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飲城味:草木人情入口來

國飲城味:草木人情入口來

正如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語言來表達“乾杯”的喜悅,各地也都有不同的飲料來填滿人們手中的酒杯。無論是啤酒,葡萄酒,烈酒還是無酒精飲料——品嚐不同地區的特色飲品無疑是用味蕾浸淫當地文化的絕佳途徑。那些或香甜或苦澀,又或是擁有意想不到味道的飲品,伴著當地人的熱情,在遊客的味蕾裡留下了獨特的印記。

国饮城味:草木人情入口来

圖源:ins@fitdocz

一口入喉,嚐出當地味道

巴厘島往往是很多人初探印度尼西亞的第一站,這裡數量繁多的酒店吸收本地文化的精華,把屬於印尼的待客之道完完全全展示給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其中“佳木”就是不可忽視的一項。當你風塵僕僕地抵達酒店,禮賓人員會熱情地送上一杯飲料,品嚐之前可不要隨便揣測它的味道,它可能辛辣也可能略帶甘甜,這便是取材於印尼本地植物的草藥飲料佳木了。

国饮城味:草木人情入口来

圖源:ins@fitdocz

“佳木是一種印尼的傳統藥物,是本地眾多草本草藥的總稱。它源自印尼古代馬塔蘭王國,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佳木以根莖、樹皮、葉、果實和花的混合物為基礎,配合其它各類植物身上有用的萃取成分精製而成。佳木飲料所選用的草本原料都具有一定的身體保健和美容功能,千百年來被印尼當地人廣泛使用在美容養顏和健康保健等各方面。在印尼,有超過1300種藥用植物可用於製造佳木,其中以姜科植物最為常用。”巴厘島阿普爾瓦凱賓斯基酒店市場傳訊總監傑瑞介紹到。在印尼,傳統的佳木主要是家庭作坊式生產,新鮮製作可即時服用,飲料製作完成後多由爪哇婦女背在背上挨家挨戶直接售賣給客戶,因此常被稱為“背上的佳木”。

国饮城味:草木人情入口来

圖源:ins@nepalthekk_

尼泊爾民間自制的酒精飲料有淡米酒“羌”和烈性米酒“拉克西”,“不過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一款以小米為基礎的酒精飲料通巴。”曾經在尼泊爾遊玩過3個月的秦晗說道。通巴是尼泊爾東部林布族的傳統飲料,通巴的製作是等待小米發酵的過程,需要幾個星期時間。“喝通巴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體驗,發酵好的原料會被放在一個桶狀的容器中,客人準備飲用的時候,必須往桶中倒入沸水煮熟桶中的原料,待其沉澱下來之後,就可以飲用了。你可以一邊喝一邊補充熱水,它的度數不高,帶有米酒的香氣,這種溫暖的當地酒精飲料非常適合那些寒冷的喜馬拉雅之夜。”

集思廣益,國民飲料的多種“喝法

国饮城味:草木人情入口来

圖源:ins@karllone

被譽為西班牙國飲桑格利亞源於西語“鮮血”,在西班牙,有“沒有桑格利亞的西班牙節日是不完整的”一說。羅馬人入侵西班牙將葡萄帶來了伊比利亞半島,葡萄種植面積的提升帶來了葡萄酒的規模化生產,早期版本的桑格利亞也得到普及。“傳統桑格利亞以紅酒和水果為基礎,根據自己喜好添加烈酒、白糖和碳酸飲料。如果把紅酒替換為白葡萄酒,就是白桑格利亞,同理可得桃紅桑格利亞、氣泡桑格利亞、伏特加桑格利亞……而依照加入水果的種類和比例,還有香梨桑格利亞、草莓桑格利亞。”侍酒師張恆表示,只要有創意,桑格利亞就可以有無數種變種,人們往往傾向於自行製作,因此這種十分普及的國民飲料一般不在酒吧裡販售。

国饮城味:草木人情入口来

圖源:ins@lovelyyymika

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美祿可謂是最受歡迎的“國民飲料”,無論男女老少,大家都愛喝。1934年,澳洲人研發了雀巢美祿,它是將天然進口大麥麥芽精華與新西蘭牛奶巧妙融合,再撒入象牙海岸進口的一等可可粉。因為香味濃郁,營養豐富,一問世,便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和追捧。新加坡天氣炎熱,不管男女老少,大家都愛喝上一杯“美祿冰”,不僅僅喜歡喝“美祿冰”,甚至研究出了多種美祿的花樣吃法。美食雜誌編輯程曉堯介紹道,“‘美祿恐龍’是把沖泡到濃稠的美祿里加滿冰塊,再在冰塊上添加幾勺美祿粉,看起來很像是恐龍的背脊;‘美祿哥斯拉’可以看做是美祿恐龍的加強版,其實就是在美祿恐龍的頂上再加一球冰淇淋;除此之外,腦洞大開的新加坡人還把美祿應用在甜品中,製作出了很多美祿口味的甜點,比如美祿恐龍蛋糕、美祿瑞士捲、美祿冰淇淋、美祿布丁等。”

“飲料社交”,喝出來的儀式感

国饮城味:草木人情入口来

圖源:bebrainfit.com

馬黛茶是南美人都喜愛的一種飲料。在阿根廷,馬黛茶與足球、探戈和烤肉併成為阿根廷四寶,阿根廷人曾經說過一句話:“沒有喝過馬黛茶,就沒算來過阿根廷”。同樣,烏拉圭也流傳著一句話:“在烏拉圭你可以用一隻手做任何事情,因為另隻手是用來拿馬黛茶的。”馬黛是世界上最有營養價值的植物之一,內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傳統上講,當地人們會把馬黛茶放入葫蘆製成的小茶杯內,灌沸水浸泡,然後用長管吸飲。在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維亞,飲用馬黛茶不僅僅是人們日常待客必不可少的媒介,同時也是維繫親情之間必不可少的活動。親戚朋友圍坐在一起,在泡有馬黛茶葉的茶壺裡插上一根吸管,在座的人一個挨一個地傳著吸茶,邊吸邊聊。

在南太平洋島國斐濟,有一種叫做卡瓦酒的飲料。這種由卡瓦胡椒的根製作而成的飲料不含酒精,飲用後會產生一種舒緩神經的效果,人喝多了就會像喝醉酒一樣,所以稱為卡瓦酒,又因顏色像泥漿一般,也被稱為“泥漿可樂”。在古代,喝卡瓦是一種非常正式的社交禮儀,但如今這已經成了人們隨時隨地聯絡感情的家常飲品,旅遊業飛速發展的今天,在酒店和活動場所都能品嚐到這種特殊的飲品,它已經成了斐濟人生活的一部分。夜晚降臨,所有人圍坐在草蓆上,開始卡瓦聚會。整個過程儀式感十足的:主人將卡瓦酒盛在椰子杯中,遞給盤膝而坐的客人們。此時客人需要雙手上下擊掌一下,並喊一聲斐濟語“bula”,然後接過一口喝完,最後再上下拍三下掌,又喊一聲‘bula’並將椰子杯歸還主人。有人一邊彈著吉他唱著斐濟歌曲,大多數時候所有人會共用一個杯子,也許這樣會感覺更加親近。

国饮城味:草木人情入口来

globaltravelerclu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