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剛大爺!無腿老瓜農,不等不要,憑雙手為自己和老伴經營出幸福的晚年生活

10月29日上午,天氣晴好。閆凡志喂老伴王鳳蘭吃過藥,從門後取出自己的“滑板車”,拿起兩隻用來代步的小凳子,熟練地翻身爬上,“老伴,俺下地幹活去嘍!”王鳳蘭依在門框上,笑著向他擺了擺手。

閆凡志今年71歲,家住潁州區馬寨鄉皮樓村蔡小莊。2017年,也就是閆凡志脫貧的第二年,他在外出賣瓜的途中不幸遭遇車禍,雙腿截肢。不幸沒有摧毀這位老人生活的信心,他不等不要,硬是憑著雙手,為自己和老伴經營出幸福的晚年生活。

最剛大爺!無腿老瓜農,不等不要,憑雙手為自己和老伴經營出幸福的晚年生活

田間的無腿老瓜農

從家裡到地頭大約有1千多米路,這段不算遠也不算近的路,在市人大扶貧工作隊幫助下,兩年前已成為平坦的水泥路。除了遇到高低起伏的地段需要用力,其他的對於閆凡志來說不算過於難行。

十多分鐘後,閆凡志出現在自家的西瓜地裡,隨之趕來的,還有同村的蔡文興和皮新偉。這兩位和閆凡志年齡相仿的老人,是他從小到大的好夥伴,也是跟著他學習種西瓜的“徒弟”。

“你們看啊,套種西瓜,刨土時特別要注意鬆軟些,施肥的時候要注意均勻和廣度……”閆凡志一邊揮舞扒鏟,一邊跟兩位老夥伴交流心得。

“他比俺種西瓜早了十來年,俺都是跟他學的。”蔡文興告訴記者,自己幹西瓜種植也有十幾年了。以前只知道在地裡種菜種糧食,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後來跟著閆凡志學著套種西瓜,年年都豐收,“明年,俺準備把瓜地擴大到8、9畝。”

在蔡小莊,閆凡志是有名的熱心。有啥好東西,他總樂得和大家共享。莊裡跟著他學種西瓜的鄉親,老老少少有七八個人。

最剛大爺!無腿老瓜農,不等不要,憑雙手為自己和老伴經營出幸福的晚年生活

相濡以沫的平凡愛情

提起閆凡志,蔡小莊的老少爺們說:“那是好人啊!伺候老伴那麼多年!別看現在沒腿了,還是把老伴照顧得白白胖胖。”

跟很多鄉親比起來,生活對閆凡志一家可謂殘酷。但面對困難,閆凡志總是一笑了之:“再苦再難,還能比小時候吃不上飯餓肚子差了?”

閆凡志自幼家貧,沒上過學,年輕時在生產隊裡學會了看秤和算賬。幾個兒女中,大女兒因病早早去世,大兒子到六安當了上門女婿,二兒子一大家人,除了農忙時來搭個下手,平時幫不了太多忙。他一直跟孩子講,老兩口不用他們操心。閆凡志說:“只要子女過得平安,有黨和政府,還有這麼多好鄰居,加上俺現在還能幹,又怕個啥子嘞?”

20多年前,王鳳蘭因腦出血成了植物人,被醫院直接下了死亡通知書,“當時叫俺回家準備後事。”閆凡志說,把老伴拉回家後,好心的鄰居都趕來幫忙,連辦喪事的用具都開始準備了。可看著躺在床上的老伴,閆凡志怎麼也不甘心:“只要她還能喘氣,就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她走。”

王鳳蘭不能吃飯,閆凡志從診所買來營養液和點滴,在家學著給老伴注射;天氣熱了,他煮上幾大桶鹽水給老伴泡澡,幫助老伴清潔身體;晚上睡覺時,他就靠在老伴枕頭邊,在自言自語式的聊天中漸漸睡去。

半年過後,奇蹟發生了。王鳳蘭開始甦醒,漸漸地可以自己吃飯,能在攙扶下在小院裡行走散步了。閆凡志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可他沒想到,命運並沒有就此放過他。

最剛大爺!無腿老瓜農,不等不要,憑雙手為自己和老伴經營出幸福的晚年生活

沒有腿也要笑著活下去

2017年6月27日凌晨,閆凡志給老伴準備好早飯,推上裝滿西瓜的三輪車準備到集上去賣。就在他剛行駛至縣道時,一輛大貨車呼嘯而來,將他和三輪車撞得騰空而起。他甦醒時,已在醫院的病床上。更讓他絕望的是,雙腿膝蓋下已是空空如也。

“剛出院回家的時候,那個難過啊,都不想活了!”閆凡志說,自己年輕時壯實的像頭牛,60多歲時幹起農活照樣不比小夥子差,一夜之間失去了雙腿,他絕望如同墮入地獄。但看看神志不清的王鳳蘭,他又咬牙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氣,“俺的命不是自己的!俺要是不在了,她咋活?”

失去雙腿,閆凡志重新學做家務、幹農活。憑藉驚人的毅力,他漸漸適應了無腿的生活。地裡的西瓜、蔬菜等農作物,在他的精心料理下,長得格外壯實。

讓閆凡志尤為感激的是,在他遭遇不幸後,鄉親們紛紛伸出援手,今天來幫燒鍋,明天來幫做家務,後天來陪著嘮嗑,讓他們的日子很暖心。“有次俺去存款,鎮上銀行的人,都搶著幫俺弄。”

對鄉親們的關愛,閆凡志用自己的方式來回報。為了給老伴調理身體,閆凡志在家門口種植了馬錢草、野菊花等中藥材。莊上誰家有個頭痛發熱,到他家去找中藥,閆凡志都主動幫忙採摘,還介紹煎熬方法;誰家做農活時遇到麻煩,他總是耐心地幫助分析解決。

當地黨委政府多次向閆凡志伸出援手。閆凡志說:“政府關愛俺,俺也不能給政府添麻煩。俺還有雙手,能養活自己,不能躺那兒等靠要。”

最剛大爺!無腿老瓜農,不等不要,憑雙手為自己和老伴經營出幸福的晚年生活

一段暖透人心的小插曲

採訪中途,發生了一段暖透人心的小插曲。

趁攝影的同事拍攝的間隙,記者出於習慣將眼前感人的一幕拍下並上傳至朋友圈。沒想到幾分鐘過後,記者收到了一位網友發來的微信。

這是一位有愛心的阜陽城管,今年夏天因為幫助困難群眾,記者得以有緣結識並予以報道。他在微信中說,對這位無腿瓜農大爺的堅強與熱情、笑對生活不公的樂觀十分感動,因為相距遙遠,也幫不上什麼忙,轉來1000元錢聊表敬意,請記者轉交。

對話中,這位善良的阜陽城管再三要求記者不要提及他的姓名。他說,僅想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為困難群眾做點好事實事。

應他的要求,記者將其姓名隱去。

考慮到老人的感受,記者並未向閆凡志提起這段插曲,而是將這1000元錢轉發給市人大駐皮樓村扶貧工作隊的副隊長劉長城,請他以其他方式,將這1000元錢用來幫扶閆凡志老人。

馬寨鄉政府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閆凡志不等不要、樂於助人的品質感動鄉里,不久前,他被評為阜陽市“最美脫貧戶”。目前,鄉政府還將閆凡志作為“潁州好人”的候選向上推薦,讓這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在當地廣為傳播。

潁州晚報記者 任剛/文 戴文學/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