會專家對“11+5”個試點城市和地區的實施方案進行了點評和把脈。

“‘無廢城市’建設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 協調小組辦公室主任、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說:“建設試點工作的最終目的是建設“無廢社會”,試點城市的選擇是選精品、出經驗、立標杆。不僅組織領導至關重要,還要考慮如何與基層黨建相融合,向下壓實責任。”

“目前各城市確定的目標和任務措施能否在2020年底實現是最關鍵的問題。”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王學軍說,所以試點城市要注意目標的指標合理性和可達性。

王學軍還建議試點城市從現在就開始抓緊歸納、總結、提升各自的經驗。如深圳市可以對好的案例和模式、體制機制、技術成果等逐步總結,形成系列材料上報協調小組,再由協調小組將成果向其他試點或全國推廣。

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金惠則認為,“無廢城市”建設並非全能。 “在具有立法權的城市,針對每一種固體廢棄物專門設置一項條例,可能不現實。只能嘗試在條例中,設計好制度、責任歸屬等,或者是制訂一些部門的管理辦法和機制。”

對於固廢的處理模式,諮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王毅認為,應該有更多的創新。雖然固廢尤其是危廢需要特別專業的處理,但每個城市或區域不一定都要具備處理能力。王毅表示,比如從長三角大灣區統籌考量,處理不了的固廢就應該適當流動,安全管理方面需要總結探索更適宜的機制或模式。

在新增城市生活垃圾中,由於快遞包裝處置不當產生的垃圾增量佔相當大一個比重。在“無廢城市”建設中,大力推廣綠色包裝也是一項具有挑戰的目標任務。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胡凱建議,在制度體系建設領域可考慮增加快遞箱(類似集裝箱)循環使用制度,推動綠色包裝認證制度以及對應的綠色包裝技術和認證體系制度。同時,引入第三方平臺、配套建設循環箱的回收工程,在小範圍建設集中交換處理調配場所等。另外,他建議在指標體系中,嘗試建立循環箱的指標。

原標題:專家把脈點評“無廢城市”建設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