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以僑為橋 讓中華文化傳至四海

金秋十月,椰林婆娑、風光旖旎的暨南園又到了一年中最爽朗的季節。走過了一百多年曆程的暨南大學一如往常,迎來了不少新面孔。他們當中既有來到內地追求新知、描畫未來的港澳臺青年,也有前來尋根溯源、共敘血脈聯繫的華人華僑。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期間,親臨暨南大學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希望暨南大學認真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把學校辦得更好,為海外僑胞回祖國學習、傳承中華文化創造更好條件。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言猶在耳,全體暨南人凝心聚力,腳踏實地,交出了一份成績不俗的答卷。

發揮僑校特色,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來自澳門的暨大2017級市場學研究生趙家雯,參加了為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學生開設的書法課程。14堂書法課後,她從零基礎到可以提筆練字,甚至愛上了書法。其間,她學會了中鋒、側鋒、行筆、回鋒……也從書法中深刻體會到了為人處世、行為示範的內涵。“比如我們寫一橫,收尾處要藏鋒,藏而不露,就好像中國人做事一樣。”趙家雯頗有心得。

今年8月,她與來自各地的近80名港澳臺僑學生參加了學校的延安研習營,第一次眼觀黃河之磅礴,第一次感受寶塔山的神聖,第一次流連於黃帝陵的宏偉。“通過延安研習,瞭解革命歷史,進而讀懂中國,中華優秀的歷史文化以鮮活生動方式照進了我們的現實生活。”趙家雯說。

暨大發揮僑校特色,以僑為橋,大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建設中華才藝(武術、龍獅、書畫、民俗)培訓基地;開展“中華文化大講堂”“百年暨南文化素質教育講堂”“中華文化之旅”等學術文化活動。承辦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協助組建世界華文文學聯盟,促進中外人文交流。

記者瞭解到,暨大還在籌劃成立中華文化傳承與傳播中心,逐步推進在學校的五個校區建立中華文化體驗與展示館。而每年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慰僑訪演任務,每每受到當地民眾及華僑華人社團的熱烈歡迎,成為學校對外文化交流的新亮點。學校開辦的“中華文化大講堂”還獲評了教育部第四屆“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特色展示項目。

“咱們怎麼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怎麼讓更多的海外僑胞迴歸祖國學習?怎麼讓優秀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五洲四海?在辦學的歷程中,在今後的工作當中,我們任重道遠。”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表示。

“質”“量”並進,學生培養更上一層樓

陳童來自香港,是暨大2015級公共事業管理(應急管理)專業學生。她說當初報考暨南大學,一是看好暨南百年僑校的底蘊,暨南在香港有眾多的校董、校友。二是暨大在全國首個創辦應急管理學院,而她正是對應急管理非常感興趣。

學習過程中,這個香港青年先後走訪了50多位應急委成員單位工作人員,實實在在地接了一回地氣。她的畢業論文《基層政府應急信息發佈研究——以珠海市金灣區政府為例》獲評優秀。“深入基層,才能讀懂祖國。”陳童表示,她的願望就是紮根大灣區,未來深入基層服務群眾。

截至2019年9月,暨大在校港澳臺僑學生13728人,其中香港學生5556人、澳門學生2212人,在校香港、澳門學生總數繼續穩居內地高校首位。其中2019級香港新生報到1206人,比去年增加202人。

暨大招生辦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學校正有步驟有計劃地擴大港澳臺僑及廣東省的招生規模,力爭兩年後學校港澳臺僑和留學生招生佔在校學生比重,由目前的34%提升至40%左右。

為了適應國家發展和港澳社會需要,暨大優化了專業和課程體系,對現有港澳臺僑學生的650門本科課程進行升級改造,每年資助100本針對港澳臺僑學生專用教材的編寫。每年選拔100名左右骨幹教師到香港、澳門的高校進行學習培訓。

為加強港澳臺僑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暨大將全國首個WE創港澳臺僑青年眾創空間打造為國家級眾創空間,每年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論壇等活動,為港澳臺僑學生在內地創新創業,融入大灣區創造了良好條件。

“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堅持‘分類培養、分流教學、同向融合’。”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向記者道出了學校的人才培養經。

固本強基,擦亮灣區金字招牌

當百年僑校走入“灣區時代”,人才強校成為暨南大學謀求長遠發展的不二法門。近一年來,暨南大學人才團隊建設成效顯著。學校將人才作為學校發展的第一資源,高層次人才數量大幅增長。

目前,學校入選省部級以上人才工程的人員佔專任教師總數的11.5%。有兩院院士7人,外籍及境外院士10人,長江學者20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25人,萬人計劃入選者17人,國家傑青、優青41人。高層次人才的不斷湧現,起到了突出的引領作用,成為學校發展新的增長點。

2019年,暨南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67項,居全國31位;其中優秀青年科學基金6項,全國排名第19位,青年基金資助率排名全國第2。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38項,排名全國高校第10位,其中重點項目數量位居全國高校第5位,廣東省首位。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獲批16項,排名全國第3。

2019年,無論是CTTI高校智庫百強榜,還是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都留下了暨大的身影。

“1978年我從美國畢業之後,美國的老師就說,美國這邊的科研水平這麼高,回中國去會很辛苦的。但是我不這麼看,我反而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我沒後悔過,這個年代對中國的科學家來講是黃金時期。”見證了祖國和學校的快速成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大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頗為感懷。

在粵港澳大灣區匯聚世界目光的當下,充分發揮僑校特色與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大灣區建設是暨南大學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學校現有“一帶一路”沿線81個國家的在校留學生2716人,與沿線35個國家的高校和科研機構簽署了231份合作協議,在21個國家建立36個海外招生處。2018年,學校共招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本科生500多人、研究生105人。

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空間經濟分析與決策信息系統、知識產權研究院、綠色發展智庫、輿情監控與大數據國家治理研究院和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等一流智庫中心的建設完善,打著“暨大”烙印的大灣區“智高點”正呼之欲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