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世面的女人都不買奢侈品包包了,反而穿戴奢侈品的人很浮誇

一些人到美國後,大多對奢侈品越來越看淡,因為在美國,奢侈品為你帶來的快感性價比不高,不值得去追求。美國人是個被商品寵壞了的消費人群,而且非常現實。在美國銷售的產品,無論是不是名牌都是非常注重品質、細節和聲譽的。

見過世面的女人都不買奢侈品包包了,反而穿戴奢侈品的人很浮誇

首先在中國的所謂奢侈品在美國並不一定是奢侈品,人家眼裡的奢侈品與我們的不同。國人以為的coach、gucci、CK、蘭蔻一類的,在美國只不過是大眾消費品,有些甚至是廉價產品,根本談不上奢侈一說。因為他們在中國把產品吵翻天了,加碼加價成為人們攀比的標籤,一些愚昧自以為是的人瘋狂的追捧,忘我的境界!

見過世面的女人都不買奢侈品包包了,反而穿戴奢侈品的人很浮誇

看新聞有一個人一個月工資不過7000,扣除房租和生活費,只剩下不足1000元的存款,小心翼翼攢了一年,買下了一隻lv的大包。買包之前,四處比價,算匯率差價又算運費,生怕自己多付了一分錢,跟代購討價還價,再三確認讓對方拍購買時候的視頻,還反覆叮囑一定要連同包裝、紙袋、發票一起郵寄給我,少一樣都不行。滿懷驚喜的拿到Lv,不捨得拿著擠公交,不捨得吃火鍋的時候用,生怕摩擦、剮蹭或者碰了油漬,真的就是一直護在懷裡。她買的不是一個包,而是一個祖宗,原本應該帶來喜悅和快樂的包,成為了我生活的負擔,我不僅要為此節衣縮食降低生活質量,還要整日花心思惦記著這隻包。讓人感覺可憐又可氣!那些炫富的人更是噁心可氣!他不是炫富他是踐踏自己的尊嚴!

用包的最高境界,就是背什麼包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用的就是大牌。

比如跳水冠軍郭晶晶,在退出體壇後嫁給了霍啟剛,本以為開啟了闊太炫富道路,沒想到郭晶晶的日常畫風,卻跟我們想象的不一樣。有拎著20元的布包去菜市場買菜。

這一切都是美國的營銷策略,利用國人崇洋媚外又不太懂的心理,給你造成一個奢侈品的感覺,多賺你的錢,比如說,蘋果手機,比如說LV包,都是賺你的智商稅!

見過世面的女人都不買奢侈品包包了,反而穿戴奢侈品的人很浮誇

支持國貨,讓祖國和祖國人們變得更好,愛國才是善良之輩!否則一介草民沒有任何價值被未來人所鄙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