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剎華嚴寺,中國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

兼具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後毀於戰爭,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

寺院坐西向東,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薄伽教藏殿、華嚴寶塔等30餘座單體建築分別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佈局嚴謹。

華嚴寺佔地面積達66000平方米,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上寺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分為兩院,有山門、過殿、觀音閣、地藏閣及兩廂廊廡,佈局嚴整,高低錯落。

大雄寶殿:在華嚴寺內北隅,是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始建於遼,保大之亂(1122年)毀於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舊址重建。

殿身東向,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單體建築面積達1559 平方米[5] ,矗立在4米餘高的月臺上,月臺前正面置有石級,周圍裝勾欄,臺上有一清式三間牌坊,左右分別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鐘鼓亭。

殿的前簷裝板門三道,都是壺門,單簷廡殿頂,舉折平緩,簷高9.5米,出簷達3.6米。正脊上的琉璃鴟吻規模很大,高達4.5米,由八塊琉璃構件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製作,也是中國古建築上最大的琉璃吻獸。

頂部覆蓋筒瓦,黃、綠色琉璃瓦剪邊。大殿外簷斗拱為雙抄重拱五鋪作,計有7種,形制碩大有力。

上寺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分為兩院,有山門、過殿、觀音閣、地藏閣及兩廂廊廡,佈局嚴整,高低錯落。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千年古剎華嚴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