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唄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現金貸產品了


借唄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現金貸產品了


消金機構,苦流量久矣。

但是,真正的大牌消金機構,流量卻多到吃不完,只能通過延伸一些其他產品,將用不完或者不適用的流量分發給其他消金機構。

最近,新流財經就發現,現金貸“王者”——借唄,上線了一款大額借貸產品“借唄+”,部分用戶在支付寶APP點擊借唄時可看到這一產品入口,沒有借唄的用戶無法看到此入口。

“借唄+”相較於一般借唄額度更高,單筆額度5萬元-30萬元,最長期限24個月,日息低至萬2。


借唄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現金貸產品了



“借唄+”頁面顯示,由於產品額度較大,因此需要審核一定的資料才能獲取。

值得一提的是,“借唄+”額度審核方式包含:1.需帶上資料到線下合作網點進行資料審核;2.電話回訪審核(合作機構預計2個工作日內致電客戶);3.客戶經理上門審核(預計2個工作日內客戶經理會與用戶溝通上門時間及面籤地點);4.系統直接審核;具體審核方式以頁面顯示為準,暫不支持自主選擇。

毫無疑問,這是一款線下大額信貸產品。

“借唄+”服務協議顯示,螞蟻智信為“借唄+”的服務顧問,具備“借唄+”運營及技術支持能力,將與具有專業資質的各類金融機構(授信機構)合作,為用戶提供消費金融解決方案。

此外,協議還提示,“借唄+”額度將可能由一家或多家授信機構共同給予。

也就是說,“借唄+”實際上是將用戶導給了其他具有線下審核能力的金融機構。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借唄+”合作的金融機構有中郵消費金融等持牌消金公司。用戶在“借唄+”頁面提出申請後,需到中郵消費金融線下門店進行面籤。


借唄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現金貸產品了

風險轉移 or 流量價值最大化


新流財經身邊,不少用戶的借唄額度超過5萬元,為什麼借唄不直接向用戶提額,而是延伸一個新的大額專享產品“借唄+”,讓用戶單獨申請,甚至到線下去面籤?

某持牌消金從業者分析,或許這部分使用過借唄的用戶,已經不符合借唄的風控規則,但用戶還有借貸需求,因此,借唄便導流給其他更合適的消金機構,如果這類用戶風險更高,則可以看作借唄將次級風險進行轉移,同時也實現了流量價值最大化。

一位中郵消費金融工作人員透露,與借唄合作此產品已有一段時間,但量並不大,所以並沒有引起業務團隊的重視。“借唄也不太可能將很優質的用戶導給我們,而次級用戶我們自己有風控門檻,我們也擔心逾期風險。”從該人士的分析來看,“借唄+”產品的用戶,或是風險更高的用戶。

新流財經此前曾報道,借唄與微粒貸一樣,均是與金融機構進行聯合放貸,不過,二者不同之處在於,微粒貸風控環節主要由微眾銀行負責,而借唄在聯合貸款中卻需要負責引流、反欺詐和催收,合作銀行負責做風控。

如今“借唄+”產品,用戶到線下合作機構處審核,同樣放款來自合作機構,據上述中郵消費金融人士透露,若用戶逾期,催收也由中郵消費金融負責。

換言之,借唄將此部分不適合直接提額的用戶分發給了更適合對其進行風控審核的機構,一方面大大減輕了自身所承擔的風險,另一方面向用戶提供了服務的同時,也向合作機構輸送了用戶,流量價值得到最大發揮。

日前也有第三方風控服務商告訴新流財經,正在與借唄團隊簽訂一項合作,借唄會將部分無法識別風險的次級用戶,轉給合作的第三方風控服務商,由其進行風控審核,再分發給其他的合作金融機構。這一點似乎與上述從業者對“借唄+”的產品分析邏輯相似。

日前,螞蟻金服集團副總裁黃浩在談“信貸聯營”時提到,互聯網平臺為傳統銀行提供客戶引流也好,或者技術輸出、聯合風控也好,這是互聯網時代技術能力與金融能力專業化分工,順應市場需求進行創新融合的自然選擇。

“借唄+”似乎很好的契合了“信貸聯營”的專業化分工。


借唄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現金貸產品了

從單一的現金貸到消費金融綜合服務的轉變


實際上,頭部消金機構向銀行、持牌消金等金融機構合作導流已經不是新鮮事。

京東金融在2018年就已上線貸款超市“京東好借”,與濰坊銀行、錦程消費金融等金融機構合作導流服務。用戶在申請京東金條無法通過時,系統也會向用戶推薦“京東好借”,選擇更多其他金融機構產品進行申請。

目前借唄雖未直接上線貸款超市,但也有部分用戶發現,在借唄“更多金融服務”一欄已經上線了“居秒貸”以及“車主貸”產品。

其中,居秒貸是與天貓家裝聯合打造的裝修貸款服務。用戶在“居秒貸”頁面進行額度申請,申請成功後,在居然之家線下門店下單時,使用支付寶掃一掃進入收銀臺,選擇分期數,使用“居秒貸”額度進行分期支付,其中6期手續費3.2%,12期手續費率6%,24期手續費率12%。

而車主貸實際就是一款車抵貸產品,此前該產品需在支付寶首頁搜索“車金融”進行申請,如今入口更加顯眼,部分用戶在借唄頁面直接就能看到該產品。

該車主貸產品由螞蟻智信和前海眾誠國際租賃聯合推出。同樣,用戶在線上申請,填寫資料後,再由前海眾誠工作人員到線下驗車,審批通過即可放款。

不難看出,借唄已經從一款單純的線上現金貸產品轉變成一個多元化消費金融綜合服務入口。

從目前借唄頁面推廣的幾款產品來看,均需要用戶在線上申請後,到線下審核。

亦有從業者猜測,不排除在未來,借唄入口還會推出其他線下場景分期服務。

最終,螞蟻金服會將借唄入口變成消費金融線下服務體,專為線下信貸機構賦能,而花唄則是專注於線上信貸服務。此處線上信貸服務指的是用戶純線上即可完成申請、審核到放款。

一直以來,借唄極少有數據披露,不過在2017年便有媒體報道,借唄累計放款用戶已經達到1.12億,累計放款規模超萬億。

聚集了如此龐大流量的借唄產品,與提供線下信貸服務的的金融機構合作,也令部分金融機構看到曙光。

某農商行人士表示,如果借唄、微粒貸等現象級產品能開啟導流服務,針對用戶地理位置,推薦相關區域性銀行或者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線下服務,將十分值得期待。

當一眾現金貸產品還在苦尋流量、資金之際,頭部巨頭系產品已經不滿足於只是做現金貸產品,而是升級為真正的開放平臺,開啟與更多傳統金融機構連接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