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西毛畈:養殖2萬隻大閘蟹,讓群眾鼓起腰包

嶽西毛畈:養殖2萬隻大閘蟹,讓群眾鼓起腰包

10月29日下午,又一批到菖蒲鎮毛畈村“取經”該村“三變” 改革試點的參觀者,走進袁家渡農業公園。當他們走到養殖大閘蟹的蟹塘邊時,意外發現有許多大閘蟹聚集在塘邊的玻璃擋牆邊,看見有人來,有些蟹子警惕地舉著兩隻毛茸茸的蟹鰲快速逃進水塘深處。

嶽西毛畈:養殖2萬隻大閘蟹,讓群眾鼓起腰包

參觀人中有人好奇,陪同參觀的村“兩委”主要負責人介紹,這些蟹子是想要逃跑,“你看這些大閘蟹都聚在蟹塘的東邊,它們是要洄游到長江入海口去繁育下一代,如果不是塘邊設置的玻璃矮牆,這些蟹子早就跑光了。”大家仔細一看,果然在蟹塘東邊玻璃擋板下,聚集得很多的蟹子,有的蟹子嘴裡不斷冒泡,彷彿在發出抗議。

嶽西毛畈:養殖2萬隻大閘蟹,讓群眾鼓起腰包

據資料顯示,毛畈養的這種大閘蟹是中華絨螯蟹,蟹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對皮膚的角化有幫助;對兒童的佝僂病,老年人的骨質疏鬆也能起到補充鈣質的作用。其習性棲於淡水湖泊河流,但在河口半鹹水域繁殖;每年6~7月間新生幼蟹溯河進入淡水後,棲於江河、湖蕩的岸邊。喜掘穴而居,或隱藏在石礫、水草叢中。在江河湖泊生長至2齡,自9月下旬(秋分前後)蛻殼為綠蟹起性腺開始迅速發育,30~40天內雌蟹生殖指數由蛻殼前的0.36%驟增至10~15%左右。至10月中下旬(寒露、霜降時節),大部分性腺已發育進入第Ⅳ期,遂離開江河、湖泊向河口淺海作生殖洄游。11月上旬(立冬)後群集於河口淺海交匯處的半鹹水域,開始交配繁殖。蟹短2個月。

嶽西毛畈:養殖2萬隻大閘蟹,讓群眾鼓起腰包

雌蟹的壽命為2足齡,雄蟹則交配後即死亡,壽命比雌蟹短2個月。當年成熟的中華絨螯蟹壽命僅1年,且雌性佔絕對優勢。毛畈村負責人還說,如果這些蟹子如果不及時處理掉,那就要死掉,造成很大的浪費。

嶽西毛畈:養殖2萬隻大閘蟹,讓群眾鼓起腰包

筆者在毛畈採訪瞭解到,毛畈村通過“三變”改革的方式,組建村駿發生態農業公司,開闢50畝螃蟹養殖園,今年投放蟹苗3萬餘隻,引用大別山高山泉水養殖大閘蟹,成為嶽西縣養殖大閘蟹“第一人”。目的是改變大別山區的人們餐桌的“風景”,調節人們的味蕾,讓大家都嘗一嘗“海鮮”的味道。

嶽西毛畈:養殖2萬隻大閘蟹,讓群眾鼓起腰包

10月29日,參觀者中有許多人是來自長江邊的客人,它們對大閘蟹很熟悉。他們看了毛畈大閘蟹,認為這裡的蟹子肚白,很乾淨。許多食客也反映,毛畈的的大閘蟹味道鮮美,沒有泥腥味。

嶽西毛畈:養殖2萬隻大閘蟹,讓群眾鼓起腰包


嶽西毛畈:養殖2萬隻大閘蟹,讓群眾鼓起腰包


嶽西毛畈:養殖2萬隻大閘蟹,讓群眾鼓起腰包

毛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姚有志告訴筆者,現在還有2萬餘隻螃蟹正通過各種渠道銷售,也歡迎社會各界前來選購,讓這一美味走上更多人家的餐桌,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