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員工感慨:從初到深圳到十八羅漢進京,7439天,我的華為20年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互聯網坊間八卦”能成為一個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臺。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位已離職華為員工的“慣例”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華為基層員工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華為。

華為員工感慨:從初到深圳到十八羅漢進京,7439天,我的華為20年

7439,當時間來到2019年11月15日,我的華為生涯將定格在這個數字。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能在這家偉大的公司待這麼久。一步一步走來,終於要離開了。

按照國際慣例,這個時候總要寫些什麼。奈何工科直男,文筆堪憂,就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和大家分享我在華為這二十年來種種好玩的趣事、軼事吧。

初到深圳

首先感謝公司,可以報銷前往深圳報到的機票,窮孩子第一次坐上了飛機!當時買機票送的一個牛津布手包,到現在我還在用,不得不說那時的東西質量真好!

從機場到科技園,我一直在感嘆:深圳的綠化太好了!路兩邊這麼多花草,太美了!特別是深南大道,這哪兒是馬路啊,簡直就是一大公園!就是陽光太白了,曬在皮膚上會痛!

在科技園1號樓辦好入職手續,幾個同期入職的同事一起坐中巴去後海新村的臨時宿舍。我記得中巴是有空調的,票價是1.5元,當時覺得果然是特區,好貴!臨時宿舍在後海新村一棟筒子樓的二樓,樓梯口有一大鐵門,有一位老伯看門。一間房住兩人,和我同住的是一位早幾個月入職的市場人員,當時好像正準備下代表處,第二天就離開了,後續這麼多年也沒有再碰到。

華為員工感慨:從初到深圳到十八羅漢進京,7439天,我的華為20年

入職培訓

新員工入職大隊培訓是華為一大特色,我們當年是在風景秀麗的石巖湖進行的。黃T恤,藍短褲,跑操,學習,考試,看革命電影,辯論賽,歌詠晚會,一切與大學都很像。教官很帥,聽說是天安門國旗班退下來的,當時就覺得公司好牛!

大隊培訓之後,我們來到車公廟進行技術培訓,同時等待分配部門。技術培訓的內容是華為的當家產品——C&C08機。一號信令,七號信令,信令板,用戶板,BAM,HW線……對於非通訊專業畢業生而言,一切都是新的。當上機操作打通第一個電話時,心情那是相當激動,滿滿的成就感!

當時給我們培訓硬件安裝的教員,是一位個子不高,戴著眼鏡的小夥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演示HW線綁紮工藝,動作熟練靈巧,佈線流暢整齊,所有的紮帶間隔、朝向都是一樣的,讓我第一次領略到工程師的嚴謹之美,對我之後工作影響很大。後來在一張老照片中看到這位教員,原來是開發交換機的元老,膜拜!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是車公廟的午休。時間一到,培訓教室的燈都關掉,所有人身穿白衣(防靜電服),一排排地躺在桌子上午休。這場景,每每想起都一陣酸爽!

華為員工感慨:從初到深圳到十八羅漢進京,7439天,我的華為20年

十八羅漢進京

入職培訓結束,我們總共有18人分配到新成立不久的數通工程部。部門主管和兩位老員工特意來深圳接我們,一起飛北京,“史稱”十八羅漢進京。後來我們聊天說起,數通工程部從主管到骨幹到新人,絕大部分都在同一個航班上,萬一……後果不堪設想!

剛到北京時,住在航天橋一個部隊招待所。第一天晚餐就在招待所的餐廳吃,飯菜好不好吃還在其次,剛享受了深圳特區的服務水平的我們,對這家餐廳的服務相當不滿,調侃說,剛到首都,就體會到成為主人翁的滋味:都是主人翁,你們就自己動手吧!

秘書MM

進公司碰到的第一位部門秘書李MM,是我心目中華為秘書的典型代表,美麗、恬靜、細心、責任心強,且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舉個例子。99年聖誕節,部門搞了次團建活動,有一個環節是給部門每位同事發一份聖誕禮物。所有禮物都是李MM挑選的,而且基本上都是有說頭的。比如,11月的某一天早上,李MM坐公交車上班,在北研所附近的上地公交站看到這位小夥子,凍得兩耳通紅,於是給他挑的禮物是一條羊毛圍巾。比如我,因為當時小孩剛出生不久,家裡寄了很多照片,我經常在辦公室翻看,於是李MM給我挑的禮物是兩本相冊。我到現在還記得當時拆開禮物包裝,看到相冊時的心情!

不知道是我運氣好,還是這就是公司的常態,這麼多年來,我碰到的每一位秘書MM都非常優秀,以至於後來在心聲看到說有的秘書MM哪裡哪裡不好的,都覺得樓主是不是進了個假華為!

華為員工感慨:從初到深圳到十八羅漢進京,7439天,我的華為20年

第一次出差開局

終於被安排出差開局了!經過幾個月的產品學習,我早就躍躍欲試了!接到主管的出差通知,一個人抱著兩本手冊、兩盒3.5吋軟盤就出發了!對,沒有便攜機,只有手冊、軟盤!(我們直到99年12月底才陸續分配老員工換下的舊便攜)

對了,還有一個工具箱。我們進部門時,每個人都發了一個工具箱,裡面是適合我們產品的安裝維護的各種工具,斜口鉗、拔卡器、網線鉗、電烙鐵、萬用表啥的。據說是日本產的,工具質量那是剛剛的,比如斜口鉗刀刃又鋒利又耐用,剪紮帶、線纜輕輕鬆鬆,我經常拿來剪指甲!還有一個萬用表,這麼多年時不時用一下,到上週電池才耗盡!當時領工具箱時,還扣了1500作為押金,兩年後才退還。

第一次出差開局是在陝西韓城,單槍匹馬就殺過去了。那時小項目就是這樣,沒有項目組,也沒有什麼合作方,工程師自己就把所有事情幹了。人只有一個,流程執行一點不含糊,按照開局指導書要求,開工會、開箱驗貨、安裝佈線、軟調對通、初驗,每一步都找局方(就是客戶)簽字,不到一週就抱著一堆簽字報告回去了。

由於沒有便攜機,只好向客戶借了一臺臺式電腦,把軟盤裡的版本一張一張上傳到設備,中間還發現一張軟盤壞了,好在帶了兩套!這種軟盤開局方式一直持續了快半年,後來版本都放在便攜機裡,再後來就是設備出廠預裝最新版本,越來越正規了。

當時沒有合作方,像在機房地板打孔、立機櫃、佈線綁紮、焊接SMP接頭這些活都是自己乾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將近一年,練就了一身軟硬通吃的功夫,後面都是合作方來負責硬件安裝,就沒機會展示了。

華為員工感慨:從初到深圳到十八羅漢進京,7439天,我的華為20年

第一部手機

算起來,我是進公司第二年才買的人生第一部手機,摩托羅拉L2000W,1600大洋。不瞞大家,之前一直覺得手機沒啥用。每次出差到局方了,給部門秘書打個電話報備一下,然後就放羊了,沒問題不給部門打電話。反正當時只是負責開局,不管維護,平時確實沒啥人找我。有一次出差回部門,被直接主管一通批,說怎麼出去了也不和部門保持聯繫,原來我出差時他找了我好幾天,想讓我直接去另一個城市開局,結果不知道怎麼聯繫我(當年出差在局方是收不了notes的),只好安排其他同事去了。就這事兒,部門裡還搞了一次流程學習,強調出差要經常和部門聯繫——當時大家基本都還沒有買手機!

一直到第二年,我從部門分配到華中片區,負責片區數通產品的所有事務,不得不買了一部手機。由於經常在片區幾個省份出差,手機經常處於長途漫遊的狀態,每個月的話費都是大幾百,有一個月因為產品問題較多,甚至高達1500!報銷時被領導拎出來一通批,說不注意節約,當時感覺好委屈,最後當然還是給報了。

為了節省長途話費,當年在經常出差的兄弟們中流傳著一招神技,“拍叉簧”,懂的就懂了,不懂的問度娘吧。

華為員工感慨:從初到深圳到十八羅漢進京,7439天,我的華為20年

第一次海外出差

2000年底到2001年初,公司撤銷國內片區編制,開始向海外市場發力,我轉到了海外工程部,很快就接到了海外出差的任務,支持T國產品比拼測試。

第一次出國,緊張又興奮。飛了大概11個小時,到達I市,出海關,領行李,發現沒人接機?!打電話給負責這個項目的代表處產品經理,說不是I市,還要飛一段到A市!暈死,郵件上沒說過啊!馬上去換錢買機票,200美金換了一疊好多零的T國里拉,數了好幾遍,咱也是億萬富翁了!還沒嘚瑟兩分鐘,一張國內機票,就只剩幾張了,也太不經用了!

到了A市,還是沒人接機,說是記錯我的到達日期,沒提前安排,好吧,咱自己打車過去。幾經折騰,終於來到T國代表處辦公室兼宿舍。T國代表處剛起步,代表、客戶經理、產品經理各一人,加上我4個人,租了一套公寓,一人一間房,客廳就是辦公室了。和國內的聯繫就靠一根電話線撥號上網,30多Kbps的速度,只能處理一下郵件。後來到地區部辦公室,才知道T國這種情況算好的,畢竟一人能獨佔30多Kbps,在地區部辦公室是30人共享這30Kbps!

情況如此惡劣,以至於每個人都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使用Foxmail,每天上班先看一遍郵件頭,刪掉不相關的郵件再接收到本地。後來公司還專門要求所有發往海外的郵件,不允許有附件,不允許有底色、圖片,就是純粹的TXT。附件全部放到專門的FTP服務器,另行下載,因為需要用到斷點續傳。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02年中,海外地區部、代表處陸續用上國際DDN專線才有所好轉,當時專線速度是128Kbps,如果沒記錯的話,一個月租金好像是4萬美金!

華為員工感慨:從初到深圳到十八羅漢進京,7439天,我的華為20年

英語口語是每個出差、常駐海外的人都必須要過的一關,特別在當年的市場開拓階段。咱大小也是國內名牌大學碩士畢業,英語好歹也學了十幾年了,但第一次在機房和客戶、代理商溝通時,簡直要懷疑人生!別提什麼地道、流利、語法了,單詞能一個個蹦出來都費勁!不管了,反正咱臉皮厚,反正聽不懂是他們的事,單詞蹦了一週,發現腦子裡像捅穿了一層紙,突然就可以流利地口語交流了!

這次比拼測試客戶要求非常苛刻,要求按照項目一期實際建網規模搭建測試環境,用實際流量來測試!當時看著海關倉庫那幾十箱的貨,我們幾個都在咬牙,必須要成功啊!這要測試不通過可怎麼運回去啊!結果很不幸,這個項目折騰了大半年,最終客戶廢標了!按照海關退貨要求,必須按原包裝尺寸重新打包。大冬天零下十幾度,可憐我一個人在海關倉庫上躥下跳指揮代理重新分貨、打包,身上只有從北非E國帶來的風衣、羽絨背心、毛衣、兩層秋褲、單皮鞋,實在冷得不行了,就躲回車裡開暖氣緩一緩,一天下來,手腳都有些發黑了,好在沒啥事兒,那時候皮糙肉厚,抗造!

這次T國出差還有兩件事印象特別深。一是A市有一家本地餐廳,羊雜湯特別鮮美,一小碗端上來,像牛奶一樣,回味無窮!另一件就是T國貨幣匯率惡性暴跌。那段時間正好碰上T國金融危機,對美金匯率不斷下滑,我們換匯從開始每次換500美金、200美金、100美金,到每次50美金,有一天匯率每小時都在鉅變,一天跌了100%,100美金就能換130000000里拉,真是瘋狂!好在T國內部物價當時還沒什麼變化,對我們這些“老外”的生活還是有利的,只是生意更難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