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的望加錫海峽,為何與馬六甲海峽相提並論?

位於東南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經濟價值、軍事價值最大的海峽之一。美國非常重視馬六甲海峽,在馬六甲海峽東南出海口的新加坡樟宜基地有軍隊駐紮。

由於東南亞島嶼眾多,有很多條海峽,馬六甲海峽只是其中最出名的一條海峽。東南亞還有一條海峽,名氣不如馬六甲海峽,但重要性並不比馬六甲海峽遜色,這就是望加錫海峽。

印度尼西亞的望加錫海峽,為何與馬六甲海峽相提並論?

要說望加錫海峽,必須先說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大陸南部、大洋洲北部,面積191.35萬平方公里,由1.75萬個島嶼組成。印度尼西亞的島嶼多,但其疆域主要由幾個大島組成,比如西部的蘇門答臘島(面積43萬多平方公里),南部的爪哇島(面積約12.6萬平方公里),中北部的加里曼丹島(全島面積74萬多平方公里,北部是馬來西亞與文萊,印度尼西亞佔該島的大部),中東部的蘇拉威西島(面積17萬多平方公里),最東部的新幾內亞島(全島面積78萬多平方公里,東部是大洋洲國家巴布亞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約佔該島一半)。望加錫海峽在哪呢?就在加里曼丹島與蘇拉威西島之間。

望加錫海峽的北部與蘇拉威西海相接,蘇拉威西海北部是菲律賓,南部與弗洛勒斯海相接。之所以稱望加錫海峽,是因為蘇拉威西島的西南部有島上最大城市望加錫(也稱烏戎潘當),也就是南蘇拉威西省首府。望加錫海峽略呈東北——西南走向,長度約為800公里,最寬處約370公里,最窄處約130公里。

印度尼西亞的望加錫海峽,為何與馬六甲海峽相提並論?

如果看東南亞地圖,望加錫海峽的位置似乎有些偏,不如黃金水道馬六甲海峽。從東亞至波斯灣、非洲、歐洲的海上交通,一般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比如一艘商業船隻從日本的橫濱港出發,運送貨物去波斯灣,最方便的航線就是南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波斯灣。如果走菲律賓以東的西太平洋,進入蘇拉威西海經望加錫海峽,再出爪哇海,經蘇門答臘島與爪哇島之間的巽他海峽進入印度洋,似乎有些繞路。

不過軍艦卻不喜歡走馬六甲海峽,原因非常簡單——水太淺。馬六甲海峽長約1080公里,平均深度卻只有27米,最深處也不過150米。軍艦有吃水標準,水深較淺的海域,對軍艦通行是不太有利的。望加錫海峽的平均水深達到960多米,是馬六甲海峽平均水深的三十多倍,望加錫海峽的最深處2450多米。這樣深的海,自然便於軍用船隻通行,美國的軍艦就喜歡走望加錫海峽。

印度尼西亞的望加錫海峽,為何與馬六甲海峽相提並論?

眾所周知,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有重要的軍事存在,在北的日本、韓國駐軍,在中間位置的新加坡有駐軍,南部的澳大利亞也駐有美軍。美國認為在西太平洋的北、中、南三點佈局,就能有效地控制西太平洋的局面。尤其是北邊的日本與南面的澳大利亞,堪稱是美國在西太平洋不沉的航空母艦。美軍的軍艦從日本去澳大利亞,或從澳大利亞去日本,望加錫海峽是最方便的海上通道之一。

望加錫海峽在軍事上的重要性,不僅美國看到了,二戰時的日本同樣注意到了。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在太平洋重要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隨後,日軍進攻東南亞,幾乎是以秋風掃落葉的速度拿下東南亞,控制了東南亞的戰爭資源,比如石油和橡膠。

印度尼西亞的望加錫海峽,為何與馬六甲海峽相提並論?

原來由西方控制的東南亞被日本拿下後,西方面臨一個巨大的威脅——澳大利亞隨時有可能被日本拿下。澳大利亞面積769萬平方公里,位於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正南方。只要英、美控制住澳大利亞,日軍在東南亞的統治就不會穩固。反之,一旦讓日本拿下澳大利亞,英、美軍隊在西太平洋就沒有了立足之地,這將對整個二戰的局面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站在日本的角度,要進攻澳大利亞,控制望加錫海峽是前提。1942年1月21日,日軍艦隊從加里曼丹島東北部的打拉根南下通過望加錫海峽,企圖運送陸軍至加里曼丹島東海岸(望加錫海峽西岸)的巴釐巴板登陸。在望加錫海峽,遭到盟軍的襲擊。日軍損失了幾艘運輸船,但日軍依然成功登陸巴釐巴板。

巴釐巴板是望加錫海峽西岸的重鎮,這對日軍控制望加錫海峽是非常有利的。有了巴釐巴板做跳板,日軍就可以向望加錫海峽東岸進攻。1942年2月6日,日軍進攻望加錫。三天後,日軍在望加錫港的南部登陸,迅速佔領望加錫港。望加錫港是望加錫海峽的南線門戶,日本拿下望加錫港,有兩個好處。一、日軍可以有效控制望加錫海峽;二、日軍可通過望加錫海峽逼近澳大利亞北部。好在盟軍守住了澳大利亞,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印度尼西亞的望加錫海峽,為何與馬六甲海峽相提並論?

圖-印度尼西亞人

現在的望加錫海峽,軍事意義依然突出,畢竟美軍在日軍與澳大利亞同時駐軍。即使只論商業意義,望加錫海峽也是日本等國與澳大利亞商貿聯繫的重要海上通道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